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思路

2016-03-11 09:52李夏
2016年3期

作者简介:李夏,玉林公路管理局,经济师。

摘要:新时期我国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公路行业发展空间得以拓展,特别是随着公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效显著。但传统人力资源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断加强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缓解此矛盾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公路行业综合竞争力。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公路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就其新发展提出相应思路,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公路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思路

前言

人力资源是各行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期的人力资源就是把人才当做生产经营的宝贵资源,但当下我国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不佳,全新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沿用导致与公路事业体制改革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公路行业必须基于实际发展状况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本文的论述重点。

1.新时期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行体制的约束

当前我国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引进人人才的模式基本是上级统一调配,薪酬方面的不足也导致人才招聘工作步履维艰。人力管理与调配方面也主要是依靠计划与行政手段进行处理,对我国公路人力资源管理形成约束作用,人力资源与岗位匹配程度较低。

1.2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长期不更新

一般情况下公路行业管理者几乎都出自本行业,对当下现行行业管理模式适应度较强,部分管理者重视经验要高于理念,对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时更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人事模式在日常管理中仍居于主导地位,管理手段呈现单一局面,成为我国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弊端。

1.3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公路行业长期呈现封闭状态,施工人员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水平很难达到预定要求。工作经验在其实际工作思想中发挥主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准及国家技术的提升,公路建设难度系数也逐年不断增大,如技术设备不达标或使用不当就很难按时保质完成工程项目。尽管有部分工作人员可以合理的操作技术设备,但由于存在效率低下问题,使得公路建设成本高居不下,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问题成为我国公路发展的最大阻碍。

1.4其它问题

人力资源流失,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先进人才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落后及员工思想保守等是我国公路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公路队伍不断壮大促使收费人员数量增多,但单一枯燥的工作特性促使工作人员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收费队伍人力资源逐渐流失。高素质人才也不愿从事公路事业,员工执行力度不够,人员流动导致工序出现的错误频繁。行业中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问题,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对员工素质要求不一,缺少中小城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我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与国外一流的管理制度相提并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普遍呈现出专业人才匮乏,有效激励机制亟待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宣传力不足,供求出现失衡。

2.新时期加强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的措施

2.1摆脱当下体制约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认知

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需要认清其在公路行业中的重要性,基于此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具有针对性。人才工作积极性得以提升,全身心的精神投入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与业绩。新时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规划整理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组成分布,基于此背景建立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从而更好的贯彻公路体制改革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最后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可继续执行,不同意则做出调整,充分尊重公路行业员工民意。总而言之,只有公路行业员工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的增强,才能为公路行业发挥和创造最大社会价值。

2.2管理人员需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要求管理者打破体制约束,与市场人才招收机制充分结合,但存在的困难因素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更高要求,必要详细的员工激励计划,可最大程度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可有针对性培养不同类型专业技术或工艺的人才,使得员工有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使得公路行业活力充沛,实现快速高效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需公路行业管理者与员工集思广益,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打破传统与注重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其应有效用。

2.3周期性开展培训,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

深入开展人才教育与培训,引进国际一流技术与人才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策略,人力资源与公路行业发展相辅相成,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是持续推动公路行业发展的基石。另外,公平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与薪酬激励制度,使得员工劳动与所得成为正比,员工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公路行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随之加强。

2.4其它措施

创新人力管理,提升工人薪酬,增强竞争力,制定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公路体制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新发展的有效解决措施。但当下公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只有从制度上改良才是唯一出路。与新时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适应,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单位效益。提升薪酬与更好的工作环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举措,良好的职位晋升机制是关键,为员工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或用股份最终形成对员工的充分吸引。公路收费人员是公路各个环节的核心,各部门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需要各部门合理规划,最终提升整体行业的竞争力。人才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例如培训开发,技术交流,岗位互换或管理沟通等,人才奖罚制度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管理层要及时清晰掌握当下工作人员配置,工作人员学历资质等,完整的人才信息库与内部人才库是拓展人力资源渠道的两大举措,工作重心应以人才培养为主。调整员工结构与薪酬浮动比例,固定工资减少,浮动工资比重增加。并依据不同员工要求制定能力培训计划,员工执行力的增强有利于建设完善当代人才管理制度,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发展的路线,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促进各部门职能相互协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国公路事业终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落后的人才管理制度是我国公路发展的主要阻碍,对现有制度的创新是拓展人力资源的有效渠道,加强行业执行力,优化管理制度,软硬件设施的有机结合等是促进公路发展的有效举措。新时期新形势下公路行业需不断贯彻深入体制改革,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公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依据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对策,逐步脱离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约束。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推动我国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理论支撑。(作者单位:玉林公路管理局)

参考文献:

[1]毕玉珍.对公路行业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11-14

[2]陈晓红.试论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J].皖西学报.2015(09):22-34

[3]吴秋正.4R理论在我国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0):22-25

[4]宿晓燕.浅析公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