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建议

2016-03-15 21:04吕蕴明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资金事业单位单位

吕蕴明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建议

吕蕴明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哈尔滨 150001)

为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这一举措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掌控机制,供同行业者参考借鉴。

经济管理;资金分配;储备资金

1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

1.1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事业单位受长期传统经济管理方式的影响,很多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部分在建工程项目和部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为了能够取得短期效益,放弃建设工程项目,造成了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和资金的巨大浪费,体现了资金分配上的不合理。很多事业单位频繁发生储备资金超前应用、预支项目资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分配情况,造成资金短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1.2经济管理部门缺乏忧患意识

国家机构直接划款是事业单位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的资金结构会让一些事业单位员工缺乏经济管理忧患意识、进取心。随着事业单位的逐渐市场化发展,这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也造成了事业单位不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渐加快,经济模式发生转变,事业单位资金来源逐渐多样化,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现有经济管理体系略显不足,事业单位各部门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事业单位时常会发生财政拨款和科学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但是,在长期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部分事业单位对财政划拨有着严重的依赖性,而事业单位却尚未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需要给予事业单位更多的关注,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经济变革方面的要求,减少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

1.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政府部门划拨的,这样就让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对自身经济管理产生一定的轻视,经济管理方法缺乏有效性,某些工程项目的选择通常是根据经验,事业单位领导并未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经济管理方法。

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角度来说,固定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管理内容,单位领导很少进行经济管理详细规划和经济管理目标规划,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也更加随意,难以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较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经济管理上的失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长此以往,事业单位将会逐渐腐化,最终面临倒闭的问题。

1.4短期的经济管理模式未发生变化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各界提供科学教育、卫生等方面需求,是为社会提供福利而存在的,这也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区别。企业单位以营利为目的,而事业单位则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逐渐拉大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与企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差距,想要提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从经济基础建设上提升社会效益。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基础建设,不断加快事业单位市场经济建设,拉近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之间的距离。

2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改进意见

2.1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

针对事业单位现有资产,作出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收支状况分析,并进行资金利用的合理计算和科学管理。首先,我们应加强事业单位的收入预算。按照以往事业单位部门收入状况,做出合理的经济预算报表,并按照往年资金预定目标实施。其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应按照相应的财政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实施办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事业单位一定要掌控好经济管理航向标,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合理的预算分析,保证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可控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避免资金浪费。

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具备忧患意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事业单位员工,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提升自身竞争观念,努力为事业单位长期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加强事业单位资金建设,挖掘更多的发展资金来源,充分发挥资金作用。忧患意识是现今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必要思想观念,它是保证单位实施科学、有效经济管理的重要举措,忧患意识的树立能够让事业单位员工资金使用更加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经济机制,杜绝无用贷款。

2.3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逐步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建设,在单位现有建设基础上,提升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合理性,避免费用支出的散乱。由于事业单位整体资金支出较大,这就需要根据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因此,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后勤经济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事业单位可以先从源头部门资金管理入手,避免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

2.4实施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分配

由于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初期已经具备大量的固定资产,想要提升事业单位经济价值,就要充分利用现有固定资产,发挥其作用,实施严格的经济管理制度。若是一个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少、低盈利的问题,就必须要结合当前发展特点,进行严格的经济管理,提升其经济成效。

2.5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机制

经济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构成单位,其也是进一步完善经济管理机制的基本性要素。也正因如此,为事业单位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经济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如此,才能使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能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机制管理下有序、高效地开展,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还要对事业单位的领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实施监督,一旦发现经营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准确解决,确认责任问题,在严肃处理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损失。

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来讲,经济管理变革是十分必要的,它要逐渐发挥事业单位提供社会福利的作用,做好单位前期预算,保证事业单位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下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

3 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社会团体,它要履行政府职能,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但这与现今市场经济发展并不适合。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加强经济管理建设,就必须要做好单位前期预算,进而保证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提升社会服务效果。

[1] 王晓艳.政府在经济管理转轨中的角色选择与归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3-64.

[2] 顾玲玲.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3]赵克斌.临床实验室人力资源与经济管理的实践[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

Economic management behavior analysis of institutions and improvement recommendations

LVYun-ming
(Heilongjiang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Department,Harbin 150001,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financial affairs,economic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s was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hoping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institutions'economic management through this initiative,further improv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oas to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ame industry.

Economic management;Allocation offunds;Reserve funds

F810.6

A

1674-8646(2016)15-0135-02

2016-06-28

猜你喜欢
资金事业单位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