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价操纵存在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3-16 15:16河南大学商学院张莎莎姚远
中国商论 2016年19期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价股市

河南大学商学院 张莎莎 姚远

中国股价操纵存在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河南大学商学院 张莎莎 姚远

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很大发展。然而,股票价格操纵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引入中国股市第一案,阐述了股价操纵的危害和影响;其次分析了中国关于股价操纵的定义、特点和主要形式;再次对中国股价操纵现象的存在性进行分析与说明;最后总结对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股价操纵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价格操纵 操纵现象 操纵监管

1 股价操纵——证券市场面对的挑战

一直以来,股价操纵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演变。早期的价格操纵形式比较简单,手段单一,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操纵形式和手段逐渐复杂化,更具隐蔽性。本节主要通过介绍中科创业案,总结价格操纵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1案件简介

中科创业案是一起由股票价格操纵引发的刑事案件,该案件首次将操纵者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推上被告席而被媒体称为“中国股市第一案”,并且此次事件也使中国股市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中科创业,前身为深圳市康达尔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起初公司主要以养鸡和饲料生产为主。1997年一场严重的禽流感席卷香港,直接造成康达尔损失惨重,股价大幅度下跌。此次下跌造成经理朱焕良的几亿元资金被套住,为了“拯救”危机,朱焕良企图勾结吕梁(原名吕新建,被媒体称为K先生)密谋操纵康达尔的股票。起初两人协议将康达尔重组,把公司由养鸡专业户改为高科技新贵。1999年7月,吕梁一手操办创立了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随后的两年间,朱焕良不断收购原康达尔的股票,并强占董事会席位,对公司进行全方位控制。直至2001年1月,吕梁命人开设了1500多个虚假股东账户,专门进行康达尔股票的自买自卖,并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中科创业的股价异常波动,从中攫取巨额利润。

1.2案件影响

中科创业股价操纵案,第一次将股价操纵由幕后推向幕前,加深了整个金融市场对市场操纵的关注和警惕。此次案件造成了证券市场的信任危机,事后也引发了一场关于股价操纵问题的大讨论。主要包括操纵事件本身给市场造成的波动性;操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股价的异常上涨和下跌,以及引起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市场监督作用的质疑。

2 股价操纵相关理论

2.1中国关于股价操纵定义的界定

中国证券市场对股价操纵的定义主要从操纵动机和操纵行为来说明。事实上,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拥有完全的自主权,而市场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合法交易的场所。

(1)操纵动机。操纵者进行操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吸引并引诱其他投资者的交易活动,造成股票的供求异常,从而获得操纵利润或减少损失。由此可知,操纵者的非法行为是故意为之,动机鲜明。

(2)操纵行为。操纵者进行操纵期间,发布的虚假信息能够使股票的供求发生变化,成功吸引其他投资者的注意,最终引起股价异常波动,这种行为违反了证券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而操纵者为了达到获利的目的,就必须进行这种非法操纵行为。

2.2股价操纵的特点分析

(1)股价操纵是证券操纵的一种主要形式。因为证券涉及基金、债券、期货、期权等多种金融产品,而股票只是其中一种类型。(2)操纵以实现转嫁风险或获取收益为目的。操纵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非法行为,利用股票市场本身的缺陷,钻法律的空子,从中谋取操纵利益或者减少损失。(3)操纵形式多样化。操纵行为的进行,既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串通他人合伙操纵;既可以通过不转移实际所有权的自买自卖,也可以先高价卖出再低价买入,抑或先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的形式进行。(4)操纵的人为性。证券市场上引发的操纵行为,实际上都是人工操作的结果。通过改变股票的供求关系,使股票价格与股价的内在市值偏离,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5)操纵的违法性。由于股价操纵致使股票市场严重失衡,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权益,也给整个市场带来损毁性的打击。所以各国均把这种操纵行为列为违法行为,并明令禁止。

2.3股价操纵的主要形式

(1)洗售。也称对敲,主要指通过制造股票异常活跃的假象,达到影响股票交易行情的目的,而实际上并不转移所有权的方式。(2)合谋。主要是指联合他人一起,以事先串通好的股票价格、数量和时间进行交易,在一方买入(卖出)的同时,另一方卖出(买入)的方式。(3)连续交易。主要指通过一系列的非法操纵,造成股票的异常活跃,成功吸引其他投资者的注意并进行交易,进而影响股价的变动,最终获利的方式。(4)轧空。指的是操纵者预谋买断某股票,导致其他投资者除了与该操纵者交易,没有其他购入渠道。操纵者因此垄断股票而获利。(5)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地联合他人,散布谣言,发布虚假消息,致使股票价格上升或下跌,因而诱使其他投资者买卖该股票的方式。(6)其他操纵方式。主要有诸如利用内幕消息、职权进行的操纵;利用其他欺骗或欺诈手段进行的操纵,以及综合利用多种操纵方式等。

3 中国股价操纵存在性分析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不仅仅投资者存在强烈的行为偏差,而且市场本身也存在制度缺陷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都为股价操纵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

3.1投资者缺陷分析

不论是从投资者数量或者是投资者所持有的流通股市值来看,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个人投资者市场。投资者的行为偏差主要表现为代表性偏差和处置效应。

(1)中国股市的过度反应。我国股市的个人投资者在交易时选择跟庄或者参照一些机构投资者的策略,直接导致机构投资者的“输家组合”反转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这种组合存在一定的收益惯性现象。由此可知,我国股市的反应比较强烈,属过度反应。

(2)中国股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在中国股市上,投资者的处置效应表现比较明显,原因在于投资者的行为中表现出较多的非理性成分。

(3)机构投资者功能偏离。我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在交易市场上并未发挥其稳定的市场功能,相反地,加剧了股票市场的失衡,给证券市场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危机,也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

3.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股市的很多上市公司都能够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但还是存在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为股价操纵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为:股价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散布金融谣言或虚假内幕消息。

3.3政府监管缺失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依赖于监督管理委员会执行,这种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效应,能够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但基于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这种模式对股价操纵的监管上逐渐表现出不适应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的监管力度较弱;监管职能错位;监管体系不完善。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股价操纵监管的必要性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旨在维护我国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1)股价操纵监管的必要性:股价操纵问题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无法杜绝。原因在于市场本身的制度缺陷和巨额利润的诱惑。操纵行为的存在,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所以,减少股价操纵将是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对股价操纵的监管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政策性建议:股价操纵行为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股价操纵问题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反操纵政策性建议。

第一,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减少虚假消息传播;第二,加强投资者教育,减少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成分;第三,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投资者结构体系;第四,加强对股市交易行为的监控;第五,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不恰当参与;第六,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加大对操纵者的惩处力度。

[1] 贺晓波,温斌.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操纵判据研究[J].中国物价,2009(07).

[2] 王春峰,卢涛,房振明.我国证券市场中基于信息的市场操纵行为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05).

[3] 徐爱农.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模型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7).

[4] 张羽,李黎.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5(08).

F832.5

A

2096-0298(2016)07(a)-067-02

张莎莎(1990-),女,河南省濮阳市人,河南大学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工程方面的研究;

姚远(1975-),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工程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证券市场股价股市
2020年《证券市场导报》选题指引
盘中股价升跌引起持股者情绪变化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未来发展方向
牛股盘中冲高回落尾市拉涨停行为解读
海内外证券市场数据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股价创股灾以来新低的股票
股市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