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低渗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016-03-12 16:20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发技术油井油田

庞 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钦州销售分公司,广西钦州 535000)

外围低渗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庞 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钦州销售分公司,广西钦州 535000)

现阶段,我国境内发现较早、地质地层条件良好、易于开采的中高渗透油田已进入了开发中晚期,油田含水量高、产出率低,出现了明显的产量递减趋势。在此背景下,转向低渗透油田开发就成了大势所趋,有效发展和完善低渗透油田开发开采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是当前行业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拓展与创新已在我国油田开发领域中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探讨外围低渗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的相关内容。

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应用

1 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分析

1.1 注水开发技术

注水开发技术应用时间较长,是一种传统的低渗透油田,这种开发技术使用人工注水的方式保持地层能量进行油气开采,易于实施,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在低渗透油田地质地层条件理想的情况下较为适用。但这种开发技术在几年来相继出现了注入采出难度大、设备损坏严重以及采液效率较低等系列问题,急需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式进行替代应用。

1.2 气驱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气驱开发技术是为了解决注水开发弊端而进行的积极探索,相关研究表明,气驱开发油田在开发指标与经济性方面要优于注水开发技术。低渗透油田气驱开发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气驱开发注气过程比注水更易于操作,同时可更为准确的控制地层压力,达到注采平衡控制的目标;②气驱开发注气压力较小,能够有效避免压力作用下的裂缝开启;③减少了注入气体环节中压力上升与土体膨胀对套管施加的载荷应力,降低了报废井的出现几率。

1.3 渗析采油技术

渗析采油技术主要利用了低渗透油田双重介质渗透率相差较大的特点,采用周期注水的方式通过开采地层区域内部的毛细管作用和亲水油层自吸排油作用进行原油开采的技术。该技术分两步进行:①注水阶段,开采区域注入完成注入介质充满裂缝系统,随着注水压力的不断提高,双重介质的压力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当注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注水井关井,进行渗析,然后转抽,改为抽油井。②采油阶段,注水井转抽后,原双重介质中相对平衡的压力系统遭到破坏,此时基质系统压力相对上升,原油通过基质裂缝间的渗析作用和亲水油层的毛管力作用被采出。

除此之外,如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裂缝性油田封堵裂缝调剖技术,注表面活性剂降低注入压力、改善注入效果等技术也不同程度地在特低渗透注水开发油田中得以应用。

2 外围低渗透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2.1 地层压力水平与下降幅度控制

外围低渗透油田常见的开发注入原则为“两早、三高、一适时”,其根本目的在于合理控制开采区域的地层压力水平与下降幅度,相关的研究表明,理想地层压力条件下的外围低渗透油田,具有较高的采油速度与采收率,开发区域整体开采效果较为优异。具体而言,在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注入时间与强度的控制实现早期注入与初期高注采比注入的目标,充分减缓地层压力下降速度,升高油井动液面,缩短油井开采注入见效时间。

2.2 合理选择注采比

合理的注采比是保证油田开采压力水平与供采关系平衡的重要参数,通过人工注剂的合理应用满足油层开采的供能需求。合理的注采比能够延迟油井见水时间,提高低含水期产油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合理的注采比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注水初期,能够保证地层压力水平稳定或稳定恢复,促进油井及早见到注水效果;二是油井受效后能够保持地层稳定回升,在保持产量稳定的条件下,努力延迟油井见水时间。注采比应按先高后低的规律匹配,初期采用较高的注采比强化注水,促进油井早受效,注采比应保持在3.2~3.8。要根据不同区块压力水平合理调整单井配注量,保证各区块在合理注采比条件下开发。

2.3 科学调整注采系统

注采系统的调整布置与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直接相关,在开采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开发区域油井地层特征对井网进行科学的部署与调整。在开发区域主裂缝发育区域可适当增大井距、缩短排距,与原注采系统呈一定夹角形成易于注采的井网,以此充分发挥裂缝性油层吸水能力。通过这样的注采系统调整方法,能够通过裂缝向两侧驱油,充分拓展注入体积,提升油田开发效果。相关研究表明,进行注采系统调整后,外围低渗透油田开采的无效注入可降低20%左右,油田注入驱控程度可提高2%左右,线状注水扫油面积系数可提高5%作用,油田最终采收率可提高1.2%左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围低渗透油田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较多,影响油田开发效率的因素相对多样。行业工作者应从油田开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外围低渗透油田开采区域的实际油藏与地质条件特征合理选择技术与工艺应用形式,通过地层压力水平与下降幅度控制、合理选择注采比以及科学调整注采系统等方法全面提升技术应用效果,促进油田开发水平的提升。

[1] 张仲宏,杨正明,刘先贵,等.低渗透油藏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及应用[J].石油学报,2012,(3).[2] 赵玉武,曲瑛新,熊文平.微地震监测技术在低渗透油田裂缝研究中的应用——以大庆西部外围低渗透油田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2,(4).

[3] 潘洪波.外围低渗透油田不出径向流井原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7).

Application of Peripheral Low Permeability Technology in Oilfield Development

Pang Shuang

At present stage,middle and high permeability oilfields,which are found earlier in China and have favorable geological and stratum conditions,have entered the middle and late development stage.In this context,the development of lowpermeability oilfi eld has become a general trend,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low-permeability oil fi eld development and mining technology is critical.The development of peripheral low permeable oilfi eld i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industry workers.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releva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have already received the ideal effect in the fi eld of oilfi eld development in China,and the related application of peripheral low permeability technology in oilfi eld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content.

peripheral low permeability;oilfi eld;development;application

TE348

A

1003-6490(2016)07-0039-02

2016-07-11

庞双(1989—),男,四川南充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

猜你喜欢
开发技术油井油田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注CO2采油井油管柱腐蚀速率预测
新型油井水泥消泡剂的研制
一种油井水泥用抗分散絮凝剂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几点探讨
海底油田
掘金油田环保
陆梁油田油井H2S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