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广西的电力工业状况(二)

2016-03-11 22:02
广西电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梧州柳州发电机组

新中国成立前广西的电力工业状况(二)

二、新桂系军阀统治下的电力工业

新桂系军阀统一广西后,全省政局相对稳定,对发展经济比较有利,电力工业也相应地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到1934年8月,官办的梧州市电力厂有5台柴油发电机组,总装机1360千瓦。省政府为了加强全省电力工业的管理,将梧州市电力厂收为省政府直接管理,改名为广西电力厂,负责经营全省的电力事业,各地公办的电厂改为分厂,隶属于广西电力厂。省电力厂对各地商办电厂在业务上有指导帮助的职责。省政府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这一重大改变,对电力发展比较有利。便于统一管理资金和统用物资,可以集中资金用于扩建和设备维修,减少物资积压。对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培养、任免,可以合理安排人员,有利于提高全省电力人才素质,同时可加强各分厂的管理。

省电力厂组建后直接领导柳州、龙州、桂林、贵县4个电力分厂,并负责筹建八步电厂。为了加强柳州分厂的发电能力,1935年3月,将省电力厂一台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迁往柳州分厂安装发电。1936年在柳州分厂扩建160千瓦煤气、柴油两用电发机组1台,满足了柳州的用电。1935年3月,筹办贵县分厂,将省电力厂1台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拆迁到贵县分厂,当年10月竣工投产,解决了贵县的用电。1935年5月,向桂林分厂委派了新经理和技术人员,调拨了资金,修复了机组,改造了输电线路,并扩建1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满足了桂林用电。1935年10月,开始筹建八步分厂2×16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广西电力厂改进了用电管理工作。制定了电价优惠办法,其基本原则是用户用电量越多,售电单位越低,以经济手段鼓励用户增加用电量。电力厂还筹集资金购置用电设备(如家用电风扇、各种容量的马达)租给用户使用,购置费通过租金收回,增加了售电量,提高了电费收入、为了提高社会效益,对部分用户实施优惠电价,如学校、医院、公园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用电按四成电价收费。

广西省政府为了总结20多年来民族商人集资办电和政府办电的经验教训,采纳省电力厂的建议,于1936年5月在南宁召开了全省第一次电力会议。会议由省建设厅主持,省长黄旭初参加开幕、闭幕式,并在全体会议上发表了演讲。参加会议的有各电力厂(公司)的厂长(经理),省建设厅的官员,省机关的其他官员共180余人。会议提出了电力的发展方向,如“电力为各种实业的原动力,效用甚宏”,“现在政府已设法逐渐扩充电力,以期达到农村工业化,工业电力化”。针对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已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并不断侵犯华北的严峻形势,提出了“①电力设备应具军事眼光;②发动机应注重燃料的供给问题;③电力供给需要普遍化”等。

会议通过了20个提案。其中主要有:一年内将单相电压改为220伏,三相电压改为380伏,频率规定50赫;各电力厂向省政府注册,按规定表式报年、季、月报;每个电力厂(公司)至少应聘请电气机械工程师1名或几个厂联合聘请,并规定所聘工程师常驻现场工作;全省联合训练一批中级电力技术人员;组织水力调查队,测量省内各处水力,为兴建水电厂做准备;柴油发动机改为煤气发动机;对发电设备和线路每年检测一次,检测结果报省政府,由政府派员复检;路灯、公园灯四成收费;电价除遵照电力公司的规定缴纳外,地方机关不得另外收取附加费;对用户窃电、欠交电费、强行用电等行为,按照省建设委员会规定办,并指令当地公安局、县政府协助解决;决定在桂林指定地点架设农村线路,试行农村供电等。

会议的议案及省政府官员的讲话都是在总结办电20年来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发展广西电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会后省建设厅出台了一些规定,有些议案得到了兑现,如规定一万人以上的县城,在一年内必须根据需要建设电厂,资金来源可以商人集资,如有困难可由县政府向银行贷款,用县内官产作抵押。省建设厅还编写了50、75、150、200千瓦等各种容量发电机组的预算标准,供建电厂时参考,还可随时派出专门人才进行技术指导。当年,省政府在桂林办了中级技术人员培训班,对学员的条件、学习班的课程、毕业后待遇都做了明确规定,招生广告刊登在《桂林日报》。事实证明,广西第一次电力会议的议案,对促进广西电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1936年,八步电力分厂开始建设,厂址选在西湾河边,距西湾煤矿也很近,取水、用煤都方便。选用德国西门子产的2×16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是当时广西最大的火电厂,1938年3月建成发电,供平桂矿区及八步镇用电。同年10月,移交给新成立的平桂矿务局管理,并改名为西湾电力厂。同年11月20日,电厂遭受日本飞机轰炸,厂房被炸毁,机组及仪表盘均受严重损失,电厂被迫停止发电。1939年7月,在八步镇建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供照明用电。1940年5月,省政府决定将机组修复。为了防止空袭,将机组搬迁至距厂址2公里的观音岩山洞内(现西湾电厂)重新安装,1942年2月竣工发电。西湾电厂被炸毁,修复搬迁重建,是一次极其深刻的教训。开始选厂址时,如能按省第一次电力会议上提出的“电力设备应具军事的眼光”去办,就可避免这次被炸毁的灾难。

三、日本侵略者的入侵,电力工业遭受严重破坏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一度是大后方。沦陷区的许多企业、机关迁到桂林、柳州等地,用电量迅速增长,为广西电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1939年1月,省政府决定存在桂林雉山岩洞内(今桂林供电局)建电厂,调来了3台共300千瓦的柴油、木炭煤气两用机。1台26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安装于雉山岩洞内,次年竣工发电。1940年,广西电力厂由梧州迁到桂林,桂林电厂改为广西电力厂,梧州为电力分厂。当时省直属的电力厂在桂林有三处(象鼻山、乐群路、雉山岩),8台发电机组,总容量1425千瓦,但是仍然满足不了负荷增长的需要。于是,有条件的单位也在桂林建设电厂,湘桂铁路理事会经理处,在牯牛山北麓建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电厂,湘桂铁路在北门新码头还建了一座500千瓦的发电厂,铁路的两座电厂除供内部用电外,向市区送电力约500千瓦。

柳州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基地,用电增加很快,原有发电设备已不能满足需要。1941年,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与省政府成立柳州电厂理事会,合资建设电厂。厂址选在水南路驾鹤山东麓(今柳州供电局),由湖南省湘江电厂调拨1台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942年11月14日动工,1944年3月6日正式向外供电,成为广西单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

1943年11月,工商界、军政界人士李济深、何沛石等集资兴建的贺县光明化工厂,安装1台108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竣工投产,主要供给光明化工厂的生产用电。这是广西最早的水力发电机组,水轮机为冲击式直流发电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

1943年和1944年,是旧中国广西电力发展较快的年份。至1944年6月底,全省有电厂23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49万千瓦,是1943年的5.3倍,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

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条件是社会比较稳定,发展经济的大环境比较好。政府对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省电力厂统管各分厂,主要的电力厂(公司)收为省府直管,全省第一次电力会议上的提案得到了较好的兑现,解决了许多电力工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到广西的机关、部队、企业需要用电,为电力提供了广阔市场。

在电力企业内部,各类人员整体素质有了提高,管理和生产运行水平有了进步。政府通过训练班等培训了一批专业人员;送人出国留学,培养了部分专家;还从外省聘请了学者来指导、帮助工作;运行、检修操作人员在实践中也有了提高,从而保证了设备运行正常,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维修和发展的资金比较有保障,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电力厂倒闭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1944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摧毁设在桂林、柳州的美国空军基地,打通湘桂、桂越交通线,沿湘桂铁路和西江对桂林、柳州实施分进合击,开始了抗日时期的桂柳会战。虽经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终因日本侵略者野心勃勃,凭借优良装备,于11月10日和11日,攻陷了桂林、柳州。桂林电厂的几处厂房、设备全部遭受日本侵略者破坏,发电停止。1945年7月,日军撤出桂林前,将象鼻山、雉山岩的设施全部放火烧毁。

日本侵略者逼进柳州前,柳州电厂将安装在雅儒村的2台柴油发电机组及部分库存重要物资,运往贵州独山等地隐蔽,撤离了部分人员。新投产运行的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坚持发电到11月7日,接到撤退的指令后,方停止发电,将机组的重要元件和仪表拆下,连同库存部分重要物资,紧急撤离运走。日本侵略者攻陷柳州后,对没有运走的发供电设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发电机定子线圈被砍坏多处,配电设备被捣毁,办公用房被焚毁。

梧州电厂疏散准备较早,自日本侵略者攻陷广州起就计划疏散。广西电力厂厂部1940年迁到了桂林。1944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梧州前,电厂就停止发电,将主要设备搬到长发乡隐蔽,保住了设备。

八步电厂、南宁电厂及其他县城电力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广西当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发供电总资产损失率达69.03%。经验证明,“电力要有军事眼光”的观点是正确的。梧州电厂根据日本侵略者入侵的形势,早作疏散工作,就保住了设备。桂林、柳州的电厂设备没有及早进行疏散,就遭受侵略者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西修复了部分被日本侵略者破坏的电力设备,新建了几台发电机组,但是还未发展到抗日战争前的水平。

梧州电厂由于设备未遭日本侵略者破坏,1946年1月,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修复发电。1947年8月,安装的1台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竣工发电,1948年8月,又修复了1台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梧州的电力供应逐渐恢复。

日本投降后,南宁的发电机组经过修复,有3台机组勉强发电,总容量882千瓦,实际出力不到500千瓦。1948年8月,新装1台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竣工发电。1949年南宁解放前夕,共有机组4台,总容量1372千瓦,但只有新装的500千瓦汽轮发电机运行比较正常。

平桂矿务局发电厂2×1600千瓦汽轮发电机,于1946年1月恢复发电,供矿务局所属各矿及八步镇用电。

桂林电厂是遭受日寇破坏最严重的电厂之一,因恢复时间长,桂林急需用电,省建设厅从梧州调1台265千瓦煤气发电机组到桂林,于1946年5月竣工发电。同时又配制成1台28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

水电建设方面,1946年容县松山乡慈堂村的马泗川在村旁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仅有7.5千瓦的小型水电站,供马家自用。

广西省政府为了开发水力资源,投资筹建阳江(桃花江)水力发电厂,在桂林西门桥以北拦河筑坝,引水入杉湖东侧建设了公营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称为阳江水力发电示范厂,安装2×50马力水轮发电机组,1948年5月1日发电。1949年7月毁于大水灾,无力修复而废弃。

柳州电厂为修复被日本侵略者破坏的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于1946年先后安装1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组和32千瓦的木炭发电机组各1台,供修复机组和照明用电。1947年7月1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给柳州的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竣工发电。当年10月8日,2000千瓦机组恢复发电。

其他县城的一些小型机组也陆续修复,如北海150千瓦、贵县150千瓦、玉林140千瓦、北流l20千瓦、容县50千瓦、钦州50千瓦等发电机组都先后发电。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桂系军阀追随民党政府发动内战。1946年8月,新桂系军阀就在各级军政机关“动员戡乱”。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原材料、燃料供应不足,电价不能制定,收费十分困难,职工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电力工业处于困境,无力维持正常生产,更无力扩大再生产。1949年,因纸币不断贬值,南宁、桂林电费计收被迫改用“虚米制”(即按日前米价收取电费),南宁每千瓦·时虚米5市斤,桂林每千瓦·时虚米6市斤。这种电费收取方式,困境可见一斑。

1949年末,广西共有电厂32座,其中火电30座,水电2座;总装机容量为1.02万千瓦,其中火电1.01万千瓦,水电0.01万千瓦;当年发电量2702万千瓦·时,年人均有电约1.5千瓦·时,没有恢复到1944年日本侵略者发动桂柳战争以前的水平。

四、解放前夕电力职工展开护厂斗争

1949年1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四野战军分东、西、中三路进军广西,对盘踞在广西的白崇禧残部实行钳形包围,解放桂林指日可待。11月20日,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计划破坏电厂和水厂,派工兵进驻厂区,实施炸毁电厂。中共(地下党)市工委组织成立护厂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护厂队一方面集中力量武装固守发电厂房,一方面通过广西大学学生周宗吾,利用同学关系,找到国民党桂北司令官周祖晃,晓以大义,要求他出面阻止工兵爆炸电厂。周祖晃早已有意投靠共产党,旋即与工兵团联系,出面劝阻。不料,工兵排已提前行动,21日傍晚工兵排在锅炉房卸下炸药,准备实施爆炸,被手持木棒的司炉工赖恒新挡住,指着熊熊燃烧的锅炉说:“炸药近火就会爆炸,我们大家都会同归于尽!”其他护厂队员闻声一齐围了上来,与工兵论理。双方对峙,气氛十分紧张。这时一位工人拉响了安全阀,只听“哗啦”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工兵不知何事,不由得惊慌后退。这时,护厂队罗子岳和雷定坤佯装好言相邀工兵排长去喝酒,拖延时间。这时,国民党桂林市长韦瑞霖从银行提取250块光洋,派人送到工兵排长手中。工兵即于深夜11点多撤出电厂。国民党军队在撤退前炸毁电厂的图谋未能得逞。23日桂林解放,电厂正常发供电。

1949年11月25日凌晨2点,解放军已进军到柳州市郊,国民党军队工兵10余人,全副武装,携带爆炸器材进电厂,执行爆炸电厂任务,经厂方派代表与其谈判,并对带队军官实行收买办法。拂晓,他们在机房南端引爆炸药包一个,工人配合在爆炸声后对外停电,制造了发电机炸毁的假象。

1949年12月3日晚,南宁即将解放,广大职工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组织武装护厂队与国民党警察局妄图破坏电厂的行动进行了坚决斗争,保住了设备。凌晨,解放军入城,电力职工以全市电灯大放光明,迎接解放。

梧州市解放前夕,国民党桂林绥靖主任李品仙下令梧州警备部在撤离梧州时,炸毁水厂、电厂及梧州银行,放大火烧毁梧州市。梧州电厂代经理欧家琳接到梧州专员冯璜炸毁电厂由警察局执行的手令。中共梧州地下党组织带领广大职工保护电厂,同时对上层人士中的开明官员讲清形势,申明对其本人和全市的利害关系,动摇了部分官员实施破坏的决心。曾担任苍梧县长的陈汝辑按照地下党组织的意图,做好欧家琳的工作,并一起去找梧州警察局长卢英龙,经过极力劝告后,卢表示:上报时谎报已炸毁电厂,实际未炸。11月25日下午,解放军入城时,电厂等重要设施完好无损。

在解放军进军广西过程中,国民党企图把电厂等重要设施破坏掉,因解放军行军作战“兵贵神速”,国民党当局没有机会仔细策划,同时中共各地的地下组织领导职工,进行了灵活多样的护厂斗争,使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广西电力工业终于完好地保存下来。

(待续)

猜你喜欢
梧州柳州发电机组
煤气发电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中共梧州城工委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基于PLC控制柴油发电机组3D 模型
八钢欧冶炉TRT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