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为例

2016-03-15 07:27马金宝熊霖
关键词:专题讲座军训军事

马金宝,熊霖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9)

高校“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为例

马金宝,熊霖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9)

“基础”课和军事课程均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均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在分析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基础”课与军事课教学现状、“基础”课和军训相结合的可行性、对“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了“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寓教于乐;教师教学水平和艺术应不断提高,教官的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应不断增强;应注重教学的持续性,巩固教学成果。

高校“基础”课;军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军事课程均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军事课包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以下简称军训),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其中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训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1]“基础”课与其他思政课类似,存在学生不爱上的情况。连续十几天的军训,学生也容易疲劳。为了劳逸结合并在军训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从3013年9月开始,连续3年,一直在探索将“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高校“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我院“基础”课与军事课教学现状分析

我院“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从2010年开始改革,由以往的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专题讲座为主,辅以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在专题讲座教学中,教师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内容,联系了当前的社会热点,用先进理论阐释现实问题,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索,用真情互动打动学生灵魂。[2]这种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学院大礼堂容量的限制,每次只能容纳700多个学生,同一板块的教学内容需要2~3次讲座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存在安排隐患。

我院军事理论课教学始于2012年(处于尝试阶段),当年授课任务完全由施训教官完成。发现问题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官知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偏低,教学效果差。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2013年(处于探索阶段),当年授课任务连同军训一揽子委托给接训部队,由部队联系并安排教员完成授课任务。

由于校舍、师资和时间的制约,给我院“基础”课专题讲座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人力和资源,探索适合我院情况的“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军训期间开展好“基础”课专题讲座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成为近几年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二、“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人生、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切实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3]军训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4]

不难看出,“基础”课和军事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宗旨。

此外,“基础”课和军事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面也基本一致。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及时事政治教育等。[5]因此,二者具有结合的基础。“基础”课和军事课的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到创新,不仅能提高“基础”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军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3—2015年,我院探索并实践了在“军训”期间把“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基础”课专题讲座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全部采取军事化管理。

(一)“军训”的安排

“军训”由教官根据大纲和计划进行施训,根据天气情况“军训”可做适当调整。如遇到下雨天,由施训教官带领所训学生到宿舍整理内务或者到相应多媒体教室观看视频(军事视频教学),保证将14天的“军训”全部落到实处。

(二)军事理论课的安排

军事理论课教学安排有讲授部分和视频教学,讲授部分由部队联系教员根据学院教学计划授课,教官负责把学生带到大礼堂按顺序就坐,结束后按顺序离场,主要安排在下午进行(考虑到下午温度一般较高,学生可适当休息,有利于室外训练。),整个学生分两拨,一拨在室内上课,一拨在室外“军训”,然后调换。视频教学由教官负责把学生带到相应的多媒体教室观看,教室由军训团提前安排好,时间采取“固定+机动”相结合的方式。若天气正常,室外可以训练,则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到教室观看,若天气不正常,如遇阴雨天,室外不能训练,则按“机动”时间临时到教室观看。从而把室外和室内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

(三)“基础”课专题讲座的安排

“基础”课专题讲座主要安排在晚上进行,由我院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政教研室从院内外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教官负责把学生带到大礼堂就坐,整个学生也分两拨,一拨在大礼堂听讲座,另一拨做其他事情,第二天调换。这样可以把时间和礼堂充分利用起来,解决了我院校舍不足的问题。

总体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效果不错。二周的军训,节奏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劳逸结合。既完成了相关的教学任务,又解决了校舍紧张、军事理论课教学师资缺乏、“基础”课专题讲座管理困难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了解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题组在2014年12月对2014级新生展开了“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从全院有新生的4个系中,每个系随机抽取2个专业,每个专业抽取50人,男女生各25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4份,回收率为98.5%,其中男生194份,占48.5.%,女生200份,占51.5%。

(一)学生对军训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对军训的满意度回答“非常满意”的为36.67%,“比较满意”的为55.83%,合计占92.5%,只有7.50%的学生“有所不满”。在回答军训对自己的帮助时,回答“非常大”的占28.33%,“比较大”的占37.50%,有28.33%的学生选“一般”,另有3.33%的学生选“不大”。在回答军训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能持续多久时,回答“一个月”的占36.67%,“三个月”的占16.67%,“半年”的占25.00%,“一年以上”的占20.83%。可见,学生对这种模式的军训满意度比较高,但军训对学生的帮助还不够,而且军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持续时间不够长,这些都有待于不断提高。

(二)学生对“基础”课专题讲座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感到“非常满意”的占31.67%,“比较满意”的占40.00%,“满意”的占23.33%,合计达95.00%,另有5.00%的学生选“不满意”。可见,学生对这种模式的满意度总体来说是比较高的,对于思政课能达到这样的满意度已属难能可贵,但虽然只有5.00%的学生选“不满意”,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需要提高之处。

(三)学生对“基础”课专题讲座次数的看法

调查表明,在回答“你认为在军训期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讲座举行多少场比较合适?”这个问题时,回答“3次”的占23.33%,“不超过3次”的占16.67%,“3-5次”的占46.67%,“5-10次”的占7.50%,“10次以上”的占5.83%。可见,“基础”课专题讲座举行次数应适中,太多或太少学生都不喜欢,“3-5次”较为合适。

(四)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在回答“你对军事理论课教员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选“讲究方法,很受欢迎”的占72.50%,“严于说教,理论太强”的占22.50%,“没有方法,不受欢迎”的占4.17%,“讲课水平差”的占0.83%。对“你对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感觉如何?”,回答“非常喜欢”的占25.00%,“比较喜欢”的占44.17%,“喜欢”的占15.83%,另有15.00%的学生选“不喜欢”。可见,学生对教员的授课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教员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改进,同时授课应该活泼生动,避免理论性太强,学生难以接受。

(五)学生对军训期间辅导员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在回答“你对辅导员在军训期间的感觉是什么?”时,回答“非常满意”的占46.67%,“比较满意”的占45.00%,“不满意”的占7.50%,另有0.83%的学生选“不负责任”。对于“军训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回答“指导员(辅导员)”的占21.67%,“连长(教官)”的占35.83%,“班长”的占5.00%,“同学”的占37.50%。可见,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对辅导员在军训期间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但辅导员还需要反思,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给学生能留下更深的印象。

(六)学生对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

调查表明,对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否符合“90”后学生特点,回答“非常符合”、“比较符合”、“符合”的分别占20.83%、43.33%、22.50%,另有13.33%的学生选“不符合”。对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丰富,回答“非常丰富”、“比较丰富”、“丰富”的分别占25.00%、36.67%、23.33%,另有15.00%的学生选“不丰富”。对“你认为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如何?”,回答“效果很好,给人启示”的占65.00%,“不切实际,效果一般”的占22.50%,“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占6.67%,“敷衍了事,没有效果”的占5.83%。可见,学生对“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都需要改进和提高,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方法需要适合“90”后学生特点,并注重学生的参与,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院对“基础”课、军事课及在军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在军训中有很大的提高。但在现阶段,“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抵触情绪严重。当前高校“基础”课及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6]导致学生不感兴趣,不光学生,甚至家长和教师都对“基础”课及军训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认为军训意义不大,劳民伤财,搞不搞都可以。

2.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效果欠佳。当前高校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死板,形式单一,以说教为主,导致学生乏味,缺乏兴趣,教学效果不好。

3.教师教学水平不一,教学效果差异明显。由于不同的班级和专业由不同的辅导员带,由不同的教官施训,辅导员所学专业和学历各不相同、教官文化程度差异较大(初中到大专都有),所以,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的辅导员和教官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教育的效果就好些,反之,教育的效果就差些。

4.教学缺乏持续性,成果无法巩固。由于军训存在短期性和突击性,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短期内效果比较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因为得不到巩固,会逐渐弱化。

(二)“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梳理,基于“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几点建议。

1.教学内容应丰富多彩,与时俱进。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丰富多彩,联系实际,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时代性和趣味性。如可采取的教学内容有:主题班会、辩论赛、唱红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听名人故事、素质拓展、实地训练、军事演习、国际形势教育等。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寓教于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长期保持下去。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想办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7]应该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灵活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教师教学水平和艺术应不断提高,教官的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应不断增强。“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教师和教官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教学水平和艺术提高了,教官的军事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了,才能提高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的满意、受益,印象深刻、效果长久。

4.注重教学的持续性,巩固教学成果。为了加强对军训及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巩固,以提高其效果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在“基础”课与军训结束后应该采取其他办法来增强其效果。如可采取的办法有: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演讲、辩论赛和红歌比赛、进行社会实践、邀请名人讲故事、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参观军营、邀请军事专家作报告。

总而言之,将“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军训过程中,不但避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的弊病(理论性强、枯燥乏味、不够直观、学生不感兴趣),而且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政治思想素质也大有提高。因此,只要不断创新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军训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阳光心态培育机制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SK2015A583;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高校‘基础’课与军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4JY0007)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S].2007.

[2]陈振云.高校理论课的生命力在哪里[N].光明日报,2006-07-19(4).

[3]程诗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3,(33):224-225.

[4]陶庆树.以军训为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增刊):40.

[5]罗雄.“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5):37-38.

[6]姚念龙,张博,何永淼.“90后”大学生军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5):91-95.

[7]马金宝,杜新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9):187-189.

猜你喜欢
专题讲座军训军事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社会学著名期刊主编在西安交大开办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专题讲座 介绍近期我国网络安全态势及《网络安全法》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