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探析

2016-03-09 20:15曲雅君
科技传播 2015年24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

曲雅君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也逐渐加快了脚步,而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民生问题越发突出,在媒体技术的发展之下,将民生问题与新闻相结合,以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来解决民生问题。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播放的就是跟百姓生活有关的内容,动员社会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民生新闻为切入点,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进行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 电视;民生;新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 153-0004-02

受到经济这一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进建设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矛盾,民生问题如果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势必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障碍。21世纪的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民的生活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之下发生巨大的变化,电视作为最早的科技成果,早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在传媒业的迅速发展的带动下,电视作为中国目前最有影响的媒介且具有重大的传播价值,电视新闻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国的电视新闻主要是让普通民众能够通过电视这一媒介了解国家大事,拉近民众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提高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在我国民生问题日益加剧的前提之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能够帮助人们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的电视新闻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区别,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民生新闻就是围绕寻常百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其中的矛盾点而展开的有关平民百姓衣食住行及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表现形式的角度来看,播放民生新闻的基调都是采用一些符合百姓心理程度上能接受的方式,比如对话形式,走访形式等方面;除这两种角度之外,民生新闻还存在巨大的特性,在宗旨和目标上有特殊的地位,关注民生问题的同时也加大监督力度,促使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1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不管是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人而言,都是有巨大的好处,跟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为了实现民生新闻的效果,做出更好的举措,促进其发展,首先要明确民生新闻带来的作用。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展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坏处,市场主义经济的弊端引发民生问题日益加剧,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以贴近群众生活的视角,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宗旨,在电视上以新闻的形式提出民众问题,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而且能够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防止这类民生问题在出现。第二,在繁杂的大众文化传播语境中,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色展示独特的风格,它的镜头主要聚焦于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百姓生活领域,给观看新闻的人忠实的记录这不同人民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出地方的当地特色和风土人情,还可以让人民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体现社会传媒强烈感的社会责任以及人文关怀。第三,电视民生新闻以接近大众生活的特点,被广大群众所喜欢,以前传统的新闻受众面往往都是小规模化的,然而民生新闻却打破这一界限,激发群众对自己生活的关心而观看新闻,进一步加强群众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关心力度,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2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新闻行业也在这一影响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道路,收视率成为各加电视台首要关注的问题,甚至出现只要收视率上升,能抛弃原有准则的现象。民生新闻受到外界这一因素的影响,也出于增加收拾率的目的,在其发展道路中出现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民生新闻选材立意不够深刻

民生新闻受众面较为广泛,而且受到时间的限制,因而在内容的选材方面要尤为重视。由于民生新闻是涉及社会民生问题,如果选取的材料不同,那么所报道的新闻主体层次就会不一样。目前,很多电视台播放的民生新闻选取的材料都是为民众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也没有挖掘这些小事的深刻含义,就是以简单的材料叠加,走马观花似地播放给群众观看,甚至于有些电视台为了争取收视率,盲目的迎合群众的心理,将一些打架、为爱自杀等新闻搬到民生新闻中,抓住观众的眼球,使得民生新闻更加趋向于娱乐新闻,而丢失了原有的人文关怀。

2.2 民生新闻风格不符合自身地位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通俗、简单的风格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这些特征并不都属于新闻的本质特征,不可能以此永远抓住受众。对于经常观看时政新闻的群众而言,偶尔看到民生新闻时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民生新闻与时政新闻不同,它是以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主,如果其风格一直一成不变的话,再加上现在的新闻市场日益激烈,群众的口味一直是多变、挑剔的,难免会出现审美疲劳的现象,尤其是现在的民生新闻总是喜欢往煽情的线路走,偶尔一两次,也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长此以往下去,只会降低电视媒体的自身品位,引发观众的厌恶。

2.3 民生新闻把握不好度

民生新闻是以平民化的低视角与价值取向,从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出发,记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住这个“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与此同时,民生新闻对新闻的本土化和原生态的理解上出现概念理解错误,认为只要跟社会意义、政治意义搭边的新闻,都将它划分为时政新闻,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越来越趋向于庸俗化。

3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策略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之下,民生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包括住房难、就业难、医疗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为了加大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促进民生问题得以良好的解决,民生问题的解决以电视民生新闻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民生新闻贴近群众的生活,使得新闻传播的报道领域变得宽泛起来。如何促进其发展,使得民生新闻能够更好的为受众服务,本文提出如下策略。

3.1 重视民生新闻的选材和报道角度

民生新闻之所以被认为是“老百姓的新闻”,主要是说明民生新闻在素材的选择上关注的是贴近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发挥电视的宣传作用,将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电视的形式扩大化,争取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民生新闻的材料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播放民生新闻不能出于收视率的角度,而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对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该内容所蕴含的深层思想,以特有的角度,独特的形式争取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因此,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角度选择的时候,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现,首先,选择时代感比较强,并且最能揭示新闻本质的角度,再次是选择符合大众心理的角度。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民生新闻往往都是立意深刻,选择鲜明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主题的,因此就要求记者能够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写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新闻,为新闻的播报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雷同和单一化,打造品牌

竞争意识是各个行业都存在的,能够推动行业优胜劣汰的发展,因此新闻行业也是存在竞争的,为了民生新闻得到快速发展,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关注度,能够进一步加深民生新闻的推广作用。首先,可以从主持人这一角度入手,主持人代表的是一个栏目的形象,其个人魅力以及主持风格,也是影响观众对该栏目喜欢程度的重要因素。比如山东卫视的《生活帮》这一档节目,主持人阿速以其独有的主持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将自身所含的特长与节目内容所结合,充分体现“有事您说话,热心生活帮”,可以说,主持人形象对民生新闻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对栏目的宣传力度,现在的社会就是存在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有才能的人要获得关注首先就要把自己推销出去,才能让大众能够了解到属于你身上的闪光点,放到新闻行业也是如此,一档内容方面在丰富,喻意在深刻的栏目,如果没有有力的宣传手段,就会导致无人问津,因此要加大节目的宣传作用,或者组织一些活动,拉近群众,提高对节目的关注程度。

3.3 遏制民生新闻过于娱乐化的倾向

新闻娱乐化是当前新闻界的一个趋势,但绝不是新闻的必然走向。电视新闻不仅是给群众传播时效信息,而且还要引导大众意识形态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民生新闻虽说是以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但民生新闻同样也不能往娱乐方面发展,与此同时,民生新闻不能够只局限于播放一些奇闻异事和道听途说的事情,在报道过程中,要以正面报道为主,真正关心时事政事,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栏目,其在节目中对股票市场、工资改革、住房贷款等重大社会问题深入阐释,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

4 结论

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成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发挥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媒体这一角度,将电视新闻的内容更加注重从民生角度出发,通过电视民生新闻这一途径,让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以此来号召多方面力量来关注民生问题,使得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