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

2016-03-15 11:22王勤
关键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

王勤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0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

王勤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福建 福州 350000)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出更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求,指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开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学人才。

就业导向;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经营者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可靠的保障,因此,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如今,高职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融入社会,发挥自身更高的价值。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求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具备实践性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不但要懂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制度的适用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管理技能;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一类的管理工作包括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上相关职位描述,企业对于各类人才的招聘,企业对于职工的培训,对于职工工作能力的考核以及企业为职工所提供的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所负责的这些工作与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能力的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具备职业性

人力资源管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是一门学科,在企业的工作中,这是一类职业,高职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就必须具有职业性。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设计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价值,同时,人力资源管理还应当与企业实际工作进行良好地衔接,对于课程的设计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体现教学的职业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要具备主动性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要依据,教师站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愿意主动地学习。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扩散,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必须将学生防止教学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吸收知识,主动地去实践和锻炼,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比较单一,许多教师基本都是在复述教材中的内容,缺乏教学创新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并且其学习思维受到非常严重的束缚,只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很少自己独立思考。另外,教师通常只是注重于理论上的教学,实践教学在课时和教学力度方面还远远不足。教学方法中的缺陷使得学生缺乏发挥自身主动性的机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缺乏针对性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是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关系的课程,案例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优秀的企业案例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料。目前,高职院校所掌握的企业案例非常有限,并且缺乏针对性,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案例参考,当学生遇到较为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无法通过借鉴案例来解决。同时,由于这些企业案例发生时间较早,缺乏先进性,对于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作用不大。

(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手段缺乏动态性

如今经济市场中,企业发展日新月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变化,要想让学生能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掌握最为先进的知识,其教学手段就必须具备动态性,然而,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难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完成教学工作,尤其是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较少,落后的教学手段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学生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很难在工作中发挥。

(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师资力量较弱

目前,高职院校在聘用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时,最为看重的是教师是否具有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对于教师是否具有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要求较低。这种教师聘用的标准,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成分单一。虽然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较强,但其缺乏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对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完全了解,对于学生的教学职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而无法为学生提供工作实践方面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对于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其考核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笔试来判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而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应试能力,却忽略的实际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学考核体系不合理、不科学,就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提供了一条具有偏差的发展道路,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偏离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策略

(一)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从内部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人才,适应更为复杂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思考教学工作的进行。首先,必须将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其次,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其更为符合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最后,要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设计教学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门课程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对于人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的工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就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为目标,构建更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

(三)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

一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许多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只是为了拿到文凭,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实际能力。教师必须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快理解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知识较为枯燥且很难理解,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加快学生理解知识的进度,使学生更快地吸收这些知识。三是运用互动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通过师生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以便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制定更可行的解决方案。四是运用更具有针对性的企业案例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及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和整理,针对于现如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取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企业管理案例,为学校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探讨。

(四)利用网络信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项先进的技术已经完全地融入到生活、工作和教育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计算机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改变理论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充满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更为丰富的网络信息和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来体会高效率的教学,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网络信息及时还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无障碍、无限制的交流平台,方便师生加强交流,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五、结语

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考核等各个方面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为社会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1]刘福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J].高教论坛,2006,(3):136-137.

[2]李厚本,牛小华.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8).

[3]罗凡,李昂,彭谦.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9,(7).

[4]奚昕.应用型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6).

[5]李飞虹.高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2,(6).

[6]李珂.高职文秘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0).

[7]王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4).

[8]吕淑芳.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

猜你喜欢
导向人力资源管理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偏向”不是好导向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