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

2016-03-13 14:56刘丰睿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
化工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检泵抽油泵油管

刘丰睿(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探析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

刘丰睿(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作业是确保油田产能的关键,要做好检泵施工与问题排除,以提升产量与效益。本文分析了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内容与原因,探讨了施工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检泵作业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新井下泵;检泵;施工;问题;对策

石油作为重要发展能源,随着国内油田自喷井产能的下降,抽油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井下泵及检泵作业质量直接关系到油井质量与产量,是提升产量与效益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油田产量,做好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有重要意义,要结合新井下泵工作要求与检泵作业内容,立足工作中常见问题与故障设计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下面对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做简要探讨。

1 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内容与原因

1.1内容

油井抽油泵工作中容易遭受诸如砂、蜡、气、水及其他腐蚀介质的侵害,损害抽油泵作业效率或部件,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检泵是解决断、脱、卡、磨等故障,加深或提高泵挂深度、改变泵径等作业的统称,是以排除故障和调整抽油泵工作参数的重要作业,对于保持油田产量、维护抽油泵正常作业、保证泵性能的关键。

1.2原因

检泵作业原因较多,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油井生产条件与环境所制定的相应检泵周期,一类是抽油井突然发生故障或事故所致。比如油井动液面发生波动导致产量异常,为探明问题根由需要进行探砂面或冲砂等工作实施检泵作业;深井泵工作中突然失灵,如游动阀与固定阀被卡住,为恢复深井泵运作需要实施检泵;推油杆故障或油井结蜡造成活塞卡、阀卡等问题,导致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泵的磨损漏矢量不断增大,造成产液量下降,泵效降低,油管脱扣、泵筒脱扣、衬套乱、大泵脱接器断脱等造成检泵施工;油井为了提高出油产量需要改变泵径实施检泵;需要改变油井工作制度,加深或者上提泵挂时需要实施检泵;发生井下落物或套管故障需实施大修作业要停产检泵。

2 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问题与对策

2.1问题

新井下泵及检泵作业由于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所以故障与问题发生几率较高。新井下泵故障中深井泵故障主要以井下故障、泵的故障为主,井下故障如液体腐蚀破坏泵的密封性造成漏失,出砂或结蜡卡住游动阀或固定阀导致泵失效。推油杆故障是工作中由于承受过度交替载荷导致断裂或疲劳损坏等问题,或者推油杆上丝扣未上紧引发脱扣事故,这种故障也被称之为断脱。管柱故障的发生是由于腐蚀、偏磨等原因造成油管漏失,配套工具如气锚、滤砂器等发生问题导致管柱失灵。除此之外,注气、注水井管柱腐蚀严重,抽油杆偏磨严重导致检泵等也是常见情况。

2.2对策

要提前做好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作业准备,按照规定进行各工具操作,确保现场应用推油杆、油管、抽油泵及下井工具无问题,结合井场情况做好设备入场。

新井下泵施工前必须通井,要注意防喷与液溢流污染,注意避免入井液泄漏污染,做好防止井喷、着火、爆炸、有害气体泄露等事故及复杂情况的发生,坚持安全、环境与健康体系管理要求开展施工。新井下泵的深度控制要以大量生产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以合理确定泵径、泵挂,做好不同杆管组合的强度计算,为选用提供参考,以提升油田产量、缩短检泵周期为目标,做好施工工艺、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检泵作业必须确保施工准备、施工设备及人员符合现场要求,作业时下井油管螺纹要提前涂抹密封脂并测内径,确保符合施工要求,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起抽油杆柱、管柱、清蜡清垢、检泵、下油管作业、试抽交井等作业,确保各项作业资料准确完善。作业中根据泵的下入深度,防冲距应控制在0.5~1m范围内,下柱塞之前要先对泵筒、油管进行密封性试压,以10min压降不超过0.2MPa为合格,下入抽油杆进行试抽憋压,以压降不超过0.2MPa为合格。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与井控设施准备,配置专门消防器材、防坠安全带、应急用正压呼吸器等,确保检泵作业安全,作业完成后做好油井交接。

要针对抽油泵及油井情况分析故障发生原因与影响因素,明确影响短检泵周期主控因素,设计综合配套治理方案,以延长油井免修期。要结合不同举升方式,就抽油机井提高抽油泵防腐性能具体措施进行实践应用,将螺杆泵斜井防偏磨、防断脱技术、合理泵挂预测技术等进行应用,以便延长检泵周期。

检泵作业中可将气水混注改为从油套环空注水,从泵筒或柱塞与油管小环空注气,避免气、水接触导致泵筒、柱塞腐蚀结垢,可有效减轻检泵作业难度与成本,达到节约成本、增油创效这一目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偏磨工作,根据理论计算及实际偏磨断脱位置设计加重杆长度,减缓抽油杆偏磨速率,以便延长检泵周期、减轻检泵作业压力。检泵中可通过在泵筒底端加装割缝小筛管,形成二次过滤,阻止油管内异物直接进入泵筒导致固定阀失灵,另外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及时了解机采井工况,结合自动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处理异常,减小稠油凝管及断杆风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中要结合检泵原因、故障表现做好问题分析与排除,要迅速查明问题并采取针对性举措予以改善,在提升作业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保障抽油泵顺利作业,为油田增产提供支持。

[1]孙刚.质量监督在检泵作业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64~64.

[2]张扬.新井下泵及检泵施工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4(39):308~308.

[3]闫吉伟.检泵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5):262~262.

猜你喜欢
检泵抽油泵油管
油田井下作业中抽油泵打捞技术应用研究
中国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航空发动机油管固定支架断裂失效分析
三种防气抽油泵适应性模拟评价
油田井下作业中抽油泵的打捞技术应用研究
一种旧油管修复设备及其工艺
连续油管带压作业技术在特殊复杂井况中的应用
油管旋转器在采油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