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市井女人们

2016-03-15 07:27薛文秀
关键词:王婆丫鬟李逵

薛文秀

(江苏第二师范大学运河分校,江苏邳州221300)

《水浒》中的市井女人们

薛文秀

(江苏第二师范大学运河分校,江苏邳州221300)

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是一部以男人为主的长篇小说,女人在这部小说中都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并且大多数都是属于反面人物,她们有的市侩,有的淫荡,有的势力眼。许多梁山好汉都是因为杀了这些女人才走上落草为寇的不归路。读者熟悉的水浒女性除了一百零八将中的三位女性之外,就是作为红颜锅水存在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和卢俊义的娘子贾氏,以及宋朝名妓李师师了。但作为一部主人公以市井人物为主的小说,其中的市井女人虽然作为陪衬人物,却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水浒》;女性市井女人

施耐庵在创作《水浒》这部长篇巨制时,对女人的描写带着浓厚的主观意识,因此在小说中,女性从作者的态度看,可以分为作者同情的,如林冲娘子、金翠莲;作者讨厌的,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贾氏;作者讴歌的,如扈三娘、孙二娘和顾大嫂,还有一部分则是现在流行说法中的“打酱油”的,如王婆、阎婆等一系列市井女人们。

一、“市井”和“市井女性”概念

(一)“市井”的概念

市井。它的详细解释是这样:(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市廛,是指商肆集中的地方,古代又称作“市井”。《管子·小匡》曰:“处商必就市井”。尹知章作注对市井解释曰:“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2)街头,街市。(3)指城市中流俗之人。唐朝李白《行路难》诗之二:“淮阴市井笑韩信,汉代公卿忌贾生。”(4)指行为无赖、狡猾。《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尤辰虽然市井,从未熬刑,只得实说。”(5)指粗俗鄙陋。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尤一、大鼻》:“韶谢曰:‘惠然肯留,深惬素望,第慙少子不学,出言市井,谈锋不敌,徒聒听闻。’”市井、市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商业区。它占据一定的城市空间与时间,并在一定意义上构成城市的人文景观。从找到的所有资料看,对市井的解释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引出了市井之徒、市井小人、市井无赖、市井小民这样的词语。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市井小人。释义: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那陈东阳是个市井小人,不晓道理的。”清·姚鼐《范蠡论》:“吾观庄生非贤者也,其褊心与市井小人之为虑无以异。”市井无赖。释义: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出自: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市井之臣。释义: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出自:《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我们从上得知市井是普通老百姓的栖居地,杂住的百姓多流俗之人,多无赖狡猾,多自私自利舍大家保自己,多流氓气息。

(二)“市井女性”概念

市井女性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生活在街市上的女性。本文所研究的市井女性基本符下面几个条件:首先,这些女性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或者是一些小城镇;其次,她们都属于平民,当然也包括一些娼妓或者演艺界的一些女性;最后,这些女性不参加农业生产,且过着普通的生活。

笔者经熟读《水浒》发现里面女性多位市井女性。她们没有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甚至多是秉持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执行者。她们身上体现了市井小民的狭隘特性,自私自利缺少同情心,可以耍无赖耍泼皮人品鄙陋……但这些市井女性有的走上梁山成为英雄;有的为私情私利身遭横死;有的被欺凌侮辱践踏;有的更是无辜被杀。这些女性笔者定义为“市井女性”,她们在作品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二、《水浒》中的市井女人群像

在这里,我们绕开前面提到的作者同情、厌恶和歌颂的女性形象,专门来说说那些属于“打酱油”之类的市井女人们,这些女人可以分为“贪婪型”和“不贤良型”,以及书中的丫鬟形象。

(一)贪婪型

说到贪婪型,首当其冲的就是王婆和阎婆了。这两个人是典型的市侩人物,被施耐庵描写的栩栩如生。《武松杀嫂》是《水浒》中最著名的桥段。据有关部门统计,在2011版电视剧《水浒》播出阶段,就是武松杀嫂这一段收视率最高。观众听说《水浒》要排成电视,最关心的角色不是由谁来扮演宋江,而是关心由谁来扮演潘金莲、西门庆和武松,可见这个桥段在读者心中说的熟悉程度。这一段有名,包含了多种因素,有英雄,有美女,还有爱情和出轨以及凶杀案、复仇等小说构成因素。人们常常只关注潘金莲、西门庆和武松,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配角,那就是王婆。这一著名桥段,如果少了王婆也不会存在。王婆这个人物可不是一般的市井,尽管不识字,却是个善于观颜察色,洞悉别人心理,又能言善辩的老妇人,书中有段话专门描写她的老于世故“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略施妙计,使阿罗汉抱住比丘尼;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定鬼子母。甜言说诱,男如封涉也生心;软语调和,女似麻姑能动念。教唆得织女害相思,调弄得嫦娥寻配偶。”

严格说来,潘金莲虽然向武松示好碰了一鼻子灰,她当时还真没有寻找外遇的想法。西门庆作为一个情场老手,心里一直放不下潘金莲,可表面上却也不敢胡来。而老于世故的王婆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将西门庆的心理揣摩透了,通过和西门庆一番欲擒故纵的谈话使西门庆看到了希望,因此不惜一切求王婆成全,就这样,王婆为了一身老衣和一副棺材,驾轻就熟地制定了一套勾引良家妇女的计划,满足了西门庆。后来被武大郎发现,害怕武松报复,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结果了武大。在这场由奸情引发的凶杀案中,真正的主谋其实正是王婆,没有她的贪婪,没有他的教唆和指使,这一切都不会发生。王婆之所以这样不予余力地策划教唆,正因为对方是西门庆,是清河县的大财主。在这场活动中,王婆用潘金莲为自己牟利,自己什么损失没有,也不用付出什么,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这种算计比妓院的老鸨更合算。在武松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后,王婆也因为犯了教唆罪被法办,这才是大快人心。

另一个贪婪型的市井女性是阎婆惜的娘阎婆,他们一家以卖唱为生,在郓城县因为阎公病故无钱安葬,王媒婆带着阎婆找到乐施好善的宋江,宋江捐了一口棺材。事情到此可以完结,因为宋江做这些对于他来说太平常了,他并不求回报。可是阎婆却打起了如意算盘,要把女儿嫁给他,指望后半生靠宋江养了。在她心目中,宋江一定是个有钱的主,情愿让女儿做他的小妾,也不管女儿是否愿意,宋江和女儿是否般配。宋江推脱不了,就勉强答应了,阎婆母女从此也真的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阎婆惜却不满足,还需要宋江给她爱情,给她温存。宋江做不到这一点,她就红杏出墙。尽管如此,宋江还在提供她们的生活保障。作为母亲的阎婆,不去教育女儿应该守妇道,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一边给女儿打掩护,一边去做宋江的工作,想将他和女儿劝和,这并不是为了宋江,而是为了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着想。在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阎婆并没有当场大吵大闹,而是平静地陪宋江去买棺材,但一到县衙她就翻脸了,抓住宋江叫起屈来。可见这也一个城府极深的老太婆,面对爱女惨死都能如此平静!

(二)不贤良型

《红楼梦》“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凤姐指责尤氏时说道“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这句话说的是一个家庭中,女人如果贤良,丈夫就会少些祸端。在《水浒》中就有几个不贤良的女人,连累丈夫出事。

第一个就是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妻子刘恭人,宋江在清风山遇到被矮脚虎王英抢掠来的刘恭人,得知她是清风寨寨主的家室,是花荣的同僚之妻,就好心求情送她回家。这个女人在清风山一口一个“侍儿”,显得可怜楚楚。但她回到家,对刘高却谎说是亮出知寨夫人,那厮“不敢下手,慌忙拜我”。从花荣的口中可以得知,这个刘高一介文官,没什么本事,只会在地方上诈骗上户,乱行法度,还处处压制花荣。他这个恭人只会挑唆丈夫行不仁之事,残害良民。所以这一对夫妻可谓是臭味相投。对于花荣抱怨宋江不该救这个不贤良的女人,宋江还要花荣要隐恶扬善,认为自己作为花荣的朋友救了刘恭人可以改善他们的关系。谁知在元宵节灯会上,刘恭人认出了宋江,还唆使丈夫以此来攀诬花荣与清风山有牵连。就这样逼得花荣造反了。刘恭人事败后又落到矮脚虎王英手里,这次,连宋江也要杀死她了。

另一个不贤良的女人就是李鬼的妻子,李鬼冒充李逵剪径,是他们夫妻商量好的。在遇到真李逵后,李逵被他的谎言所骗,不仅饶他,还送他一两银子。结果李鬼妻子听说这乃真李逵,不仅不害怕,竟然利欲熏心,还要麻翻李逵劫财,然后用李逵的银子到县里做小买卖,“强似在这里剪径”。看起来真是有勇有谋。结果害得李鬼当场被李逵杀死,她也逃往娘家。

后来李逵在沂岭杀死四虎后,在曹太公庄上又被李鬼妻子认出,抓住李逵后让她做原告,结果连累的曹太公里正和她自己都被朱富朱贵和李逵杀死了。若是当初不要见财起意地想谋害李逵,哪里有这样的结局?她做原告也又想邀功的意思,也不想想自己也曾冒充李逵打劫过。

还有一个不贤良的女性则为白秀英,这个白秀英以卖唱为生,因为和郓城的知县相公在东京就是相好,因此追随知县相公到郓城县来开勾栏。插翅虎雷横因为听书忘了带银两,就被白秀英的父亲白玉乔奚落,一气之下痛揍了白玉乔。结果白秀英找到知县,将雷横戴枷示众。因为监管雷横的都是他的同僚,白秀英还怕他们徇私,自己亲自监管。正好被前来送饭的雷横母亲看见,和白秀英大吵一场。白秀英就大耳光扇过去打雷横母亲,终于让雷横怒不可遏,一枷打死了白秀英。

这个白秀英就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市井泼妇,本来就是自己的父亲有错在先,雷横打了他,知县都处罚雷横了,她还要仗着自己是知县的情妇来压人,最后横死,实在难令人同情。

(三)《水浒》中的丫鬟形象

在《水浒》中,丫鬟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家都有丫鬟在服务,书中提到的张团练家,金枪徐宁家,李师师家都有丫鬟。但其中最出彩的却是两个丫鬟,一个是林冲家的丫鬟锦儿,一个是杨雄家的丫鬟迎儿。

锦儿是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丫头,机灵乖巧,且非常忠心,她是林冲家的丫鬟。当林冲娘子第一次被高衙内调戏的时候,就是锦儿眼明脚快,拉着张氏逃脱的。逃出来之后又在第一时间内找到了主人林冲,给他通风报信。作者笔下的锦儿充满着强烈的正义感,即使知道了高衙内的身份却仍然称高衙内为“前日在岳庙里罗唣娘子的那后生”。后来林冲娘子自缢身亡,锦儿便嫁到一个寻常百姓家去了。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可见,作者也非常喜欢这个丫鬟,居然后来还特地交代了她的下落,相当难得。

而迎儿在作者的笔下却被描述的恰恰与锦儿相反,她爱慕虚荣还爱贪图小便宜。潘巧云就是在她的帮助下与和尚通奸的。潘巧云自从和和尚私通之后,为了和和尚联系方便,就利用迎儿爱贪图小便宜的习惯对她施以小恩小惠,许她“一副钏镯,一套衣裳”。迎儿显然也非常满意主人给自己的待遇,后来就帮助潘巧云与和尚私通。于是就有了后来书中写道的:潘巧云对裴如海说:“我自买了迎儿,教她每日在后门里伺候。”而迎儿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在翠屏山上被杨雄一刀两段,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实为不得好死。

《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绝大多数是无名无姓的,当丫鬟奴婢的,在主子被杀时,她们也一起被杀,如武松在血溅张都监府时,杀死的十五口人中,就有七八个奴婢,在杀潘巧云时,她的丫鬟迎儿被一刀砍为两段……

纵观《水浒》中的市井女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市侩而贪婪,没有做人的底线,和仁义道德无关,所以这些女人都被杀死了,在作者看来都是死有余辜的。可见作者的思想意识里,对这些市井气十足的女性也是讨厌的。

[1]陈娓娓.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浅论《水浒传》女性之死[J].大家,2012,(20):51.

[2]余军.浅析《水浒传》中的女性[J].文教资料,2010,(2)::37.

[3]梁诗烨.《水浒传》作者并非刻意贬低女性浅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5.

猜你喜欢
王婆丫鬟李逵
王婆酿酒
论《水浒传》中李逵悲剧命运的成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红楼梦》中丫鬟的明争暗斗
《红楼梦》中平儿的人物形象分析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不打不相识
偶笑
可怜可恨说王婆
卖瓜的“王婆”原来是个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