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2016-03-16 01:33河南大学商学院张莎莎姜亚芳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竞争力效率

河南大学商学院 张莎莎 姜亚芳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河南大学商学院张莎莎姜亚芳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创新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主流下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引入技术创新的概念,详细论述了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描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 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成为关乎企业成败存亡的关键因素。企业要保证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必须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独有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综合,不仅能够整合企业的各种动态资源,而且可以提供并改善企业的环境适应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和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然而,经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呈现出投入少、效率低的不良局面。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对增强我国总体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1 相关理论

1.1技术创新概述

技术创新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发表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之后,熊彼特在该著作中第一次提出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一种生产过程。首先建立新的生产函数,然后把旧的生产要素经过整合,与新的生产方式、管理方法重新组合起来,最后将新的生产模式投入生产,通过新产品的流通开辟新市场,最终获取利润。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关注并研究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叶明提出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按照发明—创新—开发—技术革新与突破的顺序进行,贾慰文随后提出技术创新是集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系统性创新过程。

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更多人倾向于把技术创新过程归结为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性流程。这其中的创新主体是各个企业,创新结果是技术的进步,创新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为了赚取利润而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而技术开发的最终体现也就是新产品的产生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的突显。

1.2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1990年,企业核心竞争力首次出现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共同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自此之后,核心竞争力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

(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企业内部团体学习的能力,也是一种有效调合企业各种生产技能,并能将企业的各项生产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2)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知识体系,不仅能使企业文化独具特色,也能使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发挥出来。(3)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各项资源的整合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4)基于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日常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元件能力;二是企业运用基础元件能力,以全新的方式对其进行整合和架构的能力,即局部能力。

总结上述几种理论的共同点,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独特能力,是一种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能力。这种独特能力能够通过整合公司现有的各种资源和技术,并站在企业整体角度,统筹规划,对抗竞争对手,维持企业发展优势的绝对竞争能力。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2.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矛盾

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开发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创新价值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化的发展模式注定了它的高风险性、高效益性、系统性和周期性,也说明了创新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矛盾。第一,长期与短期的矛盾。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前期投入较多,并且风险系数较高,周期性长。而很多企业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不愿承担风险进行技术创新。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矛盾。第二,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而企业本身也许并不具备进行创新的能力。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的生产力,企业的内部组织能力、企业文化、制度和战略组成企业的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不协调也会产生矛盾。

2.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帮助实现我国的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然而实际上我国具有技术领先特性的高技术产业并不具备应有的“高效益”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后续的持续性增长。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少和技术创新的效率低。

(1)技术创新投入少。技术开发前期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信息、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开发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随之引发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方面,研发过程不确定性较大,很可能面临对手模仿、机密泄露等问题,甚至可能研发失败,更有可能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这种高风险很难为债权人所接受;另一方面,研发投资周期长、规模大,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一般不愿意提供一份大额且需较长时间的债权。(2)技术创新效率低。从技术创新效率角度来看,我国处于“高产出、低效益”的不良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整体效率水平不佳,且逐年降低。一方面,我国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资源的投入管理和配置上不成熟,难免造成较高的失败风险和较低的科技成果产出率;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后的成果大多被高新技术企业所忽视,这也会导致创新成果的利用率低,最终造成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

3 以技术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加强核心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通常企业通过对内部的一项或几项关键技术进行开发和利用,最终形成自身特有的知识产权,这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体现。只有对关键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3.2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

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日益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不断进行更新。这种不间断的更新主要是以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基础,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的竞争。因此只有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一直处于有利地位,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3重视技术创新管理

全新有效的创新管理方式应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实现为目标,对各种创新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和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重视技术创新管理,才能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创新管理范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4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解决。首先,技术创新是一个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长期过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高新技术企业营造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氛围。而企业本身应该在重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重视营销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影响技术创新转化效率的非技术创新因素,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价值,避免技术创新资源和成果的浪费和闲置。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核心技术创新、保持持续技术创新、重视技术创新管理,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才能持续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对我国整个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邹琪,刘锦虹,洪侃,罗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4(2).

[2] 周艳菊,邹飞,王宗润.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本结构—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4(1).

[3] 张道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动态演进研究[J].电子商务,2013(3).

[4] 张可,高庆昆.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管理世界,2013(06).

[5] 王贯中.培育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

F272

A

2096-0298(2016)07(c)-051-02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竞争力效率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