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看远光灯”,不是一分钟的事

2016-03-11 02:54
领导决策信息 2016年45期
关键词:远光灯扶志点睛

“罚看远光灯”,不是一分钟的事

【舆情回放】 11月1日,深圳市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查远光灯”的行动。此次行动采取“两看两考一处罚”的查处模式,对于乱开远光灯的违法行为,除了施以罚款300元、扣1分的处罚之外,还要求司机坐在一把“绿椅子”上体验远光灯一分钟。深圳警方表示,这个行动主要以体验为主,并非强制。

【网络舆情】

北京青年报:看灯一分钟行动引起了几乎全国网友的关注,引起更多人关注远光灯滥用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执法小创新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扬子晚报 :体验式处罚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耗费了更多的执法资源,其目的,就是要让轻微违法者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受到足够的触动。

【决策点睛】官方所谓“体验式执法”,背后遵循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原则。所以,应及时叫停没有法律依据的“罚看远光灯”,让权力运行回到法律的轨道。从中都能发现“思想贫困”“志气贫困”的影子。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这些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

【网络舆情】

中国网·传媒经济:采用什么方法来实施“精神扶贫”,就像教育部门的“教育学”“心理学”一样,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去思考、去探索。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把一颗心融入群众,困难就不再是困难。

人民网·云南频道:从一些地方脱贫致富的成功事例来看,扶贫干部与扶贫对象之间在思想上保持“同频共振”、行动上保持“步调一致”才是硬道理,我们只有从两者的结合点上做足文章,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双向承诺”“双向定责”机制,实现双向监督、高度融合,双方互动配合,齐心协力共进,扶贫工作才能事半功倍,这样扶贫攻坚的“交响曲”才能演奏得更加动听。

经济观察报: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激活和调动扶贫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比抱怨“贫困户不懂感恩”更有建设性。这个理念,就和现在公益界得倡导的,不要施舍,不要让受助者习惯了不劳而获,否则永远只能依靠着外界的帮扶。

【决策点睛】 “扶志”本来就是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只重视物质扶贫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希望更多的基层干部尽早走出“重扶物轻扶志”误区,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把扶贫工作做扎实。

猜你喜欢
远光灯扶志点睛
鱼渔并授,扶志更扶智
上汽通用别克君越eAssist远光灯无法关闭
扶贫·扶志·扶智
涵养“三气”扶贫扶志
近光灯主义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名师点睛(9)
让人物“动”起来
画“狮”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