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项目的演进特征

2016-03-14 04:00黄宝新西北大学体育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背越式运动员速度

□黄宝新(西北大学体育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9)

跳高项目的演进特征

□黄宝新(西北大学体育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9)

梳理跳高技术的演进过程,认识项目发展规律,探究背越式技术的内在机制。现阶段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与快速助跑相适应的技术特征趋于最佳合理化,这将推动跳高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跳高演进特征

1、跳高技术发展历程

跳高项目的演进先后经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五种技术,总结跳高项目的发展特点,将跳高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跨越式到俯卧式,是寻找更趋于合理过杆技术,充分利用腾起高度阶段。俯卧式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终端,随着俯卧式技术的日趋成熟,使用俯卧式技术的运动员先后多次刷新跳高世界纪录,大幅度提高了人类的跳高极限(男子为2.35m、女子为2.0m),甚至有人认为:俯卧式是最为理想的跳高技术;第二阶段:俯卧式与背越式共存时期,是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功率阶段。由于背越式技术的出现,俯卧式技术的先天不足逐渐显现,由于俯卧式的起跳技术限制了运动员助跑速度的发挥和利用,运动员更多的是在利用肌肉力量跳跃,尽管腾起角度很大,但能量源较小(助跑速度慢),腾起高度有限,尽管俯卧式技术后期也有加快助跑速度的趋势,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俯卧式技术上的结症,背越式取代俯卧式成为项目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阶段:背越式技术的发展完善阶段。

1.1、早期背越式技术特点

福斯贝里是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中使用背越式技术的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的背越式技术表现出助跑重心高、跑跳衔接自然、起跳阶段重心无明显起伏、折叠摆腿等现代背越式技术特点,技术形式上和用力机制上都与俯卧式跳法大相径庭。俯卧式和背越式技术共存的时期,使用这两种技术的运动员多次交替打破世界记录,关于俯卧式和背越式技术谁更合理的话题成为跳高界争论的焦点。随着背越式技术优势的逐步显现,使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数量逐渐增多,很多使用俯卧式技术的运动员改用背越式技术,由于跳高理论研究的滞后,人们对背越式和俯卧式技术的技术原理和起跳机制认识模糊,这一阶段的很多背越式技术表现出鲜明的俯卧式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背越式取代俯卧式的速度,阻碍了跳高项目的发展。

由此可见,早期背越式的技术形式源于福斯贝里,但受到传统跳高技术和理论的影响衍生出不同的特点。这一阶段的背越式技术表现出两种风格迥异技术类型。一种是继承俯卧式特点的背越式技术;另一种是保留福斯贝里技术特点背越式技术。

继承俯卧式特点的背越式技术表现出助跑后几步重心相对较低、进入起跳前制动明显、躯干后倾角大、摆动(摆臂、摆腿)幅度大的特点,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俯卧式技术腾起角度大的特点,同时借鉴背越式技术动作形式,一定程度上发挥助跑速度的优势,较俯卧式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用力机制上与俯卧式技术并无本质区别,因此,这种技术在利用速度因素上有一定局限性。随着人们对背越式技术特点和内在力学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这种技术在传承俯卧式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跑跳衔接技术和起跳技术逐渐趋于合理,发展成为现代背越式技术的力量型(幅度型)跳法。世界纪录创造者索托马约尔技术类型的代表。

福斯贝里使用的跳高技术是最早背越式技术典范,这种技术表现出很多现代背越式技术的先进元素,助跑与起跳衔接自然,摆动速度快、时机早,但由于速度的加快,导致起跳控制难度加大,很多运动员表现出跑得快,但腾起角度小,起跳效果不佳等现象,这也是背越式技术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由于对项目规律认识的模糊,技术上就会误入歧途,这一阶段的技术偏执于速度,忽略了起跳速度转化的关键问题。

1.2、俯卧式技术的后期演化特点

1968年福斯贝里以2.24m的成绩获得奥运冠军后,背越式技术开始被人们认同,随着背越式技术的发展,70年代美国运动员斯通斯先后多次创造世界纪录,大大促进了背越式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的跳高运动员使用背越式技术。与此同时,背越式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俯卧式技术的改进,一些使用俯卧式技术的运动员开始借鉴背越式技术优势,改进传统俯卧式技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运动员雅辛科(最好成绩2.35m)和美国运动员马茨道夫(最好成绩2.29m)。

雅辛科的助跑速度超过8m/s,为了适应快速助跑的需要,雅辛科的起跳技术较传统俯卧式运动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前苏联跳高运动员布鲁梅尔(六次打破世界记录,最好成绩2.28m)相比,雅辛科起跳腿着地时躯干后倾角减小了10°左右。躯干后倾角是速度转化的必备条件,在不影响助跑速度的前提下,躯干后倾角越大,用力幅度就越大,速度转化效果越好,传统俯卧式技术对躯干后倾角的利用达到了极致。运动员通过较低重心助跑,倒二步压紧膝、踝关节推动髋部积极前送,形成较大躯干后倾角,这利于加大起跳摆动、蹬伸幅度,但限制了速度的发挥。雅辛科适当减小躯干后倾角是为了适应快速助跑的需要,这是对传统俯卧式技术的巨大突破。

由于助跑速度的加快,雅辛科摆动腿的摆动时机和起摆速度也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起跳开始时,布鲁梅尔的摆动腿与起跳腿大腿间的夹角为-40°,雅钦科约-10°(摆动腿在起跳腿之后为负值);起跳腿缓冲阶段膝关节角度为150°时,布鲁梅尔约0°,雅欣科约+20°。从摆动腿与起跳腿大腿间的夹角变化可以看出,雅辛科的摆动时机提前、起摆速度加快,这样就减轻了起跳开始阶段起跳腿的负担,为承受因助跑速度提高而增加的冲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马茨道夫在倒二步摆动腿着地技术上突破了传统技术,他的摆动腿是前脚掌先着地,传统俯卧式技术是脚跟地再滚动为全脚掌,着地点也较之更接近重心射影;同时,马茨道夫的送髓动作明显的小,最后一步腾空时间缩短,这有利于水平速度的保持,使得助跑与起跳衔接更加紧密;马茨道夫采用的是屈腿摆动技术,较直腿摆动技术摆动半径更短,摆动速度加快。从雅辛科和马茨道夫俯卧式技术的特点不难看出,后期俯卧式技术的演进也是以速度为先导的,起跳技术的改进是为了匹配快速助跑的需要。雅辛科使用这种改进后的俯卧式技术三次打破世界记录,把人类极限提高到2.35m的高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无法改变俯卧式被背越式逐步取代的命运。由此可见,速度是跳高发展的必然趋势。

2、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项目特征

跳高项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起跳获得尽可能大的垂直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动量,并通过合理的身体姿态越过横杆,跳高技术的演进也是以此为基准的。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助跑与起跳衔接自然,运动员可以更快速助跑进入起跳,完成助跑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这是以往任何一种跳高技术难以完成的,因此速度成为现代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独特属性。背越式的技术特点适应快速助跑、快速起跳的发展趋势,这是跳高项目发展完善的必然过程。

起跳是跳高技术的核心环节,是力、速度、能量转化的过程,起跳效果决定运动员的腾起高度和角动量,腾起高度和角动量是运动员越过横杆的前提,因此,通过起跳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垂直腾起速度和适宜的角动量成为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课题和发展的内驱动力。起跳被认为是助跑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转化的过程,在快速助跑的前提下,起跳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助跑获得的水平动量,起跳的效果决定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化效率,因此决定腾起高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助跑速度和起跳效果(速度转化率),这两个因素将共同决定运动员能否越过一定高度。同时这两个因素间存在共生和抑制关系,速度过慢起跳效果一定很差,因为以较慢的速度进入起跳不利于伸肌的反应式收缩,起跳速度慢,用力效果差;如果进入起跳阶段的速度过快,运动员会因支撑器官负荷过大而无法完成起跳。

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助跑速度和起跳效果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匹配关系,运动员想要进一步提高成绩就要打破这种平衡,通过加快助跑速度保持起跳速度转化率、保持助跑速度提高起跳速度转化率、加快助跑速度提高起跳速度转化率等途径来建立新的平衡关系。因此,背越式跳高项目的核心竞技能力体现在:快速助跑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技术实现助跑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高效转化。

3、近阶段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新特点

速度是背越式跳高的灵魂,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演进也是以速度为方向和动力。随着人们对跳高项目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背越式跳高技术得以不断的发展完善。现阶段背越式跳高技术已经趋于最佳合理化,相关技术环节的特点表现出对快速助跑的高度适应,运动员快速助跑获得的较大水平动能能够通过起跳的合理技术高效的转化为腾起高度,男子运动员之间、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关键技术环节趋于相近,表现在:助跑速度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快、起摆时机早;全部的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和绝大多数男子运动员采用折叠摆腿技术,采用屈腿摆动技术的男子运动员数量正逐步减少;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使用单臂摆技术的人数开始明显增加;男女运动员普遍采用持续下肩过杆技术。

现阶段背越式跳高技术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为了适应快速助跑和起跳高效速度转化率的需要,是背越式跳高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现阶段背越式跳高的特点也是进一步揭示背越式跳高速度转化机制、认识项目规律的必由之路。

[1]孙楠等.现代田径训练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84.

[2][美]弗拉基米M·扎齐奥尔斯基.陆爱云译.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P·雷多,侯福临.背越式跳高中不同类型跳法的特点[J].中国体育科技,1986,8.

[4][美]A·玛吉尔.张忠秋等译.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26.

[5]邹顺和.国外跳高强国的跳高训练和技术[G].第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1987,35.

[6]周成之.系统论观点在跳跃技术中的应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4,1.

[7]周成之,王保成.人体起跳机制和起跳效果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5,4.

G823

1006-8902-(2016)-12-LXY

猜你喜欢
背越式运动员速度
行驶速度
跳高为何首选背越式
速度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不进步就是退步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比速度更速度——“光脑”来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