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吃“蟹”第一人
——记红安县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双喜

2016-03-08 05:45红安县机电工程学校王世芳
湖北农机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喜农时红安县

红安县机电工程学校 王世芳

红安吃“蟹”第一人
——记红安县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双喜

红安县机电工程学校 王世芳

吴双喜,身高1.75 m,强健的体魄,黝黑的皮肤,透露出一个勤劳能干农机人的本色。他谦虚好学、理论联系实际,爱护机械就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做起事来就像他的性格一样泼辣,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1 创办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

吴双喜早年曾单打独斗地从事农机零星耕整及运输作业。因为红安县南乡镇在外从事建筑、钣金、通风设备制造、安装等打工人数比较多,种田多是老人、妇女。自从2005年红安实行农机购机补贴后,吴双喜多次参加县农机学校及农机局的培训及政策宣传,认识到只有带头走农机务农的路,才能使红安的土地少撂荒,农民多增收,自己所学的农机专业技能才能有用武之地。2009年初,吴双喜联合本村5位村民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了红安县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红安县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是红安第一家合作社,加上县南乡镇彼时个人买拖拉机的很少,管理制度、服务价格等都是空白,他一方面寻求农机技术人员的支持帮助,草拟各项规章制度,借鉴外地服务价格水平;另一方面他本着服务“三农”、奉献乡邻的精神,热情周到、保质保量按时地为群众服务,很快赢得了周围乡镇农民的认可,纷纷与兴隆合作社签订耕整土地合同,就连武汉市新洲区李集乡、方洋乡也请他们去作业。作业范围由起初的本村扩展到如今的高桥、觅儿、太平、永河、李集、方洋等乡镇,作业面积也由最初的百十亩发展到如今的近3 000亩(1hm2=15亩)。如今拥有东方红—804拖拉机3台(套),东方红—404拖拉机1台(套),福田雷沃—324拖拉机1台(套),神牛拖拉机1台(套),农用汽车2台,东洋牌PF455S插秧机2台,黄鹤油菜精量直播机1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台,植保机6台,固定资产原值近百万元。2010年荣获黄冈市农机示范合作社光荣称号。

2 爱护机具就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只为不误农时

吴双喜经常说拖拉机驾驶员对于机械要像战士对待枪支一样,不仅要了解它,更要爱护它。保养好机具,才能在农机作业时不抛锚,不误农时季节。农忙季节无论人有多累,他总是率先按规范保养机具。每天早上5:00准时起床,洗漱完后对拖拉机加柴油、加水、检查机油、齿轮油情况,加注润滑脂。检查轮胎气压,方向机、制动器是否灵敏有效。螺栓有无松动。检查完毕后,启动发动机低速运转几分钟,听声音是否正常,烟色是否正常。作业中注意有无陷坑,机器有无异常响声。作业完毕总要用清水对拖拉机进行冲洗,晚饭后还要逐片检查旋耕刀片,有无磨损松动,当天的异常情况处理完毕后才洗漱休息。同行们都说:“吴师傅的车用后停在院子里还像新的一样”。他耕过的田地一遍有时比别人机子耕过两三遍还好。殊不知,他是理论联系实际,加上勤于保养调整,及时更换影响作业质量的旋耕刀片、十字轴、花键轴等,所以兴隆合作社的机子从未出现过使用中途停机的。他的作业机械从未出现过作业安全事故。过往的拖拉机他能凭耳听、眼观知道能否正常作业,毛病所在部位。

3 农机农艺结合不误农时

吴双喜农忙季节,根据农户的先后需求顺序,按农艺要求,做这家的耕整活,安排下一家何时浸种,到下一家时又安排下一家浸种时间,这样刚好到那一家田耕好了,谷芽也催好了,可以播种了。

4 诚实守信,精耕细作,让利于民

合作社成立后,由于吴双喜严格要求驾驶员整好田地,不要让农民返工耽误农时。一时前来洽谈农机作业的农户很多,吴双喜根据合作社机械作业能力明确地告诉对方,或做或不能做。有些人建议吴双喜多购机聘请驾驶员,扩大生产能力,可吴双喜讲:“一个好的驾驶员不光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一颗乐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心,在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谁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呢?随便找个人顶岗,服务质量不达标失去了信用才是最大的损失,而且耽误了农时,造成了农民误工误收。”在吴双喜的带动下,红安县各乡镇陆续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吴双喜摒弃同行是冤家的旧俗,只要有人前往他的合作社参观或者电话咨询,他总是毫无保留地耐心讲解作业心得、注意事项。他说:“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大家富,才是真正富。才能保证粮食年年丰收”。近几年在人工工资上涨较快的情况下,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耕整作业收费仍未超过100元/亩,都是乡里乡亲的农民朋友,种植收益不高,宁可让利于民,也不能让土地撂荒。由于兴隆人的诚实守信,服务质量好,他们的作业范围稳定扩大。2016年正月至今,已完成耕整作业2 000余亩,收入20余万元。针对农村种田是“386159”部队,吴双喜让驾驶员在旋耕机上安装一个自制的背篮,将已割稻运到道路上,免除了农民肩挑之苦。

几年来,吴双喜及其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其勤劳、朴实、诚信的劳动,带动了红安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其过硬的耕作技术,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红安南部边界镇独树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2016-06-08)

猜你喜欢
双喜农时红安县
清明节气的形成及农时功用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111)surface: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山中送别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羊跑羔
抗疫不误农时
自撰联(行书)
神韵真切 意境深邃——崔白《双喜图》欣赏
农时七绝五律诗词(一)
美国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