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品味书蜜

2016-03-08 12:20张琴波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孩子

张琴波

一、在读史读人中明理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熟知的事实:犹太小孩刚刚懂事时,母亲会在书上点一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子去吻。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孩子满怀着憧憬走进校园,学校创新孩子的入学礼,在点砂开笔破蒙之时,让孩子和“凿壁借光”“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相约,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之所以这样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根据小学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列举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无数伟人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让孩子认识了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知道他们能有伟大成就,关键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于是在心里播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从而让“阅读的孩子,他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成为奋进的信念。

二、在警句美文中激情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让一篇篇记录他人读书故事的杂文散记来到学生的手中;让古今中外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成为一种引导手段,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作用。如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莎士比亚的“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海伦·凯勒的“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等等,每日见于墙,诵于口,了然于心,每时每刻都在和学生进行心灵接触。学生懂得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也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继而让读书成为自觉行为。

三、在亲身阅读中建立

我们坚信:“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方面老师以身示范,做学生读书的楷模。每当教师节,学校的语文老师必定会在全校千名学生面前齐诵美文,表明心迹,抒发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在班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交给学生分析统计数据,得出结论:优秀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大,收获也大;学困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阅读量少。强烈的反复对比,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刺激,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广泛阅读课外书的重要。学困生也开始行动,由“不愿读→试试看→想读→好读”。让书成为孩子亲密忠实的伙伴也是极重要的,当孩子取得成绩时,用书奖励他;当孩子寂寞时,让书成为他的朋友;当孩子落后时,让书鼓励他扬起前进的风帆。当一个孩子一生和书真正结下不解之缘,那他的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四、在网络阅读中体验

我们学校建有诗苑学习网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背诵的七十首诗全被录入其中,每首诗的内容、作者、背景、注释、意思等均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进入网页,就进入了古诗词的王国,徜徉其间就能享受视听盛宴,这样的学习不仅轻松愉悦,而且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到意义建构的成功和自豪,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尽显,学生怎能不爱它?

没有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灌输,有的是学生的切身体会、真切感受,以及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们由此走上了一条爱读书的人生之路,“每天坚持读书半小时”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五、在快乐活动中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说:“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

“新年诗会”在绚丽绽放的焰火中拉开了帷幕,“中华经典诵读”不仅享誉溧阳,还走向了常州;好书推荐伴随着“图书漂流”惊涛拍岸;读书辩论赛更是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旁征博引,精彩纷呈,下课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亲子阅读结合书香家庭的评比,如火如荼,孩子被书香包裹,被爱沐浴;集体晨会正上演着“实话实说”节目,学校在对被评为“燕小读书明星”的学生及其师长同学进行采访;“真情对话”让全场一千多人静静地在倾听,在思考,在暗下决心。这样的活动学校在不定期举行,只要发现典型就亮相,只要潜心阅读就有机会。

每年的十二月是“我爱读书月”,在这传统读书活动期间,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报告会、读书交流活动、书籍展评会、藏书交流会、阅读竞赛、作文竞赛等,还邀请杨红樱、曹文轩等知名作家来校作专题讲座,签名售书,亲耳聆听这些心仪的作家的教诲,和他们亲密接触,让学生兴奋、激动不已。很多学生长大以后,仍对小学时代的“读书月”充满向往之情。

这里的很多孩子会由衷地说:“阅读真的是甜的!”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孩子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我爱读书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