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山放歌”唱响灌水云山

2016-03-09 11:07杨超王大明
群众 2016年3期
关键词:灌云灌云县唱响

杨超+王大明

文化惠民,重在有百姓视角。从贫困县到打造千亿元级沿海板块,几年来灌云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随之而来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加旺盛。为满足群众健身娱乐、陶冶情操的强烈愿望,灌云积极搭建广场文化活动载体,推出了“伊山放歌” 这一文化活动品牌,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效应,2015年6月7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灌云县这一文化惠民经验做法。

接地气,演群众喜爱的节目。广场文化从来不是“高大上”,让群众看得懂、赢得群众的掌声和喝彩才是最好的演出。在推动广场文化过程中,灌云县宣传部门创新节目演出机制,让群众从看节目转变为选节目,每次演出前后,都有专人到群众中间调研,让群众评价演出的节目,提出自己希望看到的节目,统计后再根据多数群众的需要选派节目。这一节目挑选机制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灌云广场文化活动结合时代节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元素,利用县内外企资源开展广场文化演出、书画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连续举办了中韩文化交流、丹麦童话剧等四场国际专场广场文化活动,提升了广场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聚人气,让群众做活动的主角。65次场大型演出,300场次小型演出,30万受众。这是灌云县2015年广场文化活动的统计。如此多的受众,也是灌云县广场文化活动高人气的表现。但是,群众对节目的喜好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针对这一情况,灌云县推出了“三一四动”演出机制,着力将广场文化活动打造成群众自己的舞台。“三一”即专场演出的自创节目占三分之一,外请节目占三分之一,单位参演职工占三分之一;“四动”就是演出单位之间互动,演出现场进行互动,城乡之间展演互动,民间团体之间互动。这一做法,激发了广大干群积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热情,吸引了民间文艺团体、专业演艺协会、艺术培训机构以及广大文艺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广场文化真正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先后推出了“青年歌手大奖赛”、“灌云宝贝”、“太极拳表演”、“秧歌舞大赛”等面向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爱好者的活动。

扬正气,唱响“正能量”主旋律。灌云广场文化活动不仅仅是演出、娱乐,而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正能量”,力争成为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舞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赌博、偷窃、不赡养父母、不开展义务教育等行为时有发生。2015年,灌云县突出“德行灌云”这一主题,将道德讲堂贯穿广场文化活动全过程,让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达到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目的。淮海戏《无花果》、诗朗诵《山海大家 共铸忠诚》生动演绎了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海防孤岛29年的光辉形象。在灌云县地税局承办的“蓝莲花”之夜广场演出上,灌云县地税局一群爱心妈妈为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的先进事迹通过表演的形式在舞台上再现,大爱形象让众多观众开始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大爱行动催生了“灌云论坛志愿者”、“爱心妈妈”等爱心队伍。根据“全国献血大王”农民工陈余春事迹创作的话剧《巴根草》,以参加对越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吉兴林一家人的感人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大型淮海戏《血染的木棉花》等作品都让群众感受到“身边人”的高尚品质。

从宣传文化部门一家的独角戏到全县上下、各行各业、全民参与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文化盛会,“伊山放歌”从百姓视角出发,点亮了群众文化需求,唱响了灌水云山。

(作者单位:灌云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伟龄

猜你喜欢
灌云灌云县唱响
老奶奶坠河,4名小学生分工救人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唱响我们的队歌
灌云县小伊镇 聚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
唱响长江
浅谈灌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灌云小麦优化高产栽培技术
灌云豆丹美食节:吸引八方宾客的响亮名片
开放包容聚万福 创业创新谱新篇——访连云港市灌云县委书记左军
鹅、鹅、鹅,曲项奏响扶贫歌——灌云县绿缘鹅业专业合作社扶贫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