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综合设计实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016-03-14 08:01张伟娜赵丽娜王继库张兴晶连兰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化工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综合性创新能力

张伟娜 赵丽娜 王继库 张兴晶 连兰(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重视综合设计实验,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张伟娜 赵丽娜 王继库 张兴晶 连兰(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在强调国家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重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

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能力;应用化学

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要求,高等学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A级标准要占实验教学总课程的比例≥80%,C级标准占实验教学总课程的比例达50%~60%[1]。教育部2005年又出台文件强调:要注重更新本科实验教学内容,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注重实验与科研相结合,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研训练和创新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因此,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开设对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复合人才意义重大。

应用化学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在无机、有机、物化、高分子等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基本操作、仪器测试、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为一体的高层次的、独立的综合性的实验课[3]。该课程培养学生在熟悉掌握基础理论和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实验、准备实验、完成实验、分析实验,并能够适时面对和处理实验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夯实基本操作,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综合设计实验中,重要的是设计过程,但基本的是操作准确,每一个综合设计实验都有可能涵盖多个甚至全部的基础实验操作,如果在新物质制备研究过程中出现如温度失控、分离时离心机使用失误、重结晶操作不当等基本操作失误问题,就可能得不到目标产物,更不用谈其性能检测和应用推广了。因此,综合设计实验对学生规范的操作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要求至高,通过它既夯实了基本功,又避免了传统基础实验老师演示为主、学生观看为辅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2 掌握主动权力,增强学生积极主观能力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以后的考研方向和就业取向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这是综合设计性实验较传统“照单抓药”式基础实验的最大优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查文献或自己掌握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合理的实验路线,真正做到“我的实验我做主”,让自己在新事物的合成当中各抒己见,真正感受到我是“小小化学家”的快乐和成就感,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涉及到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也能更好的得到理解和掌握,改变以往因理论课程的枯燥乏味,而厌弃实验学习的态度,反而使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3 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组织协调能力

对于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的是科研和生产,这都不是通过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的,无论是科研实践还是生产实践都是通过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来完成的,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遇到的复杂的综合问题,不仅需要实践技能,还需要一个人道德的感染力和意志力、在团体中的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及与人恰当的交流与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多、步骤繁,往往一个人很难单独完成,所以大多采用分组形式进行,在同一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根据各自分工,统筹安排,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才能使整个实验如期完成,一旦一人存有个人私利、偷懒行为或操作失误等,就会影响整个实验进程,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4 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是一种高级素质能力,是主动性、独立性和综合性的完美结合,要求具有者不但有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还有处理比如技术、经济、社会、心理等综合问题的能力[4]。针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除了具有大学生应有的专业、德育等知识和素质能力外,还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收集、独立查阅学科前沿信息,并将之融于实验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能够综合运用己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观点、新问题,创新性的完成工作。综合设计实验将大学低年级分类进行的基本操作实验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同学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而且将各个单元操作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综合性地考虑问题、发现问题,并考虑全面地去解决问题,进而使其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总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是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体,它不仅包含了化学各基础学科的内容,更涵盖了化学与其它学科,如生物、物理、信息等学科的交叉性,在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1]李利军,兰辉.理工科专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2):107~110.

[2]李文鑫,陈学敏.立足实践着力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7~39.

[3]刘利,崔文权,孙晓然.应用化学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广州化工,2012,40(18):156~158.

[4]雷秋香.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1999,4:81~82.

师范院校复合型应用化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5~2017)]

张伟娜(1982~),女,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综合性创新能力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法探究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