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的日与夜

2016-03-14 00:05熊丰
看天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杨军海昏侯南昌

熊丰

从2011年3月至今,历经五年的勘察挖掘,考古队员才逐步从外围探至主墓,这个在地底埋藏了2000多年的“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整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终于一步步揭开了它的面纱。

2016年2月27日,海昏侯墓墓园考古队领队杨军在首都博物馆主持了名为《揭秘海昏国》的讲座,介绍海昏侯墓的考古成果。这场讲座开始前3天,进场名额便已被预约一空,约300人的演讲厅座无虚席,另有不少考古、文博爱好者站着听完这场时长90分钟的讲座。

2011年3月,杨军第一次从盗墓贼挖出的盗洞进入这座大墓,自此,一座我国迄今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开始一点点展现在世人眼前。

再晚一天,墓葬可能就会遭到洗劫

2011年初春的那个傍晚,杨军至今难忘。

那天下午他刚刚结束了一个短期的田野考古回到家中,系上围裙在厨房里摆弄着锅碗瓢盆,想给两周未见的妻儿做一顿晚餐。

手机响了。

杨军接起电话,是考古所所长打来的。“群众举报说新建县有个墓出现了盗洞,你去看一看。”

所长强调,发现盗洞的地方在铁河。文献记载,那一带是海昏侯刘贺的封地,杨军意识到这次的情况不同以往,于是他放下锅铲,随手摸了两百块钱揣进口袋。出门时他看了一眼时间,2011年3月23日,下午四点半。

那是南昌城里最难打车的时间,杨军在路口挥了好一阵手,才终于拦到一辆出租车,然而司机并不知道铁河墎墩山的位置:“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开了十多年的车,从来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两人只好边开边问,最后抵达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天全黑了。杨军一看计价器,270块钱。当时,南昌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六块钱,一般即使是去机场,也不会超过50块钱。

此时南昌市博物馆和市公安局的有关人员都已经在现场等候多时了,窘迫之下的杨军向在场的时任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借了70块钱,才得以付清了车费,“每次想到这事,还是觉得挺丢人的。”

从车上下来,杨军急忙赶到现场,暮色沉沉中只见一个高大凸起的山包,杨军一看,就断定这不是普通的山包,而是封土。“这么大的封土,应该只可能是王侯墓葬。”杨军打开手电照着封土,一眼便看见了一个深不见底的盗洞,盗洞旁边,是盗墓贼挖出来的木炭和椁板,杨军初步认定,这个墓应该是西汉时等级较高的木椁墓。

1.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印章最终成为了确认墓主为刘贺的直接证据2 . 2015年12月6日,在江西省博物馆展出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部分出土文物——铜镜(IC图)

如今谈及这个盗洞,杨军依旧感到庆幸,“墓葬能保存至今真的是幸运。留下14.8米盗洞的盗墓者,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伙。他们很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失误了。盗墓贼之所以先盗海昏侯夫人墓,一方面是因为表面的封土更大,但实际上是因为灌木、草丛的遮蔽,除掉这些杂草以后,还是海昏侯的封土大。此外,他们搞错了尊卑,汉代和后来不一样,汉代以右为尊。”令盗墓贼一无所获决定放弃的还有一点是,“他们的盗洞从中间直直打下去,因为一般棺木都放正中间,但海昏侯墓是居室化的,棺木没放在正中间,在东室,汉代事死如事生,这应该是根据海昏侯生前屋内的格局来设置的。”

“我们这个发掘,真的是虎口拔牙,要是再晚一天接到报告,海昏侯墓可能就要遭到洗劫了。”杨军感慨道。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这座大墓第一次受到失误的盗墓贼的侵扰。在主墓西北角,一个盗洞与一盏五代时期的灯具显示,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人到过这里。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仲立表示,在主墓于2011年出现盗洞之前,2号墓(即侯夫人墓)便已遭盗掘。

古墓里竟有清香

1988年四川大学考古系毕业后,杨军被分配进了江西省考古所工作。问及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读考古,他笑了笑说当年觉得这个专业很神秘,入校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后来大学实习参与了三星堆的发掘,这才慢慢喜欢上了考古。而在海昏侯墓之前,他参与或主持过江西省境内一系列的遗址发掘,如万年仙人洞遗址、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南昌进贤县元代烧酒作坊、德安宋代壁画等诸多考古发现,其中不乏跨国合作的项目,甚至有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

“但海昏侯墓的分量,比它们加在一起还要重。”

实地考察后的当晚,时任江西省考古所所长樊昌生便责成杨军整理相关材料向国家文物局报告。次日清早,杨军便捆着绳子,吊在篮子里下了盗洞。刚一进洞,杨军就闻到了一阵奇异的清香。

“墎墩山这一带的墓主要是汉墓或明清墓葬。一般来说,汉墓已经两千年了,味道应该都已散尽,明清时期的墓进到里面一般都是一股腐臭味,所以我觉得特别奇怪,墓里面怎么会有香味,”杨军说,“我个人推测,香味的来源应该是椁木。”

在14.8米深的盗洞里走了一回,出来的时候,杨军就开始怀疑这是海昏侯刘贺的墓:“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封土。在西汉,南昌这一带没有比海昏侯等级更高的了,所以就跟他联系上了。”

海昏侯是西汉的一个爵位,在汉代仅次于皇帝和诸侯王。关于“海昏”这两字的确切含义,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有人猜测,海昏实际上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指示——“鄱阳湖以西”的意思,这也与海昏侯在江西南昌封侯能够对应上。

海昏侯一共有四代,其中,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最为引人关注。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同时也是西汉废帝,仅在位27天便被赶下皇位,是西汉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先后做过王、帝、侯的人物。

2011年4月起,江西省考古所开始对墓地进行勘探,发现了占地面积5到7平方公里大遗址,指向了繁衍四代的海昏侯都城及其墓园;随后车马坑出土,而文献记载汉代只有皇帝和诸侯王的墓葬可用车马坑。结合文献与出土文物,终于可以认定:在此出现过的、级别如此高的,只有海昏侯,但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需进一步勘察认定。

汉代海昏侯墓441组件文物于2016年3月2日亮相首都博物馆 。这是本次展览展出的部分金器(左上:麟趾金;右上:马蹄金;左下:金饼;右下:金板)

数钱数到手抽筋

从2011年3月发现盗洞,开始勘探,直到2015年年末随着主墓的发掘和大量文物的展出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这五年间,整个考古团队体验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艰辛。

海昏侯的考古团队分为四个组:发掘组、文保组、专家组以及安保组,分别负责对地面文物的挖掘和清理、对出土文物的保护、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对于整个工作的顾问和指导以及发掘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杨军说,自己的团队简直是“贵族团队”,江西省考古所倾全所之力于这个工地。不仅如此,从2014年开挖封土以来,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就常驻在工地,指导发掘。“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蹲点工地,这种情况建国以来只有过三次,前两次分别是在南越王墓和马王堆汉墓的发掘现场。”

海昏侯墓离南昌市区有一个半小时车程,考古队的工作时间从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六点,这使得考古队成员不得不以工地为家。

领队杨军作为整个团队的总指挥,从2011年4月考古队成立开始勘探,五年来除了过年的几天以外,他几乎都在现场“督军”。每天上工前,他都要召集各组负责人,安排好一整天的工作进度;而下工后,他还要撰写一天的工作报告和总结。五年来,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

35岁的管理是文保组的负责人,她博士后出站就加入了海昏侯的考古团队。期间因为怀孕离开了工地,生完小孩没过多久就返回了考古队。被问到几年来最印象深刻的发掘过程时,她说是2015年1月海昏侯墓西北角发掘的时候。

西北角有大量的漆器残片,在黏土里面堆了整整16层,南昌的土质胶黏性大,漆器和泥巴完全镶嵌在一起,只能一层层从黏土里提取出来。由于没有操作面,提取的人只能趴在跳板上进行操作,要趴在一个跳板上弄一整天。南昌的冬天阴冷极了,工地里也不可能有任何取暖设备,趴了一会儿就全身冰凉了。“后来我们想吃多点估计能暖和点,可吃多了在那趴着要不了多久就想吐,负责提取的小伙子说他趴在那好几次都差点吐出来。”

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而负责这些铜钱清点工作的,是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知名秦汉考古学家信立祥的学生李小斌博士。从每天早上8点上工到下午五点下工,他日复一日地数了整整半年,才将这批铜钱清点完毕。“同事们都说很羡慕我,提前过上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生活。”李小斌自嘲地说。

2015年11月以来,随着主椁室的发掘和许多文物的出土,海昏侯墓开始受到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之相随的是,考古队员们原本低调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最近这段时间,差不多每天都要接受三五家媒体的采访吧。”杨军哑着嗓子说,“媒体的报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你们的报道,老百姓知道了我们的成果,开始关心我们的事业了,家里人也高兴,我们也觉得有面子,但另一方面,每天除了工作还要抽出好几个小时来接受采访,真的是好累。”

当被问到“成名”之后的生活有何变化时,杨军说起了一件小事。去年年底,他带着两个队员去买些厚被子。结果一到商场,卖被子的老板就认出了他,“他问我,你是不是杨军,挖东西的那个。我嫌麻烦,就说不是,你认错了。结果后来买完,要开发票,写单位名称,我只好写江西省考古所啊。人家一看就哈哈笑了,然后给我重开了一张,坚决按照进货价给我算钱,说我看你们天天在那里挖,太辛苦了,我不能赚你们的钱。”

整理出土文物,起码需要两代人

迄今为止,海昏侯墓共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还有数量颇丰的文物未被发掘,而在已发掘的文物中,还有大量文物需要保护、修复以及解读。杨军说,整理这些文物,起码需要两代人。这也意味着,目前海昏侯墓的考古团队成员,后半生很可能都要与海昏侯为伴了。

“我原来关注点是瓷器,江西瓷器多嘛。从2011年开始研究方向转向汉代,手头可做的文保和研究工作的量太大了。这么多文物的背后,是多少信息和故事啊,还有待我们去慢慢发掘。不出意外的话是要在这个领域干到退休了。”

与领队杨军一样,管理也做好了后半生与海昏侯作伴的准备。“不会觉得很惶恐吗?一辈子就只做这一件事了。”记者问道。

“怎么会!这种机会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辈子能赶上一个这样的墓,就是荣幸,很多老前辈辛苦了一辈子,也都赶不上什么大型的发掘,遇上了就是幸运,反正我是奔着退休去啦,做完这个就退休了,开心得很。”

2015年11月,海昏侯墓先期挖掘出的120件文物被移至江西省博物馆展厅内展览,展览的人气令博物馆工作人员始料未及,排队的参观者经常可以绕整个博物馆一周。很快,原定7天的展期被延长至1个月,每天只能限制2000人参观,最终的参观人数超过18万。

管理还和几个队员结伴去江西省博物馆看海昏侯文物展出时的情景。那天他们和普通观众一样,在博物馆门前排了很长的队,隔着橱窗,灯光照在那些还沾着泥土的文物上。看着那些曾经经过她手,如今静静伫立着的文物,挖掘工作中经历的许多瞬间像电影画面般,历历在目。

2016年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正式开展,441组件从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中发掘的珍贵文物将在此展出三个月,每天对公众开放预约名额1000名,开展当天,这1000个参观名额被瞬间约满。

而在3月2日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海昏侯墓的终极谜团——墓主的身份也终于揭晓——此人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猜你喜欢
杨军海昏侯南昌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旱鸭子打败水军
发现海昏侯
变味的AA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