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调节肠胃实是夸大宣传?

2016-03-11 02:53尚雍贺
消费者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活菌乳糖乳酸菌

|本刊记者/尚雍贺

|本刊记者/尚雍贺



乳酸菌调节肠胃实是夸大宣传?

模拟人体胃酸的实验中,所有产品中的乳酸菌几乎全军覆没,也就是说,即便喝下这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益生菌也无法“活着”到达肠道。

|本刊记者/尚雍贺

“300亿活性乳酸菌”、“让肠道做运动”,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营销概念让消费者难以捉摸。

乳酸菌真的能够承受人体严酷的选择机制,活着到达肠胃,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吗?

2015年11月,《消费者报道》通过检测15款产品初开盖的乳酸菌含量和模拟人体胃酸的严苛的探索性实验来检测其存活乳酸菌数。

结果显示,15款产品其初开盖后乳酸菌含量差别较大。含量最高的是蒙牛冠益乳和伊利每益添,同为990亿/100g(mL),其含量是最少的燕塘酸牛奶的2400倍。

不过,在模拟人体胃酸的实验中,所有产品中的乳酸菌几乎全军覆没,也就是说,即便喝下这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益生菌也无法“活着”到达肠道。

蒙牛、伊利初开盖乳酸菌含量较高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添加乳酸菌发酵而成乳制品。乳酸菌饮料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再加上其他添加剂调制而成的饮料。

本刊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9%的消费者在选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时看重“摄入乳酸菌”和“调节肠胃”的作用。

调节肠胃的关键,正是以乳酸菌为代表的益生菌。

“乳酸菌等益生菌有益肠道健康,可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刺激肠道蠕动,有缓解溃疡、腹泻、便秘的作用。”高级乳品分析师宋亮告诉本刊记者。

国家标准要求活菌型酸奶乳酸菌不低于1亿CFU/100g;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乳酸菌出厂时不低于1亿CFU/100mL,销售过程中要有活菌检出。

《消费者报道》此次送检的9款酸奶中,只有燕塘的初开盖乳酸菌含量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其乳酸菌检出数值为0.41亿/100g,仅为国标规定的四成。蒙牛冠益乳初开盖的乳酸菌菌落数则最多,达到了990亿CFU/100g。(如图1)的活菌。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消费者报道》综合专家建议,设计模拟人胃酸的实验以探究乳酸菌能否“活着”到达肠道。

“食物要经过pH值1-2的胃酸消化2-4小时之后才会到达小肠。”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检测结果显示,经模拟胃酸培养后,绝大多数的乳酸菌都失活,也就是说,乳酸菌或无法抵抗胃酸,并不能“活着”进入肠道。(如图2、3)

“含活性乳酸菌的奶制品对物流、销售条件都比较高,温度需保持为2-6℃,否则很容易造成乳酸菌死亡。”原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解释说。

6款乳酸菌饮料均检出活菌,满足国标要求。伊利每益添和蒙牛优益C分别达到了990亿/100mL和960亿/100mL。

实际上,对于摄入多少益生菌可起到调节肠道的作用,营养学界仍未有定论。

“肠道中有超过100万亿的细菌,如果进入肠道的有益菌数量很少,基本上起不到作用。但是到底多少有益菌进入人体才能起作用,目前并没有科学定论。”国家一级营养师刘璐认为。

乳酸菌或无法“活着”到达肠道

“购买时不应只看产品乳酸菌的含量,而是要看有多少活菌能经受住胃酸的考验到达肠道。”国家一级营养师焦通告诉本刊记者。

本刊酸奶和乳酸菌饮料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六成消费者认为食用酸奶和乳酸菌饮料能摄入大量

“人体内益生菌的种类很多,数量都是亿量级的天文数字,即便有少数活着的乳酸菌能进入人体,但是相比较庞大的菌群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告诉本刊记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也指出,被胃酸杀死的乳酸菌进入肠道,虽可能起到一定调节肠道的作用,但效果远低于活菌。

不过,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

台湾生合生物科技集团研究所林金生所长则认为,活菌与死菌都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其含有相同分的小分子功能肽、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同样具有良好的健康功能。

“灭活菌会黏附在肠衣的表面,产生竞争排斥,也会刺激免疫,同时可以去除食物中的重金属、霉菌等毒素。因此可以认为灭活菌与活菌有相同的功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胡文锋说。

乳酸菌饮料营养价值不如酸奶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酸奶中均检出相当含量的乳糖,乳糖不耐受人群应谨慎选择;酸奶蛋白质含量则远超乳酸菌饮料,酸奶营养价值更高。

|本刊记者/尚雍贺

酸奶保留了牛奶的营养,却含更少的乳糖,因此常成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首选乳制品。而受企业对“益生菌”宣传的影响,许多消费者在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上也会傻傻分不清该选哪种。

众多品牌酸奶中,哪一款乳糖更少,营养更丰富?乳酸菌饮料与酸奶哪一类产品的营养更胜一筹?

2015年11月,《消费者报道》通过检测酸奶中乳糖的含量,及衡量乳制品品质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来进行判定。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酸奶中均检出相当含量的乳糖,其中,燕塘酸奶乳糖含量与牛奶相差不大,乳糖不耐受人群应谨慎选择。

6款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含量普遍低于酸奶,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益力多,但其蛋白质含量也仅为1.27g/100mL,不足达能碧悠的4成。

9款酸奶均非低乳糖产品

摄入奶制品后,部分消费者会出现腹胀、排气甚至是腹泻的反应,这都是乳糖不耐受的典型表现。而广泛存在于奶制品中的乳糖正是引起乳糖不耐受反应的“罪魁祸首”。

“多数中国人由于天生缺少能够消化乳糖的酶,因此不适合直接饮用牛奶。发酵酸奶时,乳糖会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因此酸奶中乳糖更少,不易引起乳糖不耐受反应。”国家一级营养师焦通告诉本刊记者。

“乳糖不耐受人群,在选择奶制品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产品,酸奶是牛奶的比较好的替代品之一。”他说。

GB 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对低乳糖食品的要求是乳糖含量不高于2g/100g。

然而本刊此次送检的9款酸奶没有一款可达到低乳糖的要求。

中国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蒋爱民编著的《畜产食品工艺学》指出,正常生牛奶的平均乳糖含量为4.8%,即4.8g/100g。本刊此次检测燕塘酸牛奶的乳糖含量可达4.0g/100g,乳糖含量并没有因发酵而大幅度降低。(如图4)

营养师顾中一曾撰文表示,在科学的指导下大多数健康中国成年人每天摄入6.25g乳糖将不会出现任何乳糖不耐受症状。

以乳糖含量最低的伊利畅轻酸奶为例,乳糖含量为2.6%,如果每天食用超过240g,仍可能引起因乳糖不耐受而产生的不良反应。

“少量多次地喝牛奶,即使是乳糖酶缺乏的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为避免乳糖不耐受的不良反应,乳糖不耐受消费者在喝牛奶或酸奶之前,可进食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物,如馒头、面包片等。”国家一级营养师刘璐建议。

酸奶蛋白质含量远超乳酸菌饮料

“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消费者、企业和奶农最为关心的两项指标,含量越高,品质越好,同时也意味着生产成本越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范志红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

“生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每高出0.1g/100g,收购价格就会相应的上涨。目前中国牛奶收购价格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差别,在2800元/吨至4500 元/吨之间波动。”高级乳品分析师宋亮告诉本刊记者,“生牛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越高,奶农喂养成本越高,企业生产奶制品的成本也越高。”

本刊检测结果显示,9款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6款乳酸菌饮料。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为达能碧悠,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3.15g/100g 与3.49g/100g。(如图5)

2014年尼尔森公布的数据显示,活性乳酸菌饮料整体的市场已经增长至73.4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9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乳酸菌饮料的国家标准GB 16321-2003《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13年来一直未变,其蛋白质要求仅为0.70g/100g。

6款乳酸菌饮料中,益力多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27g/100mL,但仅为达能酸奶的4成。燕塘和光明畅优蛋白质含量均为1.04g/100mL。(如图6)

“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与销售利润,在生产酸奶及其它奶制品时较多的采用奶粉而不是鲜牛奶。消费者在选购时可优先选购鲜奶制成的酸牛奶。”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刘冬梅告诉记者。

对于有舆论指出“按照牛奶的品质,最好的奶供到车间做酸奶,然后品质稍差的用来做纯奶、高钙奶,其次是花生奶、早餐奶等,品质再差一点的用来做乳酸菌饮品和雪糕等”,宋亮也表示了认可。

猜你喜欢
活菌乳糖乳酸菌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宝宝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提升了养殖 现代养殖离不开活菌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