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学生音乐学习的利与弊分析

2016-03-11 16:44夏敏霞
考试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利与弊流行音乐音乐教学

夏敏霞

摘 要: 文章从流行音乐和教材音乐的对比中分析流行音乐对于中小学生的影响点,引导学生避开流行音乐对他们学习音乐带来的消极影响,抓住带来的有利影响,利用这把双刃剑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流行音乐 音乐教学 利与弊

流行音乐中,有因低俗和恶搞而一夜走红的歌,也有流行多年仍魅力不减的经典曲目。教材中的音乐多被奉为经典,因而被应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中。流行音乐的受众不分年龄大小,年轻受众更多,在中小学生之间更是广为流传。因此,其成为中小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一把双刃剑。

中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弊端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干扰了学生对其他歌曲旋律的把控。

学生常在课下听流行歌曲,KTV里的流行音乐是必点曲目,校园广播站更青睐于播送流行音乐,同学之间互道祝福也常为对方点送流行歌曲。比如,这两年大火的少年组合TFboys,以其洋溢的青春和才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流行风潮。学生课上课下都在讨论组合中的成员,并以唱好他们的歌作为炫耀的方式。一首《青春修炼手册》的旋律萦绕学生耳边,挥之不去,头脑在经过多次渲染重复后,对这种节奏进行记忆深化和加固。在这种既有模式的干扰下,学生的学习空间受到限制,难以拥有自己的音乐灵感和特色。老师在课堂上教授音乐时,学生头脑中不时冒出《青春修炼手册》的旋律,失去对教材中音乐的旋律的把控,学习效率显著降低。

(二)大众对流行音乐的热爱,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各类别音乐的好恶。

教材上的音乐年代久远,脱离了现实生活,相对显得不易被大众普遍传唱,不像流行音乐一样,人人都耳熟能详。学生处于这种偏好环境下,增大了改变其对这两种音乐认知的几率。比如,小部分同学从小对音乐的审美要求较高,喜欢听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大音乐家的作品,而大部分同学基于对流行音乐的热爱,想要吸纳更多人跟他们一样,因而嘲讽小部分同学呆板、装样子。在求同心理下,部分学生会改变自己的喜好迎合大众,对教材中音乐学习的热情大幅度降低。真正热爱其他音乐门类的学生,在同学之间得不到认同感,缺乏学习交流的机会,只能独自练习,音乐学习进程被迫放缓。大环境间接带来小个体对音乐学习的态度和选择上的改变。

(三)流行音乐创作随意,拉低学生欣赏水准。

部分流行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出现,为了获取大的曝光率和经济效益,作品内容迎合大众趣味,创作随意,创作者和制作商都放松了对音乐旋律、歌词、意境、内涵等的把控。比如凤凰传奇的成名作之一《月亮之上》,歌词中写道:“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青草长啊白雪飘扬。”这样的歌词营造不出具体画面感,出现的意象凌乱,没有内容和主体,只是在消费大众对自由和梦想这两个词的向往和追求,歌词让人不知所云。学生容易被这类歌的表象迷惑,降低自我对音乐的欣赏水准。

(四)学生因为对流行音乐的过分喜爱,而排斥别的音乐门类。

学生因为对某一位明星的歌曲极度喜爱,达到不容其他歌曲出现在耳边的极端现象。在音乐的选择上,类别少,空间狭隘,久而久之,风格单一,曲目循环播放,学生只了解一两位歌手的作品,对其他音乐作品和类别一无所知,极度排斥,最终造成音乐学习总体程度的下滑。

同时,流行音乐从不同层面对中小学生音乐学习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转换成音乐学习资源。

(一)在恶俗流行音乐的衬托下,经典音乐更引人入胜,吸引学生学习。因恶俗而流行起来的歌,如《QQ爱》、《香水有毒》,其间歌词充满了性暗示,难登大雅之堂。再如《求佛》这首歌,由狼的嘶吼和疯狂开始,结尾转变成奈何桥头的哀求,带有不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充满消极意味,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又会引起听众的不适感。对比之下,经典音乐辞藻雅致,表达含蓄,内涵丰富,更易为人所接受。如教材中的曲目《蓝色的雅德朗》,仅前奏就带给听众欢快的气氛,歌词优美流畅,有一种摇曳的感觉,凸显了南斯拉夫民歌的特色,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征,收听者经久难以忘怀,客观上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成长与进步。

(二)教材中音乐年代久远,而流行音乐贴合时代发展,更能对学生的心智成长起到作用,有助于学生在心智成熟的基础上,更好地发现每首音乐的精华所在,并对其反复理解吸收,直至学生自己能结合现实,让本身更透彻地理解、唱好这首歌曲。

(三)流行音乐也给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带来正面的向导作用。

1.周杰伦的《稻香》,从始至终带有积极的教育作用,歌词中提出:“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整体表露了豁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一开始就营造出音乐剧的现场即视感,因此作为经典曲目经久不衰,传唱至今;2015年被广泛传播的民谣《南山南》,因散文美一样的歌词和旋律而动人,中间还穿插了戏曲,这样的形式提醒学生可以从戏曲等多方面学习、完善音乐。学生会从中认识到,像这两类优秀的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在于音乐本身具有的非凡意义和特色,进而有助于学生向着这样的学习目标前进,直至唱出自己的特点。

2.学生越是喜欢某首流行音乐,就越不满足于仅停留在对它的欣赏阶段,他们会更愿意用自己的声音唱出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一遍又一遍的练唱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唱功,在更透彻地理解这首音乐的本质之后,最终演绎出自己的味道。长此以往,经过更多曲目的练习,从量变达到质变,从而轻松地驾驭更多类型歌曲,得到音乐学习上的总体提升。

3.流行音乐的流行,为真心热爱音乐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发展前景。流行歌手因流行曲目的大火,为学生折射出了自己的未来。当他们能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时,他们会意识到,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学习和创作环境。这种认知会持续鼓励和刺激他们在当下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学习音乐。因此,流行音乐的流行,变相鼓励了学生做好基本功,跟随音乐教师认真地学习教材中的经典曲目,为自己奠定一个良好的音乐基础。

总体来说,面对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流行音乐作为常被收听的音乐类型来说,是同时伴随利与弊的。教师在实施开展音乐教学的途中,可以趋利避害,选择适当的流行音乐作为辅助,辅导学生完成对音乐的个性化学习,实现总体上音乐学习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利与弊流行音乐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线上美术教学的利与弊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试论微博对公共管理的利与弊
图书出版以市场为导向的利与弊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