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某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学病调查与分析

2016-03-12 13:58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4期
关键词:狂犬病公猪猪群

李 琰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4650)

河南省某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学病调查与分析

李 琰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4650)

为了解河南省某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情况及特点,应用PRV-gE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共1 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共有569份,阳性率为37.14%,其中大、中型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6.06%和51.30%;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以种母猪阳性率居高,为68.99%,种公猪和育肥猪次之,分别为39.68%和44.07%,保育猪和仔猪最低,分别为27.60%和27.60%。

某地区;伪狂犬病;流行学调查;分析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猪导致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为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播途径则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感染猪群体温升高、妊娠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非正常且腹泻,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近年来,此病的发生特征也趋于缓和,症状特点也表现为隐性经过,这不利于伪狂犬病的诊断与净化,导致其在猪群内反复发生,令养殖户们头疼不已。因此,为了掌握河南省某地区猪场的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和特征,及时开展有效的防制措施,笔者采用PRV-gE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共1 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具体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被检样品来源

此次研究随机采集了来自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共1 532份全血样品,其中617份来自于8家大型规模猪场(种母猪300头以上),416份采自于4家中型规模猪场(种母猪100~300头),而剩余499份则来自于13家散养户(种母猪100头以下)。根据猪群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将其分为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种公猪和种母猪。

1.1.2 实验试剂

PRV-gE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购买于西班牙海博莱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血清制备

经猪只耳缘静脉采血5 ml左右,静置5 h后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灭菌的离心管内,进行逐一标记后备用。

1.2.2 检测方法

ELISA检测:严格遵守PRV-gE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所规定的方法对1 53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

2 结果

2.1 不同养殖规模猪场PRV-gE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通过对25个猪场1 532份血清样品进行PRV-gE血清抗体进行检测,阳性样品共569份,阳性率为37.14%。且全部猪场猪群在不同程上显示为伪狂犬病检测阳性,但不同规模化的猪场伪狂犬病阳性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散养户最高,为51.30%,中型规模化猪场次之,为36.06%,大型规模化猪场最低,为26.42%。

2.2 不同性别猪群PRV-gE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此次检测血清样品1 532份,其中公猪血清样品为823份,检测PRV-gE血清抗体阳性有326份,阳性率为39.61%;而母猪血清样品为709份,阳性样品为243份,阳性率为34.27%。可见,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率与性别相关性不大。

2.3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群PRV-gE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将所采集的1 532份血清样品按照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种公猪和种母猪5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分类,其血清样品分别为325份、308份、413份、257份和229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群伪狂犬病检测阳性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种公猪和种母猪PRV-gE抗体检测为阳性样品分别为42份、85份、182份、102份和158份,阳性率分别为12.92%、27.60%、44.07%、39.68%和68.99%。

3 总结与探讨

伪狂犬病对猪群健康危害严重,许多西方国家通过高效的疫苗和合理的监测手段已经使伪狂犬病得到了净化,但我国大部分猪场伪狂犬病总是反复发生,且较多呈隐性经过,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对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是十分重要的。PRV-gE抗体 ELISA 检测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工作。

本次研究通过对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1 532份血清样品进行PRV-gE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共有569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37.14%,但本次调查结果比杨雯慧等调查的结果(阳性率为44.40%)要低,这主要与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免疫措施存在差异而导致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检测阳性率也存在差异,散养户最高,为50.13%,大型规模化猪场最低,为26.42%,而中型规模化猪场则恰好居中,为36.06%,这可能与养殖户对伪狂犬病防疫的流程是否规范和重视程度有关。

通过对猪群性别和5个生长发育阶段来分析猪群感染伪狂犬病的情况和特征,母猪血清样品为709份,阳性样品为243份,阳性率为34.27%,而公猪血清样品为823份,检测PRV-gE血清抗体阳性有326份,阳性率为39.61%,结果表明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率与性别相关性不大。但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群伪狂犬病检测阳性率则具有较大的差异,以种母猪的阳性率最高,高达68.99%,而育肥猪和种公猪次之,分别为44.07%和39.68%,仔猪和保育猪则相对较低,分别为12.92%和27.60%,与杨雯慧等人调查相比,种公、母猪阳性率高些,其他生长发育阶段猪群则相对低些。

(编辑:晏兵兵)

S858.28

A

1006-799X(2016)24-0107-01

李 琰(1988-),女,河南济源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狂犬病公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打败狂犬病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