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 共赴小康

2016-03-07 00:21金兑
凤凰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红云红河对口

金兑

清凉的甘泉从井中喷薄而出,滋润了土地,也滋润了百姓心田;平坦的水泥路仿佛玉带通村连户,连接着希望和幸福,伸向远方……如今,云南省的贫困地区——临沧市镇康县、沧源县以及文山州富宁县,山变美了,水变清了,进村的公路变通畅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为帮扶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红云红河集团倾注了心力。自2005年起,红云红河集团用真情温暖着云南贫困老百姓,让上述曾经的贫困山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按照云南省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红云红河集团自2005年起对口帮扶临沧市镇康县、文山州富宁县,从2009年起对口帮扶临沧市沧源县。按照三年一轮实施的帮扶,在2005-2013年三轮帮扶期内,集团向镇康县投入帮扶金3536万元,向富宁县投入帮扶金2400万元,向沧源县投入帮扶金1500万元。自2005年到2014年,含已实施完成的3轮帮扶计划,集团共向镇康县、富宁县、沧源县投入帮扶资金8036万元。

涓涓溪流汇成海,件件实事见真情。十年来,红云红河集团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觉行动,将对口扶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与偏僻边远的云南山区结对帮扶的近十年时间里,红云红河人用颗颗爱心,滋润了山民们干涸的心灵,点燃了贫困群众思变求富的希望。

为富宁“造血”

富宁县曾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云南省启动“兴边富民工程”以来,红云红河集团作为全省扶贫工作的先遣队,率先与富宁县结成了帮扶对子,并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富宁县情的路子:结合实际对特色产业重点扶持。在红云红河人看来,如何有效地加强“造血”功能,加快部分地区的脱贫速度,使老百姓看到脱贫致富的曙光,是对口帮扶的一项重要课题。

富宁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群众增收渠道少、增收困难。红云红河集团实施对口帮扶后,摒弃“输血式”扶贫,集团领导多次深入当地调研,为群众增收找准路子、找好项目。通过实施产业项目,增强当地群众自力脱贫的造血机能,较好地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以前,富宁县田蓬安良养牛场由于缺乏资金,始终处于小打小闹的境地。为扶持壮大养殖业,建好示范样板,红云红河集团决定注入资金对养牛场进行厩舍扩建改造和草场建设,培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扶持,存栏牛从2005年54头发展至目前2000头,实现经济效益达50余万元。同时,通过该企业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村寨群众发展改良犊牛180多头,直接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2010年,红云红河集团又投入资金,在归朝镇洞洋村建起了百亩甘蔗示范基地,基地里甘蔗长势良好。在洞洋村周边,随处可见种植甘蔗的群众,他们正忙碌着为甘蔗除草施肥,等待着丰收……

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项目区群众的致富信心,带动辐射了富宁的发展。2014年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比“十一五”期末的33.7亿元增加32.9亿元,增长97.6%,提前完成“十二五”期末规划数66亿元的目标。

帮镇康“止渴”

“多亏有红云红河集团的帮助,饮水工程才得以顺利实施,不到一年时间,田坝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说起红云红河集团资助的饮水工程,南伞镇田坝村王习宁感慨万分。他告诉记者,过去村子里用水要到两三公里外的山沟里挑,旱季大家还得排队打水。

镇康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西与缅甸果敢县接壤,受地理、环境、交通等因素制约,“边、山、少、穷”成了镇康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代名词。

田坝村人畜饮水工程是红云红河集团“兴边富民”工程行动中确定实施的首批帮扶项目。该工程已于2006年竣工,总投资100.22万元,架设主管道19.778公里,进户管道30.96公里,新建蓄水池7个,这让田坝村1600人和牲畜饮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镇康县勐堆乡村民彭木山感动地说:现在我们都用水窖水,水的质量也相当好,现在整个村子解决完了,不需要去远处挑水了,家家都有水窖水吃了。

“这些虽然看似只是一个小项目,又分布在各村各寨,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帮扶。”镇康县发展和改革局的一位领导介绍,自2005年云南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以来,红云红河集团按照“有组织、有资金、有项目、有计划、有协议、有落实”的扶贫管理模式,真心务实地挂钩帮扶镇康,开展扶贫扶困扶智工作,对镇康的发展倾情相助、真心帮扶,出巨资、出智谋,因地制宜地帮助镇康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扶持新农村建设。

2015年,红云红河集团下拨到位帮扶资金200万元,镇康县已启动:木场乡黑马塘村大河边自然村人畜饮水项目和木场乡勐撒村新村自然村人畜饮水项目。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可有效解决近227户1000人及8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提高群众饮水的质量、改善卫生条件、减少疾病发生。

临沧前市委书记李国伟告诉记者,红云红河集团在“兴边富民工程”中,把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真心帮扶,真诚奉献,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促进了临沧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为沧源“助学”

2014年春节,红河集团收到一封署名为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委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十年如一日,贵单位在沧源定点帮扶工作中,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真心诚意,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帮扶形式,从下派干部到捐钱捐物,从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到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沧源,全国唯一佤族自治县,与缅甸佤邦毗邻。佤族是直接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著名的“摸你黑”狂欢节就起源于这个民族。这个地区孩子失学问题严重,县里的县长、科长们都直接挂钩到学校帮助解决学生的读书问题。

红云红河集团针对这些难点,制定了重点扶贫计划,采取“智力”扶贫思路,希望小学与建设职教中心成为红云红河对口帮扶沧源县协议的重要内容。希望小学是解决孩子就学难的有效举措,而职教中心,一方面为初高中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就学的方向,同时将进一步加强边境县(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金融危机形势下,职教中心的建立为全国贫困边区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贫困边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途径。

2009年7月,红云红河集团正式对口帮扶沧源县,共投入600万元,主要用于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爱心助学工程、希望小学建设、投保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伤害保险4 个项目。

其中,2009-2010年两年期间对沧源对口帮扶建设项目资金400万元。协议共4个帮扶建设项目:协议期间投资160万元兴建两所希望小学,并配置相应的教学教具,逐步帮助改善地方办学条件;由红云红河集团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设职教中心;投入资金20万元,主要资助应届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本科、专科)的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本科生8000元/人,专科生6000元/人。

此外,红云红河烟草还援建县国门小学报告厅、县职业中学实训楼和单甲乡永武希望小学、芒卡镇马落红云红河希望小学、南腊民族小学的教学综合楼等;捐资助学助教,让96名学生圆了大学梦,组织教师培训550人次,为不断提升佤山群众整体素质奠定了基础。

付出总有回报。红云红河集团的努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阵阵赞誉。沧源自治县教育局工程办陈永明激动地说:“五年来,红云红河集团给予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很大支持,共捐资570万元助学助教,不仅帮助部分学校援建教学综合楼,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还资助佤山学子圆了大学梦,集中开展教师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质素。”

扶贫长风舒画卷,春潮满目涌山村。十多年时间里,红云红河集团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与云南边陲的贫困百姓们艰苦奋斗,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发展篇章。昔日一座座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如今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迎头赶上新农村建设的脚步,在红云红河集团的帮扶带动下,变得更加漂亮、富裕、和谐。

2015年起,集团将进一步汇聚力量,按照云南中烟“报国有责、惠民有爱、树人有方”的企业使命,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建立健全集团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和云南中烟交付给集团的扶贫工作任务,为确保云南省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红云红河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红云红河对口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紫 薇
矿女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in L1 and Writing in L2
红水河的传说
红水河的传说
发现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