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4 23:09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瓦厂乡中心学校段汝丽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拱形板书多媒体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瓦厂乡中心学校 段汝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步进入到学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它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对我们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好手段和方法。

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在此基础上,充分将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我深刻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明显优势。

一、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而不疲,历来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所重视和追求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原本抽象的画面形象化,信息技术可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使科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并非被动的接受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一课时,给学生讲地球公转示意图这个知识点,示意图上画了四季中地球的四个不同位置。单从图上看的话,学生就知道有4个地球,但实际,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地球公转示意图的视频资料,一下子,学生们的兴趣都很高,接着我让两位学生试着到讲台上模拟,最后,我利用课件将整个公转过程表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把抽象的画面具体化。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课后,学生有了更多的探索精神。对于老师来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不仅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感知知识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主要显示动像;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有意记忆的能力较强,已不满足于仅提供形象直观的动态材料,而要适当增多一些起诱导作用且有抽象色彩的图像,这样才能促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关键。如果课堂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关注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生就如同“复读机”一样,只会一成不变的重复,缺乏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为了帮助学生能在原有认知上,形成新的认知,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外,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就能促使我们的学生了解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找拱形》这课时,“圆顶形、球形和拱形”这方面知识点的讲解,让我无从下手。为了讲清楚圆顶形与球形之间的区别于联系时,我演示了几个动态合成图:2个完全一样的拱形→1个旋转180度后与另一个重叠在一起→合成1个圆顶形;剖开球形,从各个方向上观察拱形。这个演示过程,即与学生此前已学过的拱形的意义巧妙地结合起来,又能使学生加深对圆顶形与球形关系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形象记忆,领会了“转化”的思想;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一)缩短了教师备课时间

教师要上课,就必须要备课,但对于教师来说备课的过程,是异常艰辛和复杂的。备课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书本资料,它既融合了课本,又融合了教参,更要融合学生的练习作业,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全部汇总。相比40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备课时间远不止40分钟,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二)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效率

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除了口头上给学生表述知识外,大量都在应用黑板(板书),这使得教师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板书,有时甚至还不能按时完成课前教学计划,从而导致出现拖课、延课现象发生。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的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大量需要板书的知识点在课件中给学生呈现;同时,多媒体课件同样可以像板书那样,通过字体颜色、字体大小或以划线的方式来突出教学重难点。

(三)简化教师批阅作业的程序

常规来说,学生的课堂练习或是课后练习的批改都需要经过:做作业—交作业—改作业—讲作业这样一个过程,虽然看似不复杂,但却比较费时,尤其在改作业上。如今,教学课堂中对信息技术的引用,已经逐步简化了批阅作业的程序。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学生通过软件答题,系统软件会自动批改作业,教师只要通过查看上交信息就能很快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直观的发现学生易错题,较快的分析作业得、失分率,从而进行讲解。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融合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分歧,但我觉得,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扬长避短、物尽其用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猜你喜欢
拱形板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侧墙开洞拱形地铁车站结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