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着面对失败

2016-03-11 12:57苏雨竹
关键词:源泉金钥匙资质

苏雨竹

尊敬的各位老师、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微笑着面对失败》。

毋庸讳言,失败,是一个苦涩的字眼,是我们有时不得不品尝的一枚苦果,对于它,我们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愿意微笑着面对它呢?

(一个反问句表明了人们通常面对失败的态度。)

面对失败,逃避不是办法。因此,我们不妨转换一个角度,把品尝失败看成是吃苦瓜,味道虽苦,却别有口味和药效,能够吃出健康来。失败,也有积极的一面。

(巧用比喻论证,辩证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与第一段观点相反相成。)

我们为什么不微笑着面对失败呢?因为失败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啊!有这样一个人,他21岁,做生意失败;22岁,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爱妻去世;27岁,一度精神崩溃,曾想自杀;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次落选;45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次落选;51岁,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没有那么多失败,如果不把失败看成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步骤,如果不能坦然地经受如此多的失败,那么林肯可能还是一个平民,也可能是一个普通的总统。是巨大的失败造就了他巨大的成功!由此看来,难道失败不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吗?

(事实论证一:有力证明了“失败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这个分论点。)

我们为什么不微笑着面对失败呢?因为失败是促人奋发的动力啊!查尔斯·C·曼兹在《失败的力量》一书中写道:“真正有成就的人,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当你懂得运用失败的力量时,就可以拥有成功的人生。”爱因斯坦一生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但又有谁知道他经历多少艰难,挫折以至失败;爱迪生为发明电灯寻找理想的灯丝,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诺贝尔一生进行过无数次的实验,多次都是以失败作为新的动力,继续钻研下去,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恰恰说明了,只要把无数次的失败作为奋发进取的动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摘到成功的果实。自然,如果不能够笑对失败,失败就会成为致命的打击而使人难有作为。

(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二:从新的角度充分证明了“失败是促人奋发的动力” 这个分论点。)

我们为什么不微笑着面对失败呢?因为失败是收获智慧的源泉啊!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和聪明是沾不上边的。”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世技术学院时也被拒绝。这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从小资质就没有其他人高,平庸的资质让他们在生活中注定要遭到更多的失败,以至于他们在无数失败中成长,在无数失败中纠正错误,积累智慧,最终都走向了成功。是的,有时候,成功不过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而带来经验和智慧的,却往往是失败与挫折。无数的事实证明,成功者正是由于从失败中收获了智慧,才一次次由失败迈向成功!所以,我们用微笑去面对失败,珍惜每一次失败,细心地体验失败。

(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三:从新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失败是收获智慧的源泉”这个分论点。)

是的,微笑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微笑着面对失败的人,失去的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在多角度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申论点,戛然而止。)

谢谢大家!

(指导、评点教师  李晟飞)

【碎碎念】

本文的优点:一是观点鲜明。演讲稿开头,作者就开宗明义,阐明论点。而后运用三个“我们为什么不微笑着面对失败呢”的反问句,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彰显了对于主旨的表达效果。二是论证充分而深刻。作者没有泛泛而论,而是着重从“失败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失败是促人奋发的动力”“失败是收获智慧的源泉”三个角度分别深入论述,论证充分而有力,逻辑性强,充分而深刻地证明了论点。

猜你喜欢
源泉金钥匙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我的快乐源泉——书
资质/荣誉
唐冰的“金钥匙”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激活写作的源泉
大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