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效益的实例研究

2016-03-16 01:33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彭姝羽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权益法公允会计准则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彭姝羽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效益的实例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彭姝羽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提升资金收益率、增强企业在金融市场地位的重要举措,而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活动的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优化企业投资结构,提升企业投资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将从会计规范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入手,来探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及效益关系,以此来优化长期股权投资所带来的可能风险,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 效益分析

2014年7月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发布,将对企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报表等带来新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表现,如何克服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关系重大。为此,本文将结合会计准则,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实例探析来研究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规范化管理,以促进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 长期股权投资概念及会计准则

金融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形成,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从股权投资的成本效益视角来考量股权投资活动的收益率,一直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合理地利用对外股权投资,不仅能够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还能促进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长期股权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特点:一是长期性,利用对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来影响企业经营行为;二是利险并存,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来分散经营风险,获得经济收益;三是禁止出售,从长期股权投资来看是不能随意出售的,需要与现有会计准则机制相适应。

从长期股权投资方法来看,主要有成本法、权益法两种。对于成本法,主要从股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来审视,但无法准确衡量亏患;而权益法则从股权投资的全面考核上体现谨慎性原则,来反映投资是否存在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本身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显然是不充分的,而应该结合金融市场的变化,以及财务会计准则要求来客观对待,特别是对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研究,通常需要与被投资企业共同或相对关系上,适当放宽计量范围,以获得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自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范主要有: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等。会计人员要深入研究会计准则的操作规范,从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条件下来优化会计处理方法,以更好地反映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行为。

2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效益分析应用

2.1初始阶段投资成本的效益分析

探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行为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我们要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活动的初始投资成本入手,从投资时的成本计量来分析所有支出款项,如相关手续费、税金等。对于初始股权投资中的成本核算,主要从两种情况来展开。第一种是从企业合并上来计量,对于企业处于同一控制状态时,主要从现金支付、非现金资产转让、承担债务等形式来进行计量,将合并之日所获得的被合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当然,对于初始成本与被合并企业所有价款之间的差额,需要从资本公积方式来进行处理,当资本公积不足时,可以从留存收益进行弥补。如果企业合并后不在同一控制下,对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核算,应该从公允价值上进行分析,统合各项资金、资产、债务支出;当公允价值与购买账目价值存在差额时,可以纳入当期损益统计;对于被投资企业所获得的资产、债务,也必须通过公允价值来入账;如果合并成本价款高于购买的资产、债务公允净额,则将多出成本归于商誉。第二种计量是基于企业合并之外的成本核算,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如果以现金支付方式,则需要对支付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如果存在一些已经宣告但未实现的现金股利,则以应收项目来进行单独核算;如果长期股权投资是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则需要根据发行的证券公允价值来进行成本分析。

2.2后续投资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针对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后续投资,通常将之纳入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进行体现。当然,也可以通过成本法、权益法进行处理,来获得后续投资的成本效益状况。我们可以借助于实例分析来探讨。以某A企业2014年购买B企业5万股份,两者并非同一控制关系,对于每股定价为100元人民币,A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获得B企业60%的表决权资本,而A企业将之纳入到长期股权投资部分。如果A企业与B企业发生投资交易,则B企业的所有权益额为800万元人民币,净资产可辨识部分的公允价值也为800万元人民币,则对于A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从投资成本与效益分析上应该计量如下。

借: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额为48万元,商誉为20万元;贷:对银行存款额为50万元。

可见,从上述报表分析来看,如果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则对于被投资企业同样能盈利,A企业的投资资产、权益将会减少。

2.3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计量

对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差额计量,主要是通过权益法来进行核算时,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份额与投资成本之间存在的差额。在会计准则下,对于上述投资差额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处理方法,即损益法、权益法以及损益与权益相结合方法。笔者认为,将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纳入到损益中,一方面可以对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反映;另一方面还能够从投资方式中实现资产增值,且与权责发生制具有一致性。当然,从企业投资行为来看,投资成本也可以通过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来获得对被投资企业权益的可靠分析。另外,针对股权投资中借方差额,企业也可以将之纳入商誉中,而对于股权投资中的减值问题,可以从计提减值准备金中来进行合理划分,以便于对投资行为进行准确衡量。对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活动,由于借方差额在持有期间不会减少,当企业面临发展困境或经营风险时,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才会发生变化,由此来看,在处理计提减值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发展前景问题。

2.4对减值准备的成本效益分析

在财务管理上,对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减值准备,要从投资项目的差异性上进行区别对待和成本效益分析。由于当前金融环境,市价下跌动荡频繁,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其经营状况变化较大,而投资企业有可能难以收回其价款。因此,在应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可以从可回收金额中,按照公允价值对预计费用进行扣除,并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中来比较。当然,对于企业管理层,在可回收金额低于投资成本金额时,对于差额的冲抵可以纳入资本公积项目中,而对于不足冲抵的部分,可以纳入当期投资损失中。长期股权股资在经过计提减值后不能再转回,在处置上应该根据比例来进行转销。另外,针对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账面价值,要进行逐项核算。

3 结语

从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来看,长期股权投资作为企业经营多元化的主要途径,从成本效益核算上来反映投资付出与收入利润,并从股权投资内部交易及股权关系上来映射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变化。新准则的出台对现有会计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尤其是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更要从风险投资机构、基金信托机构,以及企业间接权益投资中来按照成本、效益分析,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将长期股权投资纳入可靠的会计计量中,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赵志锋.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的影响综述[J].财经界(学术版),2015(10).

[2] 靳光玫.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后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影响[J].潍坊学院学报,2016(01).

[3] 莫韬.长期股权投资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6(12).

F275

A

2096-0298(2016)07(c)-086-02

猜你喜欢
权益法公允会计准则
权益法操纵、高管变更与薪酬契约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期股权投资中成本法转权益法的问题探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