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干旱河谷地区越夏草莓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式

2016-03-09 12:46黄大荣杨红庆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越夏茂县温湿度

黄大荣,杨红庆

(四川省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623200)



岷江干旱河谷地区越夏草莓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式

黄大荣,杨红庆

(四川省茂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623200)

近年来,岷江干旱河谷地区广大农户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建立了像茂汶苹果、羌脆李、脆红李、甜樱桃、枇杷等区域品牌。越夏草莓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正迈向大面积推广种植格局,现就该区域越夏草莓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式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栽培模式

采用半促成栽培模式,即在自然条件下花芽分化、自然休眠解除后再扣棚生长、管理。

2 定植

(1)定植带走向。定植带布局采取南北走向或以具体地形布局,起垄栽植,以提高光照时间和采光面。

(2)定植带处理。起垄,垄箱面高40厘米、宽30厘米,起垄时,先在箱面沟内每亩施入优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肥与熟土拌匀回填起垄,待栽苗。其目的就是要改良植株根系周围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疏松土壤,为草莓根系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肥沃和疏松的生长环境,以减少幼苗根系生长阻碍,使根系深扎并发育强壮,达到“根深叶茂”的生长效果。

(3)苗木选择。选用健壮优质苗是缩短营养生长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保证提早结果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求苗根系分枝多且旺盛、发达、无病虫害,具体标准为植株完整、根系发达、根颈粗0.8~1.2厘米。

(4)定植时间及处理。在四川省茂县,1月中下旬前完成定植,定植前剪掉病虫根或机械损伤的根系末端,保留根系长度3~6厘米,留3叶1心,用杀菌剂药液浸泡1~2分钟。栽植时苗的弓背要向外,使结果时果实挂在高垄两边,利于阳光照射和通风,减少果实表面湿度,改善果实品质,并减轻果实病害。标准为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 田间管理

(1)浇水补苗及施肥。苗木栽后及时浇定植水,若浇水时叶片附着有泥,应及时清除,以增强光合率,提高成活率。30天后及时进行田间查苗及补苗工作,保证苗齐、苗全。苗木栽后15~20天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调配田间持水量。施肥采取前促后控方式,即苗成活后,追施氮肥,以提高苗的长势,结果后期控制氮肥,追施磷钾肥,增强果实着色,提高口感。

(2)温湿度管理。花期控制好温湿度,防止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苗的生长、发育及病害的发生。

(3)花期管理。花期严禁打药、浇水,避免溅到花和果实上,花前1周可放养1~2箱蜜蜂授粉,花期应疏除多次级花序,以疏除无效花为重点,留5~10个果即可。结合园区病害防治,于花前1周喷硼。花期避免喷药,灌水避开高温时段。

(4)抹芽摘叶。利用晴天露水干后及时摘去植株老叶,除去新萌发的匍匐茎,选留1~2个方位较好而壮的腋芽,其余的腋芽全部除去。

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及根部病害,虫害有蚜虫、蛴螬等。防治原则是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针对病虫害危害状况,采取先治虫、再治病的思路,用黄板诱杀和喷杀虫剂治虫,摘除病株、病叶、病果,再喷针对性药剂治病。调节温湿度(园区温度不高于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及时摘除病残果叶,改善园区通风透光条件。

猜你喜欢
越夏茂县温湿度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