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16-03-10 09:50张文举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关键词:左室缺血性障碍

张文举(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关系

张文举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目的探究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eck抑郁问卷的评分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抑郁组)和对照组(非抑郁组),各38例。采取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患者CRP水平,并比较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抑郁情绪障碍时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抑郁;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

各类心脏疾病将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是一种以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为特点的综合征,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由冠心病引起的缺血性心力衰竭[1]。心力衰竭不但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等,而不健康的精神心理又影响了患者心衰的进程,被看做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具体发病机制目前还尚未明确[2]。据相关研究表明,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升高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反应不良有关。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eck抑郁问卷的评分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抑郁组)和对照组(非抑郁组),各38例。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为30%~50%,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2~3级,心衰病程1~6年,心衰阶段C,均不伴有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动静脉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感染类的疾病[3]。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理障碍的评定

在患者入院三日内使用Beck抑郁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4]。问卷内容包含13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为0~3分,让患者选出最合适最近一周的描述,最后计算出总分,若总分≧5分则表示患者伴有抑郁情绪障碍。

1.2.2 血清CRP水平测定

所有患者在入院的第二天取其清晨空腹卧位肘静脉血,分离患者的血清后,在当日即采取乳胶免疫增强比浊法辅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抑郁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4±3.5)岁;左室射血分数(0.34±0.07);非抑郁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1±3.8)岁;左室射血分数(0.36±0.0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及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0.34±0.07 0.36±0.06组别 n 男 女 年龄 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对照组35 41 21 24 14 17 61.4±3.5 62.1±3.8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在心衰病因、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治疗(ACEI/ARB、利尿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钙拮抗剂类)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为(12.5±17.9)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为(5.6±7.1)mg/L。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该疾病会导致机体出现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引起患者活动耐量低、而住院频率高,且常伴有睡眠障碍、疲乏、倦怠及食欲减退等,而患者社会角色的改变、对外交往的减少、对亲友的依赖、对未来的悲观心情及长期大量的药物使用等一系列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导致抑郁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

有15%~50%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抑郁障碍,而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不良预后有着密切联系,但具体的影响机制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5]。出现抑郁障碍可能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衡而引起的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及心电不稳定有关,也可能与抑郁所造成的治疗依从性差或不能有效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据相关研究表示,与不伴抑郁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相比,伴有抑郁障碍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血清CRP水平是一种炎症标志物中主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但目前少有关于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关系方面的研究。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伴有抑郁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的患者,初步表明了抑郁与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关系,但具体机制仍未明确。而此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仍需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以进一步明确结果,以确认血清CRP水平对伴有抑郁障碍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 高 越,陈安妮,赵亚红,等.养心氏片防治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6,34(5):403-407.

[2] 何春来.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煤工尘肺呼吸困难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4):34-35.

[3] 韩 静,曹树军,王立中.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7):1852-1854.

[4] 叶瑞繁,耿庆山,陈 剑,等.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与Beck抑郁问卷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评定抑郁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1):48-50.

[5] 杨丽华.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2,5(9):812-813.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1.6

B

ISSN.2095-6681.2016.25.052.02

张文举(1984-),男,汉族,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心力衰竭治疗

猜你喜欢
左室缺血性障碍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