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创新引领村级治理

2016-03-09 10:59胡建军
群众 2016年3期
关键词:议事会党群组织部

胡建军

近年来,沭阳县委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按照“治县必先治村、治村必先治党”的理念,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具有引擎功能的基层党建项目抓起,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村级科学治理,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发展,群众心气顺了,干群关系顺了,事情办起来也顺了。

坚持一手抓“问题村官”清理整治,一手抓建规立矩约束规范,着力解决“恶人治村”和“不守规矩”等突出问题,建设一支群众信得过的村干部队伍。一是清理“问题村官”。2015年,针对“问题村官”进行集中整治,安排组织部会同纪委和公、检、法等部门,对6051名村干部进行逐一排查,查出因违法或违纪受过处理的村干部562名,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54名。对不宜继续担任村干部的予以清理,对期满可以任职的,进行教育警示。二是防止“任性”用人。出台《关于规范村干部选用和管理工作若干规定》,明确了“五必须”和“五不用”选人用人标准,并特别强调,在村干部任职人选民主测评上,党员群众认可得票率不得低于80%,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须报县委组织部审批,其他村干部须报县委组织部备案,从源头上防止“问题村官”带“病”上岗。三是编“笼子”、立规矩。将涉及低保办理、宅基地申请、村集体“三资”管理等25个方面村级事务的政策条文精简细化,综合办事流程和25个负面案例,编印《村干部行为规范手册》,印发给全体村干部。在此基础上,县委书记带头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培训其他村干部,帮助他们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坚持一手抓党群中心建设提升,一手抓拓展功能优化服务,着力解决“没有阵地”和“服务缺失”等突出问题,夯实联系服务群众主阵地。一是建好阵地。近年来,沭阳县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179个。目前全县480个村(社区)中仅有10个因拆迁等原因暂无党群服务中心,年底前也将全部建设到位。二是用好阵地。围绕群众服务需求规范功能设置,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规范提升年活动,清理形式主义乱挂牌,整改办公用房面积过大等问题。建立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防止唱“空城计”,实现群众事情能“马上办”。三是优化服务。在为群众提供必要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支部+”电商创业富民模式,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村淘店”,设立电商服务站,为群众免费提供网上代购、代销以及电商培训等一系列服务。2015年“双11”期间,沭阳县沂涛镇东王庙村、东小店乡谢圩村,在农村淘宝上的成交量名列全国前两名。颜集镇堰下村、新河镇周圈村等20多个村成为全国有名的“淘宝村”,全县3万余家网店间接带动15万群众创业致富。

坚持一手抓“民主议事”载体创新,一手抓“三务公开”长效推进,着力解决“小圈子决策”和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完善村级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的有效机制。一是成立党群议事会。在村(社区)建立党群议事会制度,每个党小组从常年在家的村民中推选2名党员代表,每个村民小组推选2名群众代表,和村干部共同组成“党群议事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议题可以由村“两委”提出,也可以由议事会代表联名提出,经村“两委”研究、公示并报乡镇党委审批后,提请“党群议事会”讨论表决,超过2/3代表到会方可开会,与会代表2/3以上赞成方可通过。二是规范“三务”公开。在公开内容上,列出详细的公开清单,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特别是在群众关注的财务收支上,不仅要公开每月的收支明细,还要公开每月收支票据。在公开时间上,根据公开内容的性质,将公开事项分为年度公开、月度公开和即时公开。每月5日前更新一次,发展党员等重要事项必须在会议之后即时公开。在公开程序上,相关公开内容要由村会计草拟、村“两委”审核、驻村干部审查、乡镇党委审批后方可公开。三是确保真议真公开。将党群议事会制度和“三务公开”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季度考核,要求乡镇驻村干部列席指导党群议事会,督促议事结果和实施情况逐月公开,县委组织部每月组织一次暗访。2015年,全县村级“党群议事会”共决策2037件公共事务,为民办实事22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近6300起,全县480个村(社区)“三务”全部实现及时规范公开。

坚持一手抓真金白银财政投入,一手抓“好事要让村里做”,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和“威信不高”等突出问题,在建设“有形工程”中塑好“无形丰碑”。一是让村里有钱办事。不断加大对村级集体收入的扶持力度,征收的社会抚养费80%留在镇村,向群众收取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资金必须全部留给村集体,每村每年下拨8万元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费,对12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县乡财政每年补助12万元,并排出120个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补助3万元。加上每村12万元的“三项资金”,保证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省定经济薄弱村一年的经费也有40—50万元。二是“好事”通过村里来做。近年来,沭阳县级财政向村级投入了大量资金,如先后提档升级960公里农村道路,新建维修了1850个农村泵站,投入20亿实施城乡区域统一供水工程,让城乡群众喝上同源、同网、同质的自来水,等等。这些县财政支持的民生项目,让群众看到发展、见到变化、得到实惠,让村级党组织有威信,让村干部做事有劲头。三是保障党建专项经费。县财政按照每个村(社区)1万元的标准,设立了48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乡镇也按照每个村(社区)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配套设立专项党建经费,并拿出一定比例的党费用于基层党建工作。2015年以来,全县仅在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和“三务公开”两项工作中就投入306万元,高标准更换了298个村(社区)的公开栏,并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了办公和服务设施。

坚持一手抓党建责任落实传递压力,一手抓培训指导提升能力,着力解决“无人抓党建”和“不会抓党建”等突出问题,形成党建创优引领村级善治的生动局面。一是开出清单压实责任。在对县直部门、乡镇层面党建责任进行明责的基础上,推进“责任清单”进村,在村级层面重点围绕抓规范、强班子、重服务,从建强班子、带好队伍、规范管理等方面明确6大项33项责任,切实做到党建工作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推动基层党组织比着清单抓问题解决、照着清单抓责任落实。二是观摩考核传导压力。县委书记带领乡镇党委书记观摩村(社区)的基层党建项目,组织部长对市、县委“书记项目”和4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存在的难点问题逐一现场会办,对工作落后乡镇的党委书记和组织委员逐一约谈。组织部每月进行一次暗访,每季度组织一次观摩考核,进行“实图通报”,并下发问题整改交办单,要求落后的乡镇党委书记作会议表态。对暗访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次提醒警示,两次诫勉谈话,三次仍不整改到位的直接免职。另外,县委组织部还专门设立全县党建工作服务热线,接受群众咨询、求助、举报和监督。三是指导帮助提升水平。印发《组织工作实务手册》,对乡镇组织委员和村(社区)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并组织考试,定期实行会议突击抽检。组织部向每一个乡镇(街道)派出1名党建指导员,乡镇向每个村下派驻村服务工作组,工作组里的党员领导干部兼任村党建指导员,派驻软弱涣散党组织的直接兼任“第一书记”,负责指导帮助督促村级党建工作落地生根,以党建惠民实效引领村级实现科学治理,确保群众满意,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沭阳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猜你喜欢
议事会党群组织部
家门口的“议事会”美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发出关于组建村社万支小分队开展暖心配送服务的通知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第十五届全省党员教育作品观摩交流活动获奖作品名单
党群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群宣传工作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党群工作
浦江镇村居代表议事会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