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放线菌病的症状、诊断以及防治对策分析

2016-03-12 13:58罗旌晶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4期
关键词:脓汁林氏放线菌

罗旌晶

(永安市上坪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 永安 366000)

羊放线菌病的症状、诊断以及防治对策分析

罗旌晶

(永安市上坪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 永安 366000)

羊放线菌属于慢性病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引发病原传染,然而在非直接接触的前提下,也可发生疾病感染。羊放线菌病主要为林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在牛羊、家畜中较为常见。在发病期间,病羊颜面处、下颌处与乳房处均存在大小不一的肿块,一段时间后,肿块出现化脓与溃烂的情况,导致病羊出现食欲下降、皮损毛损的状况,甚至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对羊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羊放线菌;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

近年来,通过笔者调查,福建三明地区不少山羊饲养专业户饲养的羊群,均存在不同程度放线菌病。主要表现为羊颜面处、下颌处与乳房处均存在大小不一的肿块,严重病羊肿块出现化脓与溃烂,同时病羊出现食欲下降、皮损毛损的现象,从而导致病羊体积过小。依据临床资料显示,该病发病率可达30%~40%,但死亡率并不高,一般不超过2%。若在抗病力下降和并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显著升高,可达10%左右。另外该病传染率较高,难以在羊群内得到彻底治愈,加大饲养专业户经济损失。

1 羊放线菌

1.1 病原体

牛放线菌属于革兰氏阳性杆菌,由于无规则排序、无法运动的特点形成芽孢、可形成菌丝,从而使得牛放线菌属于放线菌的范畴;林氏放线菌作为兼性厌氧菌,统筹于放线菌属与巴氏杆菌系,虽然在排列顺序中与牛放线菌基本相似,均无法形成芽孢,但林氏放线菌形态构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1]。牛放线菌、林氏放线菌在动物组织内均可形成菌丝,但由于放线菌自身条件的制约,使其在动物组织内难以形成具有辐射状菌丝;在经过革兰氏染色后,菌丝由中心至四周均会呈现红色;在羊只组织内,易造成羊只皮肤、肺脏等感染,从而引发放线菌病变,即羊放线菌的形成。

1.2 临床症状

羊放线菌在发病期间,病羊呈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与反刍次数减少、咀嚼困难等状况,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病羊会出现草料采食停止或舔食的状况;随后,病羊在面颜和下颌、颈部与唇部、乳房以及鄂部出现肿块,肿块最小和栗子体积相似,最大犹如鸡蛋,但无论何种大小的肿块,均存在着明显界限。在此过程中,肿块具有质感硬、活动性差、明显波动感、无热痛等特点,而发生肿块的病羊体组织,皮毛脱落现象显著。由于未经有效治疗,病羊脓肿位置会出现溃烂与结痂的状况,甚至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肿块会形成瘘管,流出脓性物质。若羊只免疫力相对较差,羊放线菌逐渐演变为全身感染、脓毒败血症,加大病羊的死亡率。另外,病羊舌苔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质地坚硬,即羊只“木舌病”,该项疾病主要由舌苔处受到林氏放线菌感染所引起。

1.3 致病机理

病羊器官在羊放线菌感染后,会存在扁豆粒、豌豆粒大小不一的结节性硬质物,通过长时间的聚集,形成较大颗粒的结节,最终演变为脓肿。

而脓液颜色一般为乳黄色,其内部会自动形成放线菌织。根据研究数据显示,羊放线菌致病机理:羊放线菌渗入羊只骨骼内,例如:颌骨、鼻甲骨和腭骨等,促使放线丝有所增大,使其在羊只骨骼内形成蜂窝状放线菌,导致羊只骨质疏松,加之病羊口腔溃烂,增加病羊治愈的难度。另外,若病羊脓肿时间较长,肿块会存在钙化的可能。

2 羊放线菌诊断

首先,剖检。通过对病死羊的解剖,可见病羊下颌淋巴结呈现显著增大的趋势,且采用淋巴结横面切开的方式,呈现多汁的状态;病羊肝脏器官以灰黄色显现,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其次,镜检。通过注射器的运用,对病羊肿块脓汁进行抽取,置于载玻片上侧,将脓汁与10%NaOH溶液进行混合溶解,并加盖载玻片。利用低倍镜对混合液进行观察,即观察现象:载玻片中心处可见直径在3 mm的黄色菌丝,并逐四周扩散,形成菊花系菌体。最后,分离培养。依据无菌培养的方式,将脓汁接种至血清琼脂板处,置于保温箱内对脓汁进行培养,其中保温箱温度在37℃、培养四天后,肉眼可见灰白色菌落,其直径在0.5~1 mm,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灰白色菌落演变为黄色,以纽扣状呈现。依据流行病学与实验室检查,判断病死羊主要由羊放线菌感染致死。

3 羊放线菌治疗

3.1 消毒、隔离

在发现病羊后,需对羊群进行隔离,并对羊场内粪便、污染物进行及时清除,结合发酵和填埋处理的方式,避免其它羊只出现病毒感染。同时对羊场环境、饲槽、用具等进行消毒,其中消毒剂主要为聚维酮碘、强力消毒灵与2%NaOH溶液;每天对羊场进行消毒,确保无任何死角遗漏。

3.2 药物治疗

对病羊给予肌肉注射药物治疗,其药物为青霉素钠(剂量在320万U~480万U)、鱼腥草(剂量在10~2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剂量在2.5~ 5.0 mg)与链霉素(剂量在100万U),连续向病羊体内注射3~5 d、早晚各1次;蟾毒重症(名称:蟾酥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剂量:10~15 ml),2次/d;中华蟾王(名称:哈青注射液、剂量:5 ml~10 ml),连续注射3~5 d、2次/d。若病羊肿块位置出现显著疼痛感,需对肿块周围进行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分点注射,其剂量在3~5 ml;若病羊咀嚼困难,可通过红霉素(剂量在500~1 000 mg)和氢化可的松(剂量在2.5~5.0 mg)、葡萄糖(浓度:10%、剂量:250~500 ml)、糖盐水(浓度:5%、剂量:250 ~500 ml)与双黄连(剂量在20~30 ml)混合肌肉注射的方式,对病羊症状进行救治。

4 结束语

总结上文,可知羊放线菌具有群发性、传染性的特点,在发现病羊时,应与羊群进行及时隔离与治疗,否则会引起羊群大面积发病。与病羊直接接触和自身免疫力下降,是诱发羊只羊放线菌感染的主要制因。对此,为了加强对羊放线菌的控制,可通过羊场日常饲养管理的方式,对羊场进行日常消毒,选用科学饲养饲料,用以提高羊只膘情,增强羊只机体抗病力,预防羊放线菌病。

[1]李海.羊放线菌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5).

(编辑:张淑凤)

S858.26

A

1006-799X(2016)24-0081-02

罗旌晶(1972-),男,福建永安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脓汁林氏放线菌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
深海放线菌Actinomadurasp.01119的代谢产物研究
黄花蒿内生放线菌A5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马属动物阴囊脓肿的手术治疗
肺放线菌病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