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3-14 08:01冷晓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化工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监测仪器监测站突发性

冷晓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冷晓丽(江苏省南京市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现在,我们经济发展迅速,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严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的对策。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理处置

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不断趋于城市化,人口越来越集中,社会活动强度也明显变大,这导致了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越来越多,污染危害程度也不断上升。因为这种事故发生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而且发生的都很突,污染物在扩散上也是十分快的,后果一般都比较严重,这就导致了环境监测和处理处置都不简单。对此,一定要对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加强,从而在关键的时候,环境应急监测可以提供很好的科学技术支持。

1 目前我国应急监测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环境污染事故中,环境应急监测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根据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规定,每一个级别的监测站都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开展了起来,而且不断加强之,然而因为存在资金和技术力量和人员等的限制,实际工作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需要及时得到解决。

1.1没有全国统一的应急监测规范

现在,我们在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有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结合目前存在的监测规范,从而做出应急监测的布点、采样及分析等工作,但是,目前这些监测规范很多都是应对环境质量的常规监测,还有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等,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十分特殊的,把这种监测规范和现在的应急监测适应起来,肯定是不科学的,也不规范和准确。

1.2缺乏完备的应急监测运转体系

现在,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靠着临场的发挥,在人力、财力、物力还有技术力量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完全满足,导致了行动进行起来比较困难,也缺乏协调性,最终应急监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也就不存在了。

1.3应急监测经费严重不足

在应急监测上,其要求就是要“快”和“准”,一定要配备足够强大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和快速监测仪器,经费开支肯定比较大。但是现在我国的各级监测站在监测经费上,都是比较不足的,特别是在应急监测经费方面更不足。

1.4应急监测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在应急监测方面,其工作人员很多为兼职,他们在一般时候,皆是从事环境质量的常规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于是出现了应急监测时,没有什么经验,同时系统培训和锻炼也很少,这就使应急监测的快速响应能力很差。

1.5应急监测的技术储备严重缺乏

这些年来,我们才开始慢慢重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所以在这方面的监测方法、处置技术手段和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十分不足,等待开展和应用。

1.6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先进性有待加强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上,监测人员要在事故现场通过小型、便携、简易、快速检测仪器或装置,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对污染物质的种类、浓度、理化特性、污染的范围和可能的危害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在事故处理和制定恢复措施上,可以有十分科学的决策依据。但是,对我们现在的很多监测站尤其是区级监测站,要想实现上面的要求还比较难,特别是检测时间都没有那么快。

2 加强应急监测能力的对策

2.1制定应急监测预案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出现后,就要迅速准确制定出应急监测预案,从而达到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开展工作行动,在这里面,要对事前、事发和事后的每一个进程进行明确,要明确什么人来做,如何去做,什么时候去做,对相应的资源和策略也要进行明确指导,这里面就含有各个部门的组织分工、应急监测作业指导书、现场情况报告表等,同时,要求对应的监测人员和一线人员必须对相关的应急作业文件能够熟练的掌握。

2.2补充完备应急监测装备和仪器

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够直接读数,响应是十分迅速的,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很快就可以对污染区域和浓度分布进行确定。在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上,除了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的配备,同时也应当有相应的防护装备、应急通讯设备、工具和监测方法的技术储备等。

2.3标记重点源

可以具体标记那些可能会发生污染事故的地方,还有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事故源,这个标记内容,可以有企业概况和存储物质状况等,主要包括物料在装置内的状态、容量,化学品名称,中间和最终产物,地理环境等;还可以有总图布置、周围敏感点人口分布等情况。对数据源的信息掌握好了,监测仪器的准备工作就有了依据,监测布点的预方案也能形成。

2.4积极开展应急监测培训和演练

要经常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操作,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应急监测技术很好的掌握,同时,对突发性应急监测的工作流程也要十分熟悉,要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率,要对工作中的可能错误及其不良影响进行预判,增强应急污染事故处理的能力,不断积累应急监测处置的相关经验。

[1]赵文喜,陈素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监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04:14~17.

[2]傅晓钦,胡迪峰,翁燕波,徐能斌,陈奕扬,许丹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监测,2012,01:107~109.

[3]饶清华,曾雨,张江山,许丽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10:97~101.

猜你喜欢
监测仪器监测站突发性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看广东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对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监测方法的论述
一种低功耗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的设计与实现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