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会工作与现代管理理论

2016-03-09 02:03彭江胡劲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11期

彭江++胡劲

摘 要:时代的发展给工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现代管理应用到工会管理工作中,可以实现工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基层工会工作机现代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进而探讨了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基层工会;工作开展;现代管理理论

一、基层工会工作

我国基层工会组织以基层工会和职业工会为主。一般而言,我国工会法有强制入会的性质,以及多数职业员工加入工会是为了劳动保险的缘故,使得我国基层工会呈现出虚假规模的特质,表现为一般的工会会员很少参与工会会务,通常只有核心工会干部和积极热情的员工,才会参与日常工会会务。基层工会重视工业活动中人性、政治、经济层面,希望通过一些方法,降低生产的人力成本,通过提高工作保障,促进员工的心灵平静,让员工受到尊重。借助工会,员工可以获得一种地位与感受。员工是有意义的个体,并不是在巨大无人性的机械化轮轴中的小齿轮,工会可提供员工表达他们对潜在无人性工业体系抗议的合法方式。

大体而言,基层工会在社会中有六项角色定位:平衡劳力市场角色;促进公平分配角色;加速经济成长角色;安定就业与生活角色;充实社会福利角色;协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角色。随着经济变迁,基层工会在面对会员、单位、政府的多重关系,基层工会组织逐渐发展出扮演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沟通与调解争议功能、研究发展等多元化功能。基层工会的角色扮演,会因工会与工会干部在组织中的地位与担负的责任,或所表现的行为,而有所不同。政府主管机关辅导、组织改变对基层工会的态度、工会干部发挥应有的功能,工会加强对新进人员训练、加强与企业良好关系,都是辅助基层工会扮演适宜角色的方向。

二、现代管理理论

治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最为流行的观念,其在全世界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本化管理思想的进一步推广,为了寻求更好的组织管理模式,营利与非营利组织均在大力倡导治理的重要性。在现代庞大社会科层组织里,治理理论的议题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相继讨论。学界与实践界也认为强化组织治理机制是增强组织竞争力与经济实力的良方。治理理论的概念、定义与范围在学术界与实务界虽有持不却的观点,然所持的论点不外乎为监督、制衡与激励等机制的提升,进促使组织决策能更有效率,以提高组织的良性发展。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治理理论有其自身的应用特征。依据OECD 治理理论的原则,事业单位对于治理理论的应用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员工的权益;领导干部的责任;信息的透明化;会计及审核体系;群众监督机制。

三、基于现代管理理论开展基层工会工作

组织治理为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的根本。但由组织治理的领导干部来做全面式经营管理,难免会有弊端的发生,而工会的存在则在“防止弊端”的监督,防止出现腐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工会还必须关注单位的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协助找出社会服务的蓝海,从而保障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影响工会的因素非常复杂,例如: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复杂状况,工会为应对这些复杂的因素,应考虑员工与民众的感受与反应,适时协助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科学管理,并须符合法令所给予的限制。

从基层工会发展看,因注重对如下层面组织治理工作的协助。一是基层工会监督单位并落实推动组织治理制度:将组织治理纳入组织的运转活动与发展方向,基层工会适时参与职工福利委员会,以有效监督组织治理架构及相关道德标准,并落实组织信息的完整揭露、诚信、责任制度、信息透明化与各内部部门执行机制的完善,以协助事业单位以最大诚信与公平概念经营组织文化。二是基层工会监督组织加强效率管理与效能:管理员工权利方面,员工奖惩制度公平落实、鼓励领导人员诚实、正直以身作则;在组织运用方面用人惟才、适才适所;在法令遵循方面,符合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并以最少的人力、行政成本达到目标。三是配合政府政策: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基层工会须应努力维护员工的权益,并以专业知识、沟通、协商及谈判能力,在最关键时刻,为员工争取更坚实的权益及维护基本原有工作权。

另外,治理理论的应用也应当注重评量,这需要从下列几方面着手。一是依法行政,勇于负责任事:全体员工应有依法行政的观念与工作态度,这是事业单位良好运行的利基所在。二是落实推动组织治理模式:将组织治理纳入组织的营运活动与发展方向,设置专(兼)职单位,构建有效的组织治理架构及相关道德标准,强调完整揭露、诚信、责任制、透明化与执行机制,塑造以最大诚信与公平概念经营组织的企业文化。三是加强效率管理与效能管理:(1)效率管理——以最少的成本,最短的流程达到目标。领导班子成员应诚实、正直以身作则,能够做到用人惟才、适才适所,经验传承,培养人才,鼓舞士气,充分授权并信任下属,并能兼顾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做出最好的决策。(2)效能管里:战略性思维,了解组织的优势、机会;劣势及威胁,拟订各项战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吴承庆.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15).

[2]张丽.非公企业工会机制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7(06).

[3]吴承庆,张丽.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优势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改革与开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