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在句法结构上的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2016-03-15 21:04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第二语言二语

崔 艳



二语习得中母语在句法结构上的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崔艳

(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 150001)

二语习得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汉语和英语在句法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要细心对比研究两种语言的相似处,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母语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并注意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同之处,争取避免负迁移的发生,以更好地进行外语学习。

二语习得;母语;句法结构;迁移;外语学习

二语习得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二语习得尤其是对英语的习得引起许多研究学者的关注,绝大部分外语学习者对于外语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母语的基础上,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思维会产生积极正面或消极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指母语迁移。在句法结构上,汉语的句法结构与英语的有一定的联系和差异。在外语学习中,很多人认为母语对学习第二语言有干扰,而正确合理地使用母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母语迁移具有正负迁移的两面性。

1 文献回顾

汉语作为绝大多数中国学习者的母语,与第二语言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语习得理论来解释。在中国,汉语是学习者的母语,而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很多研究学者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存在影响,基本上是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角度进行探讨,李沿围在《试谈母语迁移现象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影响与启示》中指出:“有研究表明,人类母语保护系统形成越完善,接受外语的内在阻力就越大。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母语水平的提高,语言习惯、思维习惯都已经较为固定,对接受外语就会产生一定的抗拒力。”

2 在句法结构方面的母语迁移现象

迁移是指把以前的经验、知识转移到后来的学习中的一个概念性的术语,是指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点和科学方法表达和描述新的事物或解决新问题的现象。当以前的某种东西被正确地应用到目前的学习任务中来,就产生正迁移。相反,当以前的经历阻碍目前的学习任务时就发生负迁移。

在中国,很多学习者认为外语学习难是因为母语(汉语)的句法结构与第二语言(英语)的句法结构存在差异。首先,在母语(汉语)中有一些主要的句法结构:

a.主语+谓语动词:我走了。

b.主语+谓语动词+宾语:他们看电影。

c.主语+是+名词:我是学生。

d.主语+谓语动词+宾语+谓语动词+宾语:他们选举你做班长。

e.主语+谓语动词+补语:你做得很棒。

f.主语+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宾语:他们打算去购物。

g.主语+谓语(名词、数词、代词等):今年2016年。

英语中的一些主要基本的句法结构:

a.主语+谓语动词:The stars shine.

b.主语+谓语(系动词)+主语补语:The apple tastes delicious.

c.主语+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宾语:They watch movies.

d.主语+谓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He gives me a ball.

e.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We elected you our captain.

从汉语与英语的一些主要基本句法结构来看,有一些是基本相同的,这样在汉语的比对下,英语的相似结构也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但可以看出,汉语比英语还多了几种句法结构,因此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要特别注意,不能盲目地将母语的句法结构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句法结构中去。比如汉语的句法结构:你把我的衣服拿过来给我。这句话中有三个动词:把、拿、给。而在英语中一句话里只能有一个谓语,如果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的话,就要使用从句来使句子完整。汉语中不分及物动词和非及物动词,而在英语中则区分,非及物动词需要一些词来搭配使用。

另外,汉语与英语的句子语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汉语句子:“两个人吃一个苹果”和“一个苹果两个人吃”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在英语中,这句话只能用“Two people eat an apple.”来表达,而不能用“An apple twopeople eat.”后者不满足英语的句法结构。

英语的句法结构具有严格性,句子构成一定要严格按照句法结构来进行,受句法制约。而汉语的句法结构具有灵活性,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注意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不能盲目的将母语的句法结构套用到第二语言的句法结构中去。

3 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对绝大部分中国学习者来说,在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习惯使用母语思维来思考问题,经常会使用到自己已经学会的语言知识经验(比如母语)来努力使外语学习更快的获得成功。利用母语迁移,可以使学习者更快更好地适应一门完全不懂、看起来混乱的语言,用自己的母语让混乱的语言有一个梳理,通过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相似性和吻合的地方使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促进外语学习,这时母语迁移就发生了正迁移作用。而由于学习者经常会产生依赖母语的心理,这就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阻碍,因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各自有独立的发音、词汇、语法、结构等,母语只能起到学习第二语言的辅助作用,而不能完全依赖母语,否则会影响外语学习,从而产生负迁移作用。

外语学习是一个学习新语言、运用新语言的过程,受母语的影响是避免不了的。正确利用母语迁移是有利于外语学习的。例如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发现知识点有与母语相类似的成分学起来会比较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母语知识系统的完善,学习者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在外语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因此学习者要合理运用母语迁移,使其对外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语言迁移是指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潜意识地使用自己已经学会的语言知识(比如母语)运用到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帮助自己理解,这个过程在外语学习中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合理使用母语知识迁移会更有利于学好第二语言。而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则会使英语学习过程遇到一些困难。

[1] 卢丽虹.关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94.

[2] 姜天元.二语习得视角下的战士本科英语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4):216.

[3] 李佳.汉语负迁移对高职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4,(22):90-92.

[4] 邢玉月.浅谈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5,(18):67-69.

Effect of the transfer of native language in syntactic structure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UI Yan
(HeilongjiangUniversityofFinance and Economics,Harbin 150001,China)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will inevitablyaffected bymother tongue,this effect can be divided intopositive and negative migration according to its nature.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similarities and also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yntactic structure.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earners should careful compare similarities of two languages,make full use of already accumulated knowledge of mother tongue to play up the role of positive migration.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language structures should be noted,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ative language;Syntactic structure;Transfer;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H319

B

1674-8646(2016)15-0084-02

2016-06-03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第二语言二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下的英语长句的翻译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