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维
——协同

2016-03-15 07:27李若衡
关键词:协同政治思想

李若衡

(1.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42;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维
——协同

李若衡1,2

(1.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42;2.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现实需要,是走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协同,就要立足于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将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以求“1+1>2”的效果。

协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我国社会成员的国家使命感、民族荣誉感,关系到我国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的建立、传承与输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生活娱乐化、文化多元化给“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也对当前理论教育与学生工作(社团工作)“两张皮”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考验。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以保证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理性的看待转型时期国内的社会问题以更好的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问道心扉,让教育内容贴近大学生的习惯培养,增加关于大学生关于其生活世界的知识,如此方能理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将协同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一、教育中的协同思维

“协同”是1+1等于几的问题,1+1大于2就是协同创新或集成创新。协同理论于197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他认为“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存在有相互协作与素材孤立的关系。各个子系统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产生协同作用和整体效应,驱动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划排列,让子系统间形成有序组合,并推动系统发生质变并达到稳定状态,形成超越于简单的部分相加所具有的新功能的有机整体。”[1]“协同教育”是基于教育教学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与层次性的认识而提出。刘纪姣认为“协同教育是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探索教育系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的教育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子系统及学校教育系统与家庭教育系统怎样发挥其各自的自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2]这一判断强调了宏观与中观意义上的教育而忽略了人的自我教育与外部引导的共振与发展。作为个体的人与家庭、学校、社会间具有各种互动,并在互动中习得各种常识、习惯、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各人从自我确认到自我反思,从盲从跟随到自觉调适,终其一生我们都处于不断的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之中,处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四个系统之中。家庭教育由父母、长辈借助一定的教育介质对子女施加影响进行行为引导与校正;学校教育依托教师、利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与教育环境来传达社会主流的正向价值文化与专门知识;社会教育系统则由社会成员、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环境组成,更多的是一种感染性的隐性教育;自我教育系统则是自我、心灵感受对象和新的自我的统一体,教育效果取决于自我的反思力、判断力与行动力的统一程度。每一个教育系统都有自己的组成要素与活动机制,且这些要素之间、系统之间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其中一个系统的特定要素可能进入另外一个系统,并对其教育结果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便是协同教育。

处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四个系统中的中心因素都是“人”,其目的都是使受教育者习得一定的价值、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协同教育”就是整合各个教育系统中的要素使它们优化组合,把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主动教育与被动教育相融合、外在教育与内在教育相统一。当前的协同教育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各类型的家长学校、家校共建与家校社区共建三种模式,这些模式在中小学阶段运用普遍且成效显著,而大学生则被当作“准成年人”踢出了协同教育的场域。事实上,大学生入学后在专业学习上虽有分化,但大学教育“育人”的目的和宗旨没有变,即如何使大学生成长为既能够感受和践行真、善、美,又具有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个人幸福感的公民,成长为家国情怀与专业技术知识兼备的个体劳动者。这是教育思维、教育理念、知识传授、教育机构和社会文化的协同。

二、协同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一个教育传统把课程中的科学与文学、历史作为对立面来看待。”[3]将生物、物理、化学、工程等视为自然主义和知识主义的学科,而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当作人文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列为“意识形态”教化工具。从各个国家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每个国家都有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或思想教育类的课程,不同只是在于政治目的与价值隐蔽性的程度。任何一个国家若想既有国内和平和谐又有国际生存空间,就必须要有有效的政治统治。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说“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4]政府的有效程度既跟管理有关,也跟溶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社会的安定既跟社会治安管理有关,也跟学校环境、社会风气和具体社会成员的认知有关。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的现实需要

教育的本意是成长,是生活,教育是寓于无论我们的身份转换空间是什么都能够使们成长的时空与环境。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资源,让艺术、科学和政治在大家的心灵共鸣并丰富大家的生活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教育应然性和实然性的统一,更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需要。

家庭是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最重要的地方。家庭成员对于国家、社会、政府、政策的评价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互动(聊天、家庭决策等)而体现出来,祖辈或父辈的价值观念通过模仿而完成价值观念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遗传。长辈的道德观念、政治判断、行为模式(心理教育)经由日常生活输送给晚辈。当大学生脱离家庭开始集体生活后,宿舍中的成员、同班同学等就是他们的“家人”,又产生了新的价值碰撞、调适与整合。大学里的院系、学生社团便是其所生存的小社会,小社会建构了他们的朋辈文化,朋辈文化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社会活动(志愿者、社工、义工、勤工助学活动)与大社会进行互动。在这些过程中,他们集教人者与受教者于一体,心理素质、思想观念、道德判断、政治价值不断的重新凝聚和整合,对于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渐趋一致。在庞杂的各种信息、多样的符号互动下不断的调适、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自己外在的行为,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范畴,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主阵地、以团委、学工处开展的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为第二阵地,而两个阵地相隔甚远不能呼应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二)协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信息时代和文化多元的响应

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快速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释放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压力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意识形态角逐赛中,参与者除了普通国人民众之外还有国外敌对势力及其代理人。理性不足的网民与别有居心的敌对势力积极利用国内开放式网络舆论平台进行政治活动,对改革开放、英雄人物、道德素质进行有失公允的评价甚至是抹黑。”[5]网络中的意识形态之争转战到网下,在现实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上演着。线上与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拓展至网络是对信息时代人们交互模式变换的教育呼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的现实选择。首先,网络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学生工作领导者(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边界,它使得时空界限不再那么分明,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可以利用网络自由地交流各种观点,及时的了解来自于政府、社会、学校、朋友的多种信息,学校、家庭、社会和朋辈多种教育资源整合为一体,将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成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其次,网络的海量信息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宏观、空泛、枯燥,它能以喜、笑、怒、骂等多种剧本与文本形式介入大学生的课堂生活与业余生活,把国家形势与政策、经济常识、政治意见、文化发展、社会问题与生态远景生动地、全面地、及时地传送给青年。第三,微博、微信等平台具有自我展示、主体参与等功能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自我效能感,使大学生不再感觉自己是被隔离于政治之外,有利于缓解大学生非政治化的倾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政府认同度。

“多元文化不仅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互动,而且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思想方法转变到多元式的思想方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虽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的主流文化,但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断裂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价值空场与全盘西化。当今大学生在不了解西方的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曲解西式“自由、平等、民主”,“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了中国人的信仰与文化自信、“消费主义”捆绑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与现实生活。用哲学培养大学生的理性和情怀;借社会学帮助他们分析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理性的评判政府与国家;通过政治学建立正确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对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经社会工作的咨询与介入安抚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失望,疏导消极情感、释放各种压力等是对文化多元、价值多维的必要导引。

三、多重整合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正式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以学校教育为根本、以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为依托、以媒体为利剑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

(一)日常生活思想教育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人格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较好的进行的前提。传统社会中,中国家庭通过“家风、家训”对子女进行人格教育,而后进入各式学堂接受正规教育(包括“四书五经”、“中庸”等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政治哲学的教育)。文化传承的断裂,社会流动的加剧、家庭规模的缩小、教育的功利化工具化、人才衡量标准的市场化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经济、技术与效益,忽略、淡化了家风建设,人格教育随之打了折扣,思想教育显得无力疲软。在日常生活中、在社区中、在公共场所所感受到的文化就是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信息源,是他们能否体验并践行“仁、义、礼、智、信”和“恭、宽、信、敏、惠”的社会文化心理支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要站稳自己的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要专注于形而上的社会理想与愿景,输送囊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要关照形而下的大学生的现实生存与生活,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加强大学生对我国政治体制的认知,科学合理的引导大学生政治情感、及时疏导大学生不良的政治情绪,使大学生的参政意识在真实的学习与生活中得以体现,确保其参政渠道的畅通。工作中须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本能需求、心理发展与传统习俗,既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意识形态工作来抓,又要将其打造成关心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人文课堂,切合学生择业、交友、生活与学习实际;既要贴近时代与现实,也要畅谈理想与人生;既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要符合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特定地点的社会习俗与文化。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主要指的是根据一定历史时期学科发展和行业分工的要求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对学生施加特定影响的教育。通识教育则是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调整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属于人文教育中的一部分。”[7]科学技术的发展应以“人”为向度,突出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如何使人活的更好,实现人类更大的自由与解放;专业教育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引导,离不开对历史的反思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各类人文素质选修课是对现实的人的道德情操与政治情感的教育,也是家庭尚未完全完成的人格教育的继续,它应该渗透入专业的教学科研。针对文科学生,要开设语言、文学、艺术、社会、宗教、伦理等方面的课程进行道德熏陶与政治教化,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对理工科学生同样要注重其德育内容的渗透,把自然科学知识与伦理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做。理工科教师当在教授学生专业课内容之前先从历史、社会、伦理的角度对自己的学科与课程进行客观评估,进而对学生提出要求:回答所学专业的历史和传统、该专业有可能涉及哪些伦理与道德问题、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如何。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不能只教授学生如何写代码编程序,不能只讲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应用与网页的设计与完善,更要从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学生晓以利害;经济学专业不能只教给学生各种经济学理论与模型,要引导学生回溯历史关照现实,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即大学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被动的技术工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精神气质的公民,帮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三)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达,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从技术层面消除了现实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边界,使得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是益丰富,并与现实生活相互渗透、日益融合。”[8]建立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协同工作的有效模式成为现实呼唤,是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

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爱化人、以知识育人。高校宣传部门、学工处、团委、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各个节点的教师应当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下协同作业,将学生的思想、学习、社团活动、生活全面纳入教育视野,加强工作联系与合作。网络因其匿名性而给人以安全感,是大学生抒写胸臆、发表意见、倾诉情感的角落,了解大学生网络中的表达与行为可以全面、深入的观察与分析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政治情感和道德水平。教师要自觉的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向网络延伸,建立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成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呼应,借助网络互动走入大学生内心世界。网络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生活的一面,使学生愿意与教师做朋友、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有选择性的转发或原创的文章、图片、视频资料不受时空的限制,比起课堂上局囿于教材的内容而言要显得要更为丰富多样,是对课堂的良好补充与注释。占领网络这个新的教育阵地、利用好QQ、微信、微博、BBS、门户网站和校园网等网络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当然,还可以乘着网络的东风打造精品课程、优质“微课”、“慕课”,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网络、走进生活与历史,用光影声色纪录他们眼中的中国、他们眼中的社会与自己。

(注:本文系201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消费主义视阈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项目编号:GD14MK09;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项目编号:GDJY-2014-C-b005)

[1]李超逸.系统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协同模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6

[2]刘纯姣.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J].怀化师专学报,1996.3.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03.230.

[4][美]塞繆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07.

[5]李艳艳,如何看待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形势[J].红旗文稿,2015.14.

[6]王学风.多元文化社会的学校德育研究——以新加坡为个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4.

[7]袁川,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兼谈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2014.8.

[8]龙妮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模式争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4.5.

猜你喜欢
协同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