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2016-03-12 01:24孙玉晓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期心肌病心动图

孙玉晓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 450016)

围生期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较为类似,但又不尽相同,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指的是患者出现肝大、呼吸困难、血痰及水肿等心力衰竭的情况,表现于产后或妊娠末期既往没有心脏病的女性。受综合环境和社会等各种外界以及自身情况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作为医学大军的一份子,分析和研究疾病的诱因,并找到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确保围生期安全的关键[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2013 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9例;双胎9例,双胎27例;分娩孕周37周15例,38周12例,34周9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8例;心尖区闻及奔马律9 例,下肢水肿18例,伴咳嗽9例,均伴随呼吸困难,均有心动过速表现 ;年龄22~33岁,中位年龄39.25岁。

1.2 方法

对患者的活动量进行控制,限盐,限入液量,出入量要保持负平衡,并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规范应用纠正心力衰竭的药物,涵盖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及抗凝药物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待心率、血压症状平稳后给予应用卡维地诺[2]。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心功能改善>2级,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未达到上述目的和标准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选取的36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效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升高效果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Ds)变小效果明显,显效患者治疗前后LVEF和LVE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显效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情况比较 (±s)

表1 显效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情况比较 (±s)

时间 LVEF/% LVEDs/mm治疗前 36.21±5.2 61.2±5.9治疗后 40.2±3.6 52.7±4.7 t值 4.625 6.723 P值 0.013 0.026

3 讨论

围生期心肌病(PPCM)指的是患者出现肝大、呼吸困难、血痰及水肿等心力衰竭的情况,表现于产后或妊娠末期既往没有心脏病的女性。多数发生在这样一类人群,吸烟、嗜酒、产前不注意保持健康、营养不良和高龄妊娠等。曾经有学者研究讨论说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存在家族倾向。虽然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病率相比其他疾病而不高,但由于它有较高的病死率,疾病的进展迅速,对产妇和婴儿的危害较大,所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然而究其病因,笔者认为可能与几个因素相关,但仍然不是十分明确,这其中包括:①病毒的感染,在病毒感染后,心肌受到病毒持续复制下的影响,反复持久,导致心肌纤维的破坏,从而引发围生期心肌病。②相比较而言,多次妊娠者比初次妊娠者的发病率高,在心肌受到病毒持续复制和感染下,自身的免疫会导致心肌的损害。③有学者研究分析,血浆硒的水平降低,也与围生期心肌病的诱发有关[4]。④随着机体血压的升高心脏的后负荷呈增加表现,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由于妊娠会使孕产妇心脏负担增加,从而容易发生失代偿,从而导致心力衰竭。⑤随着妊娠期及产后和生理上应激反应等导致患者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激活神经内分泌,重塑心脏,从而诱发心力衰竭。⑥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高龄、嗜酒、肥胖、种族和环境等。围生期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较为类似,也可能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有关[5-6]。

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36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8例,也可能是诱发的原因。年龄22~33岁,中位年龄39.25岁。可以看出产妇的年龄相对较高,也是一个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规范应用纠正心力衰竭的药物,涵盖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药及抗凝药物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待心率、血压症状平稳后给予应用卡维地诺,对患者的活动量进行控制,限盐,限入液量,出入量要保持负平衡,并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本次所选取的36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3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效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效果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变小效果明显(P<0.05)。

因此,在疾病发生的时候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强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和防治, 对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对母婴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 义。

[1]席伟. 围生期心肌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 3(20): 225-226.

[2]包莉杰, 耿文彦. 卡维地洛对围生期心肌病治疗效果的临床探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 2009, 8(31): 101-120.

[3]梁婷, 李明, 尹丽娟. 护理干预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5): 143-145.

[4]陆健. 血红蛋白浓度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7(15): 15-16.

[5]李永红.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1): 188-189.

[6]刘为华. 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9(4): 42-43.

猜你喜欢
生期心肌病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爱尔兰全科医生对围生期心理健康的观点:一项定性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