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走低的国际影响与中国策略

2016-03-16 11:41郭焦锋
党建 2016年3期
关键词:页岩油气油价

郭焦锋

内容摘要:自2014年以来,全球油气需求增速减缓、供应过剩,导致国际油价从108美元/桶跌破30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70%。由于世界石油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暴跌后价格仍将长期处于低位运行。“页岩革命”与低油价在为美国插手国际事务提供巨大战略空间的同时,对俄罗斯等主要油气资源国造成较大的冲击。低油价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中国油气行业应紧紧抓住国际油价大跌后处于价格低位运行周期的窗口期,深化改革。

近年来,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不同经济体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分化;世界石油供需宽松态势难以改变,国际油价暴跌后价格仍将长期处于低位运行;全球能源从过去依赖化石能源向去碳化的清洁低碳能源转变,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出现重大变革。这些将对全球政治、经济、能源格局乃至世界各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形势下国际能源供需形成新格局

1.全球油气需求增速减缓,供应过剩,国际油价暴跌。不到1年半时间,国际油价就从108美元/桶跌破30美元/桶,下跌幅度超过70%,油价创造了近12年来的新低。自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特征十分突出,是影响本轮国际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从需求侧看,201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9288万桶/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油气消费增速放缓,进而从根本上引发了国际油价不断探底。从供给侧看,2015年全球石油产量9558万桶/日,供大于求270万桶/日。近年来油气勘查开采不断获得新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油气供应能力,世界油气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输出国组织摒弃“限产保价”的传统做法,采取保市场的策略,继续增加对市场的油气供应。另外,地缘政治形势总体上不利于抑制此轮油价下跌。加之美元进入升值通道,形成对油价的直接压制,估计在导致此轮国际油价下跌的影响程度中,美元的影响占到三分之一。

2.油气需求重心加速东移、供给中心西移,天然气发展势头强劲。一方面,中国、印度和东南亚构成的“亚太月牙形地带”引领油气消费增长。从世界油气消费发展态势看,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原油的消费增幅明显放缓,其中北美、欧洲地区原油的消费呈下降趋势,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石油消费则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亚太月牙形地带”的石油需求约占全球的25%,且需求增速明显快于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油气需求中心呈现由欧美地区加速向亚洲地区“由西向东”移动的趋势。另一方面,由加拿大、美国、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构成的“美洲月牙形”油气供给版图初步形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供给日益多元化,美洲大陆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在美国“页岩革命”影响下,美国的页岩油气、加拿大的油砂、委内瑞拉的重油、巴西的深海盐下石油和阿根廷的页岩气等能源的潜力逐步释放,且在全球油气供给方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大西洋两岸成为除中东之外油气生产增长最活跃的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以中东为主的全球油气生产版图,世界油气供应呈现“西移”态势。相关机构研究成果显示,全球天然气的消费增速仅次于可再生能源,至2035年年均消费将增长1.9%;预计2016年,全球天然气产能大增,天然气产量3.76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天然气需求约3.55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

二、“页岩革命”与低油价为美国实现能源独立和进行国际战略提供强力支撑

页岩油气的成功开发不仅使美国可尽早实现能源独立战略目标,而且使其可能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油气生产国,并从一个油气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进而使国际油价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

两年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美国的“页岩革命”,而当前的低油价又反过来影响着美国页岩油气的发展。低油价使得石油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石油企业为生存不得不加速推进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页岩油气的发展。

美国页岩油气得以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发达的金融市场。油价和成本是投资者优选项目的重要依据,进而决定着油气产量的增减。与常规油气开发的大规模投资和长回报周期不同,页岩油气投资灵活,回报周期短乃至以月计算。当油价低于开发所需的最低回报时,投资停止,产量也很快下降;而油价一旦恢复到回报要求以上,投资则很快恢复,产量也会快速上升。在低油价的初期阶段,在原有技术条件下高价低效的项目被挤出,油气产量持续下降,但同时促使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改进与创新;随着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投资者可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油气区块,从而在同一地区形成大规模的页岩油气开采活动,油气产量上升。资本逐利性及灵活多样的盈利模式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技术、降低页岩油气开采成本,这种内在驱动力导致在油价低位运行时仍维持较高的投资和产量。

页岩油气持续开发和低油价既给美国带来了能源价格走低、国民收入提高、就业增加等诸多好处,也为美国实施其国际战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其一,美国在制约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外交博弈中,以及实现推进中东美式民主、保护同盟国安全等方面的战略目标时变得更加强硬,助长了其把控、主导国际局势的野心;其二,全球能源运输通道和网络安全风险或将上升,这将给一直在搭美国“安全便车”的包括中国在内的能源进口大国带来严峻挑战;其三,从全球气候政治看,美国大量使用天然气,降低由使用煤炭带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此举将减轻美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压力,从而便于美国以环保的名义插手全球气候政治。

三、低油价对俄罗斯等主要油气资源国造成较大的冲击

国际油价下跌在帮助原油主要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原油出口大国带来利益损失,使这些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和财政风险。有关研究成果显示,低油价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并将持续到2017年;对于委内瑞拉,油价每降低1美元,国家收入损失将达7亿美元。这对于那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主要油气资源国将造成巨大的压力。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选择对欧洲乃至全球稳定都至关重要。2014年以来,俄罗斯油气开发和出口频频遇挫,使其在国际油气出口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受到重大打击。有关研究成果显示,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到俄罗斯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俄罗斯经济正在走向衰退,如果全球顺利推进“页岩革命”,到2040年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市场的份额将下降一半。俄罗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直接关乎其经济走势和能源战略的实施。乌克兰事件成为2014年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出现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对峙,极大影响了全球政治和能源市场格局。欧盟为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努力寻求进口多元化,加快与中亚、中东能源合作步伐。而俄罗斯在西方战略围堵下,加快油气东移南下,特别是在与东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未来的低油价很可能会加剧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动荡。在油价暴跌的背景下,那些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经济体如沙特阿拉伯、巴林和阿曼等国家在2015年都开始削减补贴,基本食品和燃料价格均上涨了6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目前的消费水平下,到2020年海湾国家将用完所有的资金储备。未来随着继续勒紧裤腰带,那些享有高福利的海湾国家的国民,可能不会默默地接受损失。由于意识到权力的衰落,海湾的政权或将面临更大的危险,进而采取一些更激进的地区行动,如沙特阿拉伯发动也门战争、与伊朗之间的对抗。尽管石油收入损失很大,但沙特阿拉伯仍坚持增产,以压制潜在的伊朗石油出口,并保护其市场份额。

四、低油价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油气行业改革

总体上看,长期低油价对中国是较大的利好。首先,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2015年对外依存度超过60%,低油价会有效降低中国经济的整体负担。石油价格下降意味着生产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和总产出与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促使经济增长率提高。相关研究成果表明,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节省支出700亿美元左右,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国际油价下跌对不同领域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下游用油大户来说,特别是交通运输业,低油价是一大利好;而对煤炭等能源替代行业和油气开采业来说,低油价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看,中国油气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不同程度下滑,勘探开发新投入减少,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急剧萎缩,约40%的钻井队被闲置,石油装备制造产能严重过剩,整个行业步入“寒冬”。面对“寒冬”,我国油气企业应紧紧抓住国际油价大跌后处于价格低位运行周期的窗口期和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针对低油价时暴露出来的市场化程度低、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和抗风险能力差等方面的弊病,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能源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解决制约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促进石油天然气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低油价引发低气价,这有助于加快提升城市气化率,增加天然气供应的覆盖面和受益人口,这既给私家车、出租车、重型卡车等天然气汽车车主带来降低出行成本的好处,也给城市居民的供暖和生活用气,以及餐饮业带来清洁能源和便利,更为有效缓解大气污染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统计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除发电用煤约2亿吨外,工业、供暖等用煤每年达1.4亿吨,这些以分散使用为主且缺乏有效环保措施的煤炭通过燃烧,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散煤全部用天然气替代,天然气需求量将增加750亿立方米/年,与等热值煤炭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2亿吨、二氧化硫约360万吨、烟尘约130万吨。这将有效缓解京津冀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

第三,低油价可助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领域是光伏、风电、水电以及核电,这些新能源的发展主要取代对煤电的需求。油价降低不会制约新能源的发展,因为气价降低有利于发展目前仅占总电量2%的天然气发电,结合抽水蓄能的气电调峰可增强电网接纳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提升风力和太阳能的发电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壳牌国际有限公司,2015:《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5:《中国气体清洁能源发展报告2015》,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壳牌国际有限公司,2013:《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责任编辑:王碧薇)

猜你喜欢
页岩油气油价
加油站油气回收及安全环保探究
“贵州复杂构造区页岩气赋存与渗透机制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油气改革之于油价
油价这么低,“三桶油”还好吗?
油价低潮的三大教训
和讯网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我国启动页岩气高效开发研究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