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休闲农业带动三农成效凸显

2016-03-09 13:33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农业产业化指导处410005文山彪
湖南农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庄星级湖南省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农业产业化指导处(410005)文山彪

湖南休闲农业带动三农成效凸显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农业产业化指导处(410005)文山彪

休闲农业依托农业资源,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建设、景观创意、文化挖掘等功能拓展,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体验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消费品,近几年发展迅猛,成为了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截至2015年底,湖南省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万个,其中休闲农庄4300个,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近2万户;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1.4亿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65亿元;直接安置农民就业53万人。全省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示范点23个,中国最美乡村5个,中国美丽田园10个,国家级星级农庄11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5条,省星级农庄696个。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1.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强劲引擎湖南省休闲农庄农家乐共经营土地面积15.9万公顷,安置就业人员53万人,人均经营土地0.3公顷;星级农庄经营土地面积共计4.5万公顷,人均经营土地1.75公顷,是湖南省农村人口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的31.2倍。长沙市望城区都遨农庄有职工47人,人均经营土地面积5公顷;茶陵县万樟现代农业庄园有职工310人,人均经营土地面积12公顷。

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休闲农庄中,35%的农庄建有规模种养基地;32%的农庄具有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工销售收入总计54亿元,占湖南省休闲农业总产值的19.76%。宁乡县湘都生态园建有农产品加工与集配中心,开设了直销门店,配套了生态餐饮以及农事体验、拓展训练、运动健身等休闲项目,集种养加、游乐购于一体。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休闲农业吸引了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从湖南省6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调查发现,有44%的加工企业已经或正在创办休闲农庄。

3.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休闲农业通过拓展农业功能、融合产业发展,提高了产出效益,产业链条的延伸也为农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相对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据统计,2015年,湖南省农民从休闲农庄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近80亿元,人均15099元。湘潭市盘龙大观园,带动园区周边村镇30多户农户成为花卉苗木专业户,农民人均年收入从5000元增加到3.5万元;宁乡县金太阳现代农庄,安置当地农民350多人就业。

4.实现保供给、增效益、美生态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通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挖掘等功能拓展,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与相互促进。湖南省休闲农业企业经营用地中有4.3%用于建筑、绿化用地,95.7%用于农业生产,有效保障了农产品供给,星级农庄所经营的土地每667平方米产出2.44万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林木花卉的基地建设、种植基地的景观创意,有效地美化了乡村生态环境,让老百姓看得见碧水蓝天,记得住山韵乡愁。长沙县慧润农庄,投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计1亿元,不仅修起了游道,还修了标准的自行车道,一改过去晴天车难进、雨天人难行的现状。

5.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湖南省多数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观光、生态养生、文化涵养型休闲农业项目已经在湘西贫困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城步县丹口镇桃林村近年来开发荒山荒地,大力发展优质黄桃产业,以民族风情为特色,打造村寨型苗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村民年均收入从2006年的300元提升到2015年的12500元;麻阳县谭家寨乡楠木桥村,通过种植刺葡萄、红心猕猴桃,发展休闲旅游,解决了131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中方县桐木镇松坡村,建设野生刺葡萄种植基地,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一户一景、一户一站的休闲农业模式,2015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葡萄销售、旅游收入6100万元,人均增收28300元。

猜你喜欢
农庄星级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星级联创”促进星光党建的创新实践
唐DM 智联创享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魔幻农庄”崩盘 卷走玩家2亿元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农庄
休闲农庄的“2.0 时代”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