新年漫谈(l)

2016-03-07 02:03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产品

摘要:本文介绍了世界电子技术和工业在20世纪的长足发展及其发展历程,电子工业技术从Radio(无线电)起步,经历了Electronics(电子)、IT(信息技术)到CIT(通信和信息技术),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今又到达了新的“分水岭”。接着,通过各种事实的阐述和分析,说明电子产品从电子计算机、PC到手机,似有一个“30年一代”的发展规律,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集成电路;通信机;收音机;电视机;雷达;电子计算机;PC;手机;智能手机

DOI:10.3969/j.issn.1005-5517.2016.1.001

世界经济低迷不振有年,增速迟缓,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人类社会迈进21世纪已有15个年头,对新世纪前景仍没有明确的路线图,经济的走势,技术的发展意见纷呈,莫衷一是。笔者仅就个人耳闻目见,有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一端,略陈己见。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技术发端于19世纪,而在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相继问世,电子技术、原子能和火箭号称20世纪三大发明。随着通信机,收音机、电视机、雷达、电子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依次登场,应用不断扩展,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电子工业逐渐成型。具有消费电子、投资类(包括通信、工业、政府/军用)、电子元器件三大类产品分类统计的电子工业产值始见于50年代、1950年,美日西德英法5国的电子工业产值总计约43亿美元,经过35年到1985年成长到33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3%,又经30年到2015年,估计世界电子工业产值在1.5万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率放缓至5%。

在20世纪,电子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主角,技术进步的火车头,信息革命的推动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巩固国防建设的柱石和提高人民现代物质、文化生活的手段。电子工业则是国民经济中的基干工业,带领经济前进的主导工业,产业调整的潮流工业。电子技术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成长的关键因素,而且自电子技术诞生以来,它的发展便与军事、战争息息相关:“电子技术已渗入到战争的各个方面”,原先战争靠的是钢铁——所谓“船坚炮利”,称为“钢铁战争”、但1991年的海湾战争、根本改变了战争的实质,被称为“芯片战争”,即以半导体芯片为基础的“电子战争”。总而言之,经由一次世界大战对通信的扩大应用、及到二次大战前的初期电子工业常被称为“无线电工业”(Radio Industry),二次大战前后出现了雷达、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真正进入了“电子工业” ( ElectronicsIndustry)时期,随着电子计算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PC)的推广普及,人们便往往用“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取代“电子工业”,待到手机,尤其是21世纪智能手机的强势出头,气势凌云,再塑格局,人们又采用了“通信和信息技术”(CIT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这一新概念、反映了电子工业的演变、革新和进步,正如《日经电子学》日前主题报道所言:“电子产业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分水岭”!

2016年信息点滴

据报道,2016年世界经济或将稍有改善,世界电子工业仍在缓慢前进、据说2017年可望达1.7万亿美元。对于电子工业的基础——集成电路,市调公司IC Insights最新报道认为,世界集成电路在2015年微降1%,计2870亿美元的基础上、预期2014年-2019年期间将以年均4.3%的速度成长,届时将达3587亿美元,还算良好。至于同期各应用集成电路的主要电子产品的年均增速则如图1所示。

图1告诉我们、未来几年增速最快的是汽车电子、其次是通信,增速缓慢的则是电子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而据应用集成电路多少而排列的电子产品依次是通信(所用集成电络约占全体集成电路的38%),电子计算机(35%),消费电子(12%),而汽车电子现仅占7%,约200亿美元,预计2019年也不过微增到8%,约287亿美元而已。展望电子信息产业的近期走势仍将寄希望于通信产业、增速迟缓的电子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也不会放弃,而增速较快的汽车电子还指望不上,一句话,近几年内对主要电子产品和集成电路市场都不可抱太大的期望。代表通信产品的手机产值虽已在2013年超过了PC(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达到2470亿美元(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18%),同年PC业为2083亿美元(占15%),近年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但手机市场也已达饱和,只能在这背景下挣扎图存罢了(图2)。

据报道、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总数已达75亿、首次超过当年的世界人口(74亿),市场明显趋于饱和。当年新产手机,其中8g%作为更新或新增产品售于已有手机的用户,这一比例还会逐年增大、预计2016年占91%、2019年更可增至94%。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据市调公司IDC日前的最新报告称,2015年中国独占世界智能手机市场的近三分之一,但因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而接近饱和,预计2016年仅可望略增2.5%,达约近5亿部,增速明显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有报道称,国产手机面临超级尴尬:高端卖不动,低端不赚钱,中小手机厂商或将遭遇倒闭风潮,大多沦为华为和小米公司的炮灰。展望未来,该公司认为近5年内,中国智能手机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之势,将由2015年的29.6%下降至2019年的23%(图3),智能手机厂商们将越来越多地需要在其他新兴市场寻求机会,时下世界唯有印度和非洲、中东等地区市场或将具有上升空间,据称印度,印度尼西亚2016年的智能手机销量将会达到全球总销量的13%。

2013年,世界手机销售额超越了PC,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了功能手机,就在同年,国外媒体就提出了“后智能手机时代的新一代终端已全面展开,新的霸权之争已然打响”;2014年1月~10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10%,危机初见端倪。2015年对于世界手机产业而言更到了“危言耸听”的地步:比如“手机厂商的寒冬(已来临),经历了四五年的高速发展,各大智能手机厂商正迎来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又说什么今天是“智能手机的末世狂欢”;手机大厂“岌岌可危:索尼/HTC/摩托罗拉谁将消亡?,智能手机大红大紫的时代似正接近尾声,由于供需趋于平稳,价格开始下滑,导致了一批手机制造商将被洗牌,剩下一些制造商即便不消失,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最典型的三家厂商便是索尼、HTC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终将被可穿戴设备终结,当下世界,智能手机在全球蔚然成风,未来智能手机将何去何从?正如PC没有想到会被手机取代一样,眼前智能手机似乎也并不承认有一天将被智能穿戴设备所取代。但是,事情丝毫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常言道:“盛极而衰,物极必反”,又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语见《儒林外史》,已成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三十年”是一条“楚河”,一条“汉界”,一座分水岭,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溯电子信息产业历程,1945年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到1981年IBM推出首台PC 5150时隔36年。PC引爆了现代计算,开创了IT新时代,彻底改变了世界。世界标准PC出货量于2012年登顶,达到3.5亿台,从此走向下坡路,预期2013年~2018年间只能以每年0.5%的负增长减速缓行。2013年,世界手机销售额历史上首次超过PC,成为世界第一电子产品,人称“后PC时代”。从1981年IBM PC登台到2013年的所谓PC时代,前后共计31年。而1984年摩托罗拉第一部手机——“大哥大”Dyna TAC上市,2007年以苹果公司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问世更加速改变了世界,几年间手机即成为人们须臾不能离的最热门电子产品,成为人生“五大需求”(增加了“信”而变为“食衣住行信”)之一,及到2015年,世界手机普及率已超过100%,迈入了一人多机时代!市调公司Gartner公司报告,2014年世界手机出货量18.8亿部,比上年增长12.6%,2015年增速大跌,将降至个位数低端,预计当年仅略增3.2%,2016年4.1%,2017年2%,达20.6亿部,手机市场总体陷入低迷。最近屡见报道,说短点是“智能手机五年内消亡”,长点的“手机还有多久被淘汰?最多10年”,未来将是“智能化时代,也可以被称为一切的智能时代”。那么,从1 84年摩托罗拉首部手机上市到2015年刚好也是31年。30年似是一代电子产品落幕之时,是电子产代更新换代的“分水岭”!后手机时代究竟要走向何处?电子信息业到底要往哪里发展?篇幅所限,不得不恭请各位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

[1]叶钟灵电子工业技术发展简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2]叶钟灵电子工业的特点、作用、地位及国际发展对我们的启示[R]电子工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1987

[3]叶钟灵手机改变世界[J]电子产品世界,2015(5):5-7

猜你喜欢
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子产品
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信协议设计和应用
电码化执行单元在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工程应用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信号控制模块设计
基于CMOS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理论的实践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