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伴帕金森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2016-03-10 09:50张孝磊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七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帕金森脑血管帕金森病

张孝磊(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七,河南 郑州 450000)

脑血管伴帕金森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

张孝磊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七,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帕金森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为进一步预防脑血管伴帕金森疾病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72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脑血管方面疾病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不伴有脑血管疾病,实验组伴有脑血管疾病,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处理单因素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Hcy(半胱氨酸)、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糖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之后发现,帕金森伴随脑血管疾病与Hcy、、LDL-C、IMT等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经临床检测后发现脑血管伴帕金森疾病中Hcy、LDL-C、IMT是独立危险因素,提高了疾病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脑血管;帕金森;危险因素;临床观察

帕金森病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属于一种运动功能障碍性缓慢进展性临床常见疾病,也被叫作震颤麻痹,近年来,在研究脑血管疾病与帕金森病危险因素之间关系方面的力度逐年在提升。现今脑血管发病中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增高、Hcy血症、高甘油三酯等是高危因素。现对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72例临床研究效果进行以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伦敦帕金森协会脑库的临床诊断标准,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脑血管方面疾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实验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24±9.68)岁;参照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51~71岁,平均年龄(60.27±10.21)岁。比较两种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患者实行基础情况的分析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帕金森相关病史、药物治疗史、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帕金森统一评定量表(UPDRS)来对疾病情况进行评分,对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进行了解与分析。由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来对脑血管以及帕金森疾病诊断进行分析。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都没有家族史。采集临床实验数据,抽取所有患者晨起空腹时候的肘静脉血,利用真空肝素抗凝管进行血液样本的收集,分别将两组样本送进试验检验室,在实验室对两组患者Hcy、HDL-C、LDL-C、IMT、血糖、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检查,利用颈动脉彩超方式对IMT状况进行了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Hcy、HDL-C、LDL-C、IMT、血糖、甘油三酯指标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单因素结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Hcy、HDL-C、LDL-C、IMT、血糖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在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单因素结果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单因素结果对比()

组别 血糖(mmol/L) 甘油三酯(mmol/L) Hcy(μmol/L) HDL-C(mmol/L) LDL-C(mmol/L) IMT(mm)实验组 6.47±1.24 1.31±0.58 15.27±1.10 1.42±0.21 2.78±0.18 0.94±0.12参照组 4.17±1.12 1.47±0.54 11.14±1.02 1.01±0.15 2.21±0.14 0.31±0.08 t 8.2588 1.2114 16.5285 9.5323 14.9976 26.095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回顾性分析多因素

对帕金森伴随脑血管疾病与Hcy、HDL-C、LDL-C、IMT、血糖等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帕金森伴随脑血管疾病与HDL-C、血糖等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帕金森伴随脑血管疾病与Hcy、LDL-C、IMT等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3 讨 论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人是该疾病高发人群,60岁为平均发病年龄,40岁以下青年中很少发生帕金森病。国内65岁以上人群发生帕金森病的概率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一般都是散发病例,仅仅只有低于1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帕金森病发病后导致病理改变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脑黑质多巴胺可以促使神经元发生变性死亡,从而导致显著性降低起纹状体DA含量诱发的疾病[1]。现今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疾病发病原因与机制,有学者认为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氧化应激、年龄老化等有着一定关系。高Hcy水平可能会提升患者发生脑卒的危险性,该理念已经获得临床研究的普遍认同。同时,高Hcy水平也可能是引发阿尔茨海默与痴呆独立危险性因素,可通过损伤脑血管机制或者直接神经毒性来损害患者认知功能。Hcy可以促使形成自由基与过氧化氢,增加氧自由基之后可能提升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膜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细胞凋亡[2]。在改变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之后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活性氧类物质,引发氧化应激,损坏黑质引发帕金森病症状。体外研究中发现Hcy可能导致患者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成枯竭现象。但在目前临床研究中还不能获得有关Hcy血症对帕金森病的影响因素[3]。依据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在使用旋多巴药物治疗之后可提升Hcy浓度[4]。IMT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LDL-C是IMT发生变化的独立因素,LDL-C会提升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5]。

综上,脑血管伴帕金森疾病中与Hcy、LDL-C、IMT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能影响疾病的发生与预防[6]。

[1] 刘云云,刘中霖,彭 英,等.槟榔所致帕金森综合征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759-760.

[2] 甘 蓉,张玉虎,聂 坤,等.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3):231-232.

[3] 王 雁,杨月嫦,吴惠涓,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7):722-725.

[4] 张国平,贺茂林,王莉莉,等.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805-2806.

[5] 陈生弟,桂雅星.应高度重视对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的早期诊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9):769-770.

[6] 马金霖.老年帕金森氏病病人抑郁、焦虑的临床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650-653.

本文编辑:鲁守琴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Parkinson

ZHANG Xiao-l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Zhengzhou people s Hospital,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R742.5

B

ISSN.2095-6681.2016.25.036.02

猜你喜欢
帕金森脑血管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