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

2016-03-10 13:46丁烁于晓珂朱鹏宇李燕刘永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科技创新

丁烁++于晓珂++朱鹏宇++李燕++刘永鑫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需要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国际上科技创新就业模式,论述了创新教育对提高思维方式、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继续深造机会和就业渠道的作用,同时还探讨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指出科技创新教育必须要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就业模式

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教育过程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教育的成效以学生这一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否为标志。科研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和理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研方法及思路,提高科研分析及动手能力,培养其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所以说,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促进创业就业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与典型国家创新创业模式的特征和差异,对已有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的政策选择提出改善建议。

一、美国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的模式

硅谷是美国依靠创业园发展带动就业的典范。虽然发展到今天,硅谷很多大型企业垄断技术、垄断人才,甚至有“去硅谷化”的言论出现。但是,从经济危机后的就业表现来看,硅谷模式依然无可匹敌,高科技的创业园区对就业的强大拉动作用在“危难”关头可见一斑。非盈利合资机构硅谷网络以及硅谷社区基金提供的数据显示,硅谷于2叭1年共新增42,000个职位,较2012年增加了5.5%,2015年该增幅又增至7.4%。硅谷成为金融危机后迅速恢复就业率的最快地区。目前,全美38.2%的大学在本科教育中都开设了创业学课程;有23%的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企业创业课程;美国表现最优秀的股市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主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首先,可塑的创业课程走出课堂、寻求与公司合作的模式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措施。再次,教师管理方面,美国大学以灵活的管理模式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创新活动。与中国诸多象牙塔式的大学管理模式不同,许多美国大学鼓励教师“兼职”。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学校不仅鼓励理工科学生自立门户创业,而且允许教师“兼职”企业研发咨询。

二、德国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的模式

德国的基础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基础科学领域靠政府出资支持,实力强劲。在基础研究领域,德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占到了10%。而应用研究领域多由企业及私人基金出资支持,可直接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研发投人,研发成果也能很快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市场变化带动就业结构变化。而传媒技术和传媒产业的发展使得在服务行业、私人电缆企业以及零部件供货工业企业的就业增加;处于垄断地位的电信公司的就业人员则一度减少。除了行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外,德国高科技行业内的就业方式转换也是很灵活的。以弗朗霍夫协会为例,德国政策允许它有以下“特权”:研究所给聘为研究员的技术发明人发一年的工资,第二年技术发明人不再具有研究员身份而在公司领工资。这种措施既保障了基础研究的有序进行,也促进了基础研究向应用型研究的转化。

三、我国科技创新促进创业就业模式

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牵头进行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与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中认为创业所必需的条件是启动资金、工作经验和创业团队,三者的比例分别是85.20%、72.81%和50.15%;最大的困难则是核心技术、家庭支持和政府政策,分别为35.95%、13.60%和10.27%。高校毕业生拥有的核心技术不多,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依然较大。从新创业者对当前实施的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率来看,只有4成的新创业者对应届毕业生享受税收优惠、免交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是排名最低的。而对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贷款财政贴息扶持和新招用应届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培训费补贴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合计也没有超过五成。这说明对新创业者而言,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率明显偏低。从调查来看,已有的鼓励政策获得了创业学生的认可。最近5年毕业、年龄在35岁以下的新创业者中,超过九成对工商登记手续的便捷程度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86%的人对向政府部门申办手续的周期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七成以上的新创业者对补贴资金、税收优惠力度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高校毕业生创业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正能量,他们所创办的私营企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明显要高于一般企业。数据显示,创业者学历为本科的企业平均雇员数量为19.56人,创业者学历为研究生的企业平均雇员数量为18.22人,而创业者学历为高中的企业平均雇员数量为11.16人,创业者学历为初中的企业平均雇员数量仅为9.04人。高校毕业生创业对就业的引领作用还体现在新增就业上。在被调查企业中,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对新增雇员数量的需求明显要高于全体企业的平均值。而且从对新增雇员的学历要求来看,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要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比如,一般企业对大专、高职学历的新增雇员的需求为2.60人,而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对大专、高职学历的新增雇员的需求为4.00人;一般企业对本科学历的新增雇员的需求为1.53人,而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对本科学历的新增雇员的需求为2.72人。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企业对就业者素质的要求明显要高,很可能与他们创办企业的层次较高有较大关系。

综上所述,创业是一种生态和文化的再造机制,也是一种促进变革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不容小觑,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志琦.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瓶颈剖析和疏导[J].企业文化,2015.

[2]唐书圣.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自主创新成就[J].科技与企业,2014.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科技创新
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