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饮用水中碘化物检测方法的改进

2016-03-12 22:26李瑛姝阜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阜新123000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2期
关键词:改进饮用水

李瑛姝(阜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阜新 123000)



浅谈饮用水中碘化物检测方法的改进

李瑛姝
(阜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阜新 123000)

摘 要:众所周知,碘是人体所需要的必须微量元素,碘的摄入对人体的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碘摄入缺乏时,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儿童在碘摄入缺乏时将会出现智力低下的情况,还有就是因为碘摄入缺乏引起的地方甲状腺肿大等的疾病。而人体对碘的摄入来源主要有下面三大方面,分别是食物、空气以及我们平时饮用的自来水,而且,在这些碘摄入的途径中,10%—20%的碘是从平时的饮用水中摄入的,既然人体从饮用水中吸收碘。下面,文章将通过分析我国对饮用水中碘化物的标准检测方法,并提出对这一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饮用水;碘化物;标准检测方法;改进

碘的摄入对人体健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人体摄入碘的重要途径之一的饮用水,其中碘化物的含量对人体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饮用水中碘化物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对大众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对饮用水中碘化物的检测方法中我们所采用的国家标准方法是“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还有就是采用碘与淀粉反应从而生成吸附化合物而进行比色定量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检测饮用水中碘化物的含量方面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缺点的,比如说麻烦、耗时还有就是检测结果不够精确等的缺点。所以,为了提高饮用水中碘化物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我们在原来国家标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且认真的研究还有就是大胆的改进,探索、发现了一个更为方便且准确的饮用水中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碘的检测方法。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原来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的分析,来谈谈对这一方法改进后的新方法。

1 原国标法的理论分析

在饮用水中碘化物的检测中,国标法,即《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对饮用水中碘化物的检测手段是“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这一方法的操作步骤既复杂又繁琐。步骤一但繁琐,那么可想而知,这其中所产生的系统误差相对也就会比较大,还有就是通过这一方法检测后得到的硫氰酸铁的吸光度与饮用水中碘化物的浓度不遵守比尔定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我们来详细地说一下这一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它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一方法进行检测的前提是要处在酸性条件下,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时,亚砷酸与硫酸高铈会发生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如果在这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碘离子的存在,碘离子会对这一反应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这一反应的反应速度加快。而且,这一反应的反应速度还会随着碘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快,而此时,反应物中的高铈离子就会越来越少,而且,其含量与水中的碘离子的含量成反比。在严格要求的定时反应之后,加入“中止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铁离子,在亚铁离子加入后亚铁离子会还原剩余的高铈离子,从而使上面的反应停止,而此时的亚铁离子因为参与了还原反应也变成了高价的三价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硫氰化钾会与高价铁离子产生红色的络合物,最后再经过比色定量,再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从而便可得知所检测的饮用水中碘化物的含量。现在,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一方法存在的上述那些缺点了,若是这些实验环节中某一处出现错误,那么整个检测过程也就没用了。下面,我们来谈谈那个基于国标饮用水中碘化物检测方法原理的改进方法,此方法相比于国标检测法而言会简单一些,而且步骤也不会那么复杂,还有就是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上也会得到提升。

2 改进后的方法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还有前人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经过对原来国标法加以适当的更改,在原来国标法检测饮用水中碘化物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更为快速、便捷而且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这一改进后的检测方法与原来的国标法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一些出入。用这一方法检测饮用水中碘化物的前提条件依然是要处于酸性条件下,这与国标法相同,而且,依然还是亚砷酸与硫酸高铈发生反应,但是不同的是在这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时候不加入“中止剂”亚铁盐。因为,这一反应中剩余的高铈离子也是有颜色的,呈黄色,我们可以直接对剩余的高铈离子进行比色定量,在经过后续一系列的作图、计算,从而得知饮用水中碘化物的含量。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方法相比于原国标法而言省去了很多步骤,相对来说所产生的系统误差也会较小,而且,这一方法也更为方便、快捷。

3 化学实验

3.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亚砷酸与硫酸铈发生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当有碘离子存在时,使该反应的速度加快,碘离子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剩余的高铈离子,从而间接地求出碘化物的含量。

3.2 所用试剂

(1)纯水 将普通蒸馏水按每升加2g氢氧化钠重蒸馏,制成无碘水。注:本实验所有用水全是无碘水;

(2)氯化钠溶液:260g/l;

(3)亚砷酸溶液:5g/l;

(4)硫酸溶:1+3;

(5)硫酸铈溶液:c[Ce(SO2)2]=0.02mg/ml;

(6)碘化物标准贮液:p=0.1mg/ml;

(7)碘化物标准使用液 I:p=1ug/ml;

(8)碘化物标准使用液 II:p=0.01ug/ml;

(9)硫酸铈铵溶液:[Ce(SO2)2·2(NH4)2SO2·4H2O]25.3g/l;

(10)硫酸亚铵溶液(15g/l)和硫氰酸钾溶液(40g/l),为改进前方法绘制曲线时用。3.3 所用仪器

(1)722分光光度计;(2)秒表;

(3)(3)25ml 比色管

4 操作步骤

取10ml水样于25ml干燥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0ml NaCL,1.0mL(1+3)H2SO4,0.5ml 亚砷酸摇匀。放于30-40摄氏度水浴中10-15 min,每隔 1min加入 1.00ml 硫酸铈铵摇均,放回水浴中,放置 20min,此时溶液呈黄色(Ce4+的颜色),每隔1 min,以430mm波长,以纯水为参比,以1cm比色皿测其吸光度。

Improvement of Drinking Water Iodide Detection Method

Li Ying-shu

Abstract:As we all know,iodine is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needed by the body,iodine intake on human health is very important,and at the lack of iodine intake,the body will be a series of diseases.For example,when children lack iodine intake will appear mental retardation case,because where there is a lack of iodine intake caused by diseases such as goiter.The body’s main source of iodine intake ha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namely,food,air,and we usually drink tap water,and,in these pathways in iodine intake,10%-20% of the iodine from the usual drinking water intake,since the body's absorption of iodine from drinking water.Next,the paper will analyze standard detection methods of iodide in drinking water,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this approach.

Key words:drinking water;iodide;standard test method;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R1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490(2016)02–0046–02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李瑛姝(1969—),女,辽宁义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猜你喜欢
改进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欧亚经济联盟开始实施包装饮用水新规范
1927—1937年南京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其治理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饮用水消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饮用水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形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