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创新发展

2016-03-09 22:43
群众 2016年3期
关键词:驱动人才经济

编者按:本期“网友热议”是精心选取群众杂志官方微博网友评论荟萃而成的观点集锦。敬请读者关注群众杂志社官方微博,下期继续推出网议栏目,期待您的精彩言论!

走出增量经济的竭泽而渔,特别是高能耗高成本低产出的怪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理顺关系,调整机制,扫除阻碍经济升级发展障碍,建立以科技创新、手段创新、思想创新为主的发展方式,才能使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社会文明、法治文明、生活清明,从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法治的目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这几项内容,而要统筹考虑,形成融合创新的良好态势。理论创新是其他各项创新的先导力量,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动力和保障。科技创新要发挥出领头羊的核心作用,也要形成尊重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创新氛围。

“十三五”时期,江苏的改革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江苏既肩负着为全国改革创新探路的责任,也承担着福泽全省7800多万人口的重任。必须改革发展思路,通过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普惠性、均等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创新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毋庸置疑,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珍惜人才、集聚人才、成就人才,既瞄准“高精尖缺”,花气力培养引进高端化、国际化人才,又聚焦本土人才培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均衡发展,让人才红利充分释放出来,为发展提供有力引领和支撑。

首先创新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包含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等,其次创新驱动的关键是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江苏今后的创新发展之路,应该是一条与发展大势相适应、与江苏发展基础相匹配的创新发展之路,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创新,是一丝不苟、实实在在的创新。

创新发展不能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而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比学先进、查找差距中更新观念,在真抓实干、破解难题中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把需要创新哪些项目的创新思路、创新办法、创新举措、创新带来的结果广泛公示,让全民参与创新,对不合理的创新作法要及时予以纠正。

建设创新型省份,关键是要把创新的力量聚集到一起,将创新的人才和创新的要素汇聚起来。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生产,重视创新教育、涵养创新文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是首要的前提。

创新首先要理念上创新,既不坐井观天,也不妄自菲薄,精准定位,把握大势,顺势而为。真正从江苏实际出发,发掘人才和资源潜力,简政放权,激发民间资本活力。优化发展路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创新驱动意味着发展的动力来源深刻的改变,从依赖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转向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创新驱动意味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把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与互联网、生态绿色、资源集约紧密结合;创新驱动也意味着政府考核方式转变。

创新之“创”,必须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只有“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有可能创造出不同于“旧”的观念和事物;欲求创新之“新”,需要加以鼓励和培育,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将会鼓励更多的创新者锲而不舍、执着求新,创新之花才会结出成功之果。

创新驱动的核心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和重塑,就要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效增长,将提高效率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常态是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效增长阶段跃升的过程,也是我国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过程。

发展方式变了,发展动力也要变,即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形成新增长点有赖于创新驱动。这是一次从思想观念、生产要素配置到经营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经济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传统行业和一些传统经营模式已经退出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一大批新兴产业、新兴行业。

从增量驱动到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具体落实时关键在由管到放,让所有生产要素迸发活力。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资源资产利用低效、环境承受能力下降等,要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刺激投资”的带动。

随着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国内不少行业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不能继续以“增量驱动”为导向,应该以“质量驱动”为导向,就是要关心、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强化科技创新,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导向,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过剩问题。

简单说就是从量到质的意识转换,就像以前注重消费侧发力的“三驾马车”,现在提倡从供给侧和消费侧共同发力,加强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配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创新驱动”是地区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创新驱动”的具体落实。

事物发展总是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增量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正是这一规律在经济增长中的体现。建国之初处于物质极不丰富的时期,无疑解决温饱是第一要务,首先解决的是量的问题。在生产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必然会从传统、粗放地以量取胜转向精细、集约、高效以质取胜。这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任何事物的发展数量上积累到一定高度必然要引起质变!中国经济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前期的增量驱动带来的良性效果显而易见,但也随之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尤为突出的是环境问题!如此,以创新驱动为导向的新经济增长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创新来修正前期的负面影响,来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陈伟龄 高玲

猜你喜欢
驱动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