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QRS碎裂波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6-03-09 21:16王艳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心血管

王艳丽 张 凯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 重庆 垫江 408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致死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是进行介入治疗[1]。但是,部分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术后会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吴炯等人[2]的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时,其cTNI的水平和CK-MB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其LVEF的水平则明显下降。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QRS碎裂波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的预测因子。为了进一步探讨QRS碎裂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笔者对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在接受介入治疗时未出现QRS碎裂波的48例患者作为甲组,将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出现QRS碎裂波的48例患者作为乙组。甲组患者从发病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1~13小时,平均时间为4.1±0.6小时。在甲组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1例。他们的年龄在48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6.4岁。这些患者的体重为44~78kg,平均体重为53.7±3.5kg。乙组患者从发病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1~14小时,平均时间为4.3±0.9小时。在乙组的48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在49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6±6.2岁。这些患者的体重为44~73kg,平均体重为53.2±3.4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QRS碎裂波的判定标准为:①患者的QRS波呈三相波或多相波。多相波多经R波和S波的多个顿挫或切迹而形成,S波的切迹多在S波的底部发生。②患者的Q波存在单个或多个切迹或顿挫,会形成QR或Qr型QRS波。③患者出现QRS波的时限不足120ms。④患者未出现完全性束支阻滞、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及室内阻滞。⑤患者出现三相波或多相碎裂QRS波时,多在其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出现对应的2个或2个以上的导联。⑥患者同次心电图可出现不同的导联,其碎裂QRS波可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1.3 研究方法 对这96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NI、CK-MB和LVEF的检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cTNI的水平、CK-MB的水平和LVEF的水平及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cTNI水平、CK-MB水平和LVEF水平的比较 乙组患者cTNI的平均水平为16.98±2.15ng/L,其CK-MB的平均水平为303.55±59.73U/L。甲组患者cTNI的平均水平为10.06±1.73ng/L,其CK-MB的平均水平为192.48±42.06U/L。乙组患者cTNI的水平和CK-M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LVEF的平均水平为47.29±5.10%,甲组患者LVEF的平均水平为55.82±5.04%。乙组患者LVEF的水平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在甲组的4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08%。在乙组的4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8.75%。甲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QRS碎裂波与心肌疤痕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梗死区域中残存的岛状存活心肌或多灶性梗死病灶,均可使其心电图表现为QRS碎裂波形成[3]。QRS碎裂波不仅是对陈旧性、静息状态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的参考依据,也是对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进行预测的非常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进行心电图监测时,出现QRS碎裂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相对较重,其因心肌缺血发生坏死所波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且其心肌纤维化的程度较为严重,其心脏的各项生理功能相对较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其心肌疤痕的范围、位置、透壁的程度均会影响其左室的容积和左室的射血分数[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cTNI的水平和CK-MB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LVEF的水平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这说明,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出现QRS碎裂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属于单中心研究,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注意加大样本的数量,以便对在接受介入治疗时出现心电图QRS碎裂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在接受介入治疗期间,出现QRS碎裂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现QRS碎裂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QRS碎裂波,并为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29(12):710-725.

[2]吴炯,宋凌燕,张春燕,等.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方法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9):825-830.

[3]杜晓马,兰景良,沈昕,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感染率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630-4631.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