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及运行机制探索

2016-03-15 21:04吴丽萍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吴丽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及运行机制探索

吴丽萍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1)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发展模式,采取了企业学院“订单式”、“共建共育”、校企联合出资办厂建站等引企入校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建立在利益驱动机制的基础上,创建优质专业平台,树立了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加强了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教学管理;利益驱动

1 校企合作模式类型与特征

1.1“订单式”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校企共同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到企业就业上岗。这一模式能够保证学生的就业率,解决社会就业难的问题,真正做到毕业即就业,实习与就业联体、招生与招工同步。天津某学院就是利用这种办学优势,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与几家企业订立了人才培养关系、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编写教材,进行课程开发,实行教学和实习管理,注重质量培养,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优势,建立了良好的科学研发平台和实习基地,做好了岗前培训工作,实现了学生的专业对口。

以企业实际生产线或厂房为依托,进行校内建厂,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欠缺的问题。校企合作模式扎根于企业实际,建立了企业服务中心,成立技术、产业和培训部,成立了专业的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以产学研为中心的专业教学,有效提升了我国行业教学研究水平。建立了校企整体服务模式,校方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学生创造实践和就业机会,这对现代中国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企业资金的投入也为教学科研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众多求学者吸引更大。很多高职院校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和院校自身需求和知识技术为依托,创建了相关专业的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以生产实践为教材,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

1.2“共建共育”模式

该模式的应用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人才和专业技术优势,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成立公司,让全体师生加入到企业的创办中,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学院和企业都是建设与培养人才的主体,学院可与企业共同建设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厂、站及公司,包括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室、共建课程、共建课堂等。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承接对外业务,组建以系主任为领导的公司,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成为公司的基层,扮演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更好地推动企业行业发展,创建良好的创业和就业平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3校企联合出资办厂建站

校企联合出资办厂建站对内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岗位专业技术培训,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一个独立经济组织。现代高职院校应从教学科研及服务人才的角度,开展校企联合办厂,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及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联合办学能够让企业积极地加入到教学计划制定中,对技术人员及管理者的培养更加用心。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实现企业产品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2 校企合作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

2.1建立共赢利益驱动机制,明确校企合作目标

校企合作就是要利用双方资源和环境优势,进行校企双方不同资源整合,实现双方自愿、管理、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渗透和互动,进而达到取长补短、触类旁通、优势互补的效果,创造利益共赢的大好局面。

校企合作的方式本着实现共同价值和目标的原则,完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受市场经济影响,利益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校企的长期合作,促进了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助关系的发展。校企合作要求双方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校应以企业人才需求的角度,打造企业迫切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解决企业技术开发和管理问题。企业更应从高校的发展入手,帮助高校解决教学条件和资源欠缺等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伟大目标。

2.2建设优质专业(群),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专业(群)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优质专业(群)建设是促进校企合作、创办企业学院、增强人才培养吸引力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建设专业(群)可以是单一的某专业,也可以是多个专业共同组成,创建优质专业(群)不仅能够弥补高职院校在资金和资源上的不足,还能够促进专业实体化建设,但这同时也需要学校能够放权,大胆尝试。学校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成立由专业带头人、学校领导、技能高手和企业界专家等共同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决定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培养计划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采取专业主任负责制,组织专业主任、教师、辅导员等共同组成专业教学团队,并围绕校企合作目标和专业(群)建设宗旨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2.3建立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首先,要确立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基础,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利用现有设备和教学资源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和培训。其次,开展弹性灵活教学。结合专业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和企业文化教育等进行自主教学,创建网络授课平台,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最后,校企协同进行实习管理。学生和企业、校方签订相关协议和约定书等,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制定实习计划,编制相应的实习资源,定期开展实习计划检查和考核,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3 结语

通过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的方式,可使工学结合得更加科学、合理。应制定校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内外一体化设计,将课堂带到实践工作中,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 李军雄,曾良骥,李太石.实施顶岗实习,推进工学结合,促进学生就业[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110-111.

[2] 周轲,刘祖鹏“.工学交替、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6):65-66.

[3]田正芳,胡细东,顾曙光.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及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C]//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12.

Exploration on type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ULi-ping
(Har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rbin 150081,Chin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the main mode of the current college teaching management,which adopts the modes of"order-oriented","co-construction and co-cultivation"and joint investments on factories establishmen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is based on the profit-driven mechanism,which creates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platform,establishes a clear goal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s specialty constru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eachingmanagement;Profit-driven

G717

A

1674-8646(2016)15-0110-02

2016-07-01

课题类别: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建设道桥工程质量检测站的研究与实践”(ZJC1214008)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