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春意醉

2016-03-16 11:36安冰
党建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城聊城民乐

安冰

今年春节我是在家乡山东聊城度过的。一年没有回家了,走下火车见到亲人的那一刻,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已沁入我心里。短暂七天的亲密接触,家乡年里的新气象、新味道,和着春节的喜兴气儿扑面而来。

新街景蕴含着文化味

花灯装饰有新意。年初一,我们一家人沿着东昌路散步,远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璀璨的水城夜色增添了几分祥和。路边树上的挂灯像绽放的礼花,街角的路灯似舞动的蝴蝶,绚烂了城市的夜空。横跨街道的彩灯,又如一道道拉开的幕布,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光岳楼闪亮在古城中心,像一位沧桑的老者,抖落历史的尘埃,安详而坚定地守望着这座城市。古城内的花灯更是应景,北城门的门神灯,南城门的凤舞聊城灯,西城门的龙腾盛世灯,还有美猴王、小胡巴、钓鱼童子、送福娃娃,神态各异,寓意吉祥。这流光溢彩的花灯点亮的不仅是城市的夜,还有百姓的心,辉映出家乡的蓬勃发展。

文化街区有特色。我带着孩子到古城区里一转,意外发现了一些“新大陆”。水浒英雄雕塑一条街,一百单八将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聊城就是水浒故事的发生地,站在他们中间,我已陶醉其中,在那些经典篇章里遥想当年。还有带有明清文化味的古玩、字画、曲艺等古城特色文化街古朴典雅。或许多年以后,老去的街景会随着文化沉淀在人们心里,定格成城市记忆,镌刻成历史永恒。

新春文化活动展风采。今年春节文化惠民活动,好戏连台。“百人写福迎新春”书法精品展、“学传统文化,印木板年画”免费体验、“水上古城元宵节灯展文化艺术节”、“欢天喜地庆元宵”民舞民乐、舞龙舞狮展演以及中老年才艺表演等。这一道道文化大餐把水城人民的文化生活带得火起来,乐起来,“以水为魂、以文为脉”的家乡文化正薪火相传、创新发展。这真是,湖光春色动,明月让花灯,天意同民乐,盛世佑水城。

辛苦活透出奉献情

和同学聊天时,了解到他爱人在市医院儿科病房上班。由于冬天孩子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小病号的数量一直处于高位,她这个“年”都是在病房里度过的。同学说,“医生这个活不容易,家里人得理解万岁啊”。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多医学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不想当医生。一边是“白天不懂夜的黑”,一边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出些实招。一样坚守岗位的还有铁路职工,他们的辛苦与付出,我们有目共睹。我一个初中同学在济南高铁站工作,她说,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对于国家来说,他们的敬业和奉献就是最好的礼物,他们的身影和脚步就是最美的祝福。

新关注引发新思考

奶奶今年在我们家过年,四世同堂,其乐融融。老人年过九旬,记性不好,有时喜怒无常,像个孩子。爷爷去世早,奶奶一个人生活多年。印象里,奶奶是个善良、朴实、节俭、爱干净的人。多年养成的习惯,吃饭不舍得夹菜,总等着孩子们吃完了自己才吃。自从她身体不好后,父辈们开始轮流照顾她。现在她虽然能照顾自己,但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儿,常常需要孩子提醒和叮嘱,像小孩一样喜欢零食,喜欢好看、好玩的小玩意儿。父辈们家里的条件都不错,也很孝顺,奶奶的“童心”被她的“大人们”精心呵护着。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像奶奶一样需要照顾的老人还有很多,完全依靠社会保障还不现实,他们需要孩子的呵护,家庭的关爱。“百善孝为先”,孝是美德,是修为,是文化,是传承。常回家看看,多关心老人,不应仅是春节的拜年话,更该成为平时的家常话。

年的脚步渐行渐远,可年的味道却历久弥新。“春江水暖鸭先知”,民乐而国安,家富则国强。春天已吹响耕耘的号角,愿每个人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梦想的果实。

猜你喜欢
水城聊城民乐
我与民乐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Discussions about two models to differentiate options
聊娃儿聊聊城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花糕,我爱摆弄
北方须慎重建“水城”
水城县委离退局组织全县离休干部健康体检
金钟奖首涉民乐组合茉莉花民乐组合和圣风组合共获金奖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