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站公猪的遗传价值和管理

2016-03-10 14:36提姆萨弗兰斯基博士SafranekiTMieouriedu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2期
关键词:遗传力种猪公猪

提姆•萨弗兰斯基博士(SafranekiT@Mieouri.edu)



公猪站公猪的遗传价值和管理

提姆•萨弗兰斯基博士(SafranekiT@Mieouri.edu)

编者按:2016年1月8~9日,由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同北京六马科技集团合办,三生药业、播恩集团、天猪集团赞助的首届“养猪繁殖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围绕“通过精液生产和人工授精(AI)把握品种改良的机会”这一主题展开,涵盖“公猪站管理”以及“母猪场管理”栏目,邀请了唐纳德•莱维斯博士、蒂莫西•乔恩•萨弗兰斯基博士和罗伯特•诺克斯博士三位业内的国际权威专家作为会议的演讲嘉宾,同时还邀请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刘爱民博士和新希望六和集团首席科学家闫之春博士作为现场翻译同300余业内精英热切交流。编辑部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对大会内容进行整理,并分二期刊登,以馈读者。

美国首先进行的是目测评估,该评估方法缺乏力度,定义不明确,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美国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美国于20世纪中叶逐渐加入了客观指标进行测定,通过这种数据测定方法,公猪的遗传选择有了巨大进展,但仍是对于单个动物的选择,而没有关于环境的影响。

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从单纯的数据测量发展到遗传价值的评估,从个体的测定到数据化的测定,这是因运算能力的提高。

多个性状的选种需要系数,需要综合选择指数的公式,其基本都通过电脑解决。

如果选种选择的是一个性状,它的遗传改良达到1个单位,那么2个性状可能只有70 %,可以看出,每增加一个性状,遗传改良的速度将变得更慢,单个的进展会更快。

近年来,基本都采用综合选择系数,而非单个系数。

不同国家选择的指数有所不同,丹系分成两部分(保育前和保育后),其中瘦肉率占5 %、饲料转化率占29 %、屠宰率占2 %、体型结构占7 %、使用年限占13 %等。

当然对育种有影响的单基因性状非常重要,如含有氟皖基因的猪生长很快,但应激很大,所以需要剔除该基因,以选择生长快且无应激的猪。

大部分群体选择综合群体指数,然后在该群体中利用基因技术。其中育种的一个原理:遗传改良量=遗传力×选择差异。

选择好种猪,我们希望在其后代中得到遗传改良,父母代的猪比普通猪超出的单位即为改良力。

例如,同期同群的猪,A猪多100单位,B猪少100单位,遗传力相差25,现在A、B相差200,所以这两头猪在后代中的改良量为50。

回顾美国多年对遗传改良的贡献,遗传改良的性状都有明显增加。

在猪群选择改良时,不同性状的遗传改良力差异很大,从10 %到50 %不等。

与繁殖性能相关的指标,健康相关的遗传力很低;生长速度、料肉比相关的遗传力为中等;胴体和肉相关的遗传力很高。

在群体的情况下,种猪公司的育种方法为需要什么遗传就改良什么;或者需要什么遗传就找最接近的遗传改良方法。

现代猪育种均使用专门的品系,皮特兰、杜洛克等用于公猪,长白、大白则专门用于繁殖体系。现代养猪生产中,选种和育种,繁殖系、育种系改良都发生于纯种群。在纯种群的改良中选择最好的种猪,作为纯种群后备猪。次优的种猪,则作为父母系,成为扩繁群。

利用杂交优势,一些遗传力低的性状对此更有优势。但杂交是一次性优势,而选种是持续性改进/改良。

在2014~2015年,遗传力最好的杜洛克比其他品种的生长期缩短了8.2 d。

通过育种选择改良经济价值,最为关键的是杂交配套系的生产方法和专门化品系的育成。行业中金字塔的育种场(纯种系),必须更新快,才能获得更快的遗传进展。

遗传进展有时间性,单次选育进展/遗传间隔(世代间隔),只有间隔越短,才能使年度遗传进展越多。另外也必须使用人工授精,通过使用繁殖技术,来更快地实现遗传改良。进口公猪,这是成本最高的方案,同时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另外要有充分的计划作为补充。当然也可以进口新鲜精液,但是同样存在风险,首先需要解决运输方式的问题,其次新鲜精液有时间上的局限性,一般只能保存5 d~7 d,所以物流很关键。冻精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并非每个猪场都有保存液氮的设备。

假若现在有两个瘦肉率不同的种猪群,A为53 %,B为48 %,A、B虽然相差很大,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猪瘦肉率表现一致。尽管平均数有差异,但群体不能一概论之。

此外,任何遗传改良都同环境有直接影响,因此环境相当重要。环境对繁殖性能存在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环境很好,那么猪场应该果断选择高产系,如果环境一般,那就要选择适应性更好的猪群。遗传力高的猪群,对环境的耐受力普遍要好。

本次报告采用的数据,都来自于www. nsif.com/handbook,欢迎大家下载。

未来育种方法会有更多选择,可以人为地从基因组出发组合成更好的基因。

通过基因改良,将猪放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攻毒。

NSIF指数的性状选择为SPI、TI、MI等。多性状选择为L、LB、W、NW、D、B、F、G、M。NSIF以经济加权值的方法进行选择。

每一个性状都需要进行校正,以期更为准确。遗传相关不同于表型相关,因此育种中必须知道遗传相关参数。即便知道公式和方法,最后选择的准确性,必须了解以下内容,种猪公司最好能做全群测定,这样才能尽量准确。

原题名:Sire Genetics and Management at the Boar Stud (英文)

中图分类号:S8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2-0001-02

猜你喜欢
遗传力种猪公猪
美系大白种猪生长性状和繁殖性状遗传力估计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