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推进江苏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①

2016-03-16 01:33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开发处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供给办学体系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开发处 谷 静



以供给侧改革推进江苏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①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开发处谷静

作为供给方的职业教育,在经济的供给侧改革中承担着为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和管理服务人才的重任。然而在实际中发现需求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旅游院校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促进人才流动和优化专业配置,以达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实施创新的、有效的、精准的教育供给,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供给侧改革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旅游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中的作用突显,旅游业中的供需矛盾也十分明显。对于国家来说,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作为供给方的作用至关重大,转型、创新、产业发展等问题都要有人才支撑。因此,化解当前存在的教育供需矛盾,应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出发,改变单一结构供给,形成丰富的、多元的、可选择的供给结构,从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经济升级、产业转型的同时,我们发现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旅游院校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模式同质化,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师资条件等不能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造成“供需”脱节。二是专业人才流失率偏高,职业教育缺乏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这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促进人才流动和优化专业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1 优化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

优化专业结构,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2015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教育部印发的《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立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有机衔接、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行业培训更加完善的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目标任务的引领下,旅游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旅游发展的特色和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满足区域、行业、企业和国际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方式和类型,科学准确定位,围绕“互联网+”、“旅游+”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发展区域特色专业,构建与经济结构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专业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域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打造国家级示范专业点、省示范专业点和学校特色专业点,共同推动形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旅游专业群,促使专业结构优化和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带动旅游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2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

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旅游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觉学习、结合实践、指导、文化引领融为一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各旅游院校应该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企业的要求修订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利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的有利资源,将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中,纳入教学计划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步推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将面向全体大二学生和已经毕业想要创业的毕业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创业精英模块、创新创业孵化空间模式,需要有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创业经验的老师和社会精英担任教学工作,共同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3 激发办学活力

办学活力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动力支撑。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深入贯彻,“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这一新的改革,推动创建了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混合所有制高职学院办学模式,形成多元投入、多边合作、多方治理、多样发展的新格局,改变原来公办教育模式。这需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出台鼓励、引导、规范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办学的法律法规,明确旅游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分类原则和实施的程序、健全职业院校产权保护和流动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适应探索发展的需要。通过选取“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改革试点,增加办学主体,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同时为办学主体提供人才供给,办学活力势必得到有效激发。

4 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就是将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转化。旅游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培养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较强应变能力的技术应用性管理人才。国家在大力倡导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更多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素质高的服务人才,而旅游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这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例如每学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对管理层人才的特殊性需求,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构建旅游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需要加强实践教材建设、实践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共同推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旅游业需求。

5 深化产教融合

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才和技能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的行业性、职业化发展的特点,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研究和制定促进产教融合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税费优惠的相关政策,吸引行业专家、优秀企业、职业院校的代表,建立职教中心或职教集团,本着“政府推动、行业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业指导、明确职教中心的运行机制、治理结构、服务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和优秀资源整合等发展措施,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精准供给。

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提升是构建现代化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提高人才质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要素。加快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培养多层次旅游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旅游人才队伍。大力改善旅游人才观念,优化旅游职业教育育人环境,强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度,加快建立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有机衔接、布局结构更加合理、行业培训更加完善的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显著提升旅游专业学生和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江苏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正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的方向。

[1] 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

[2] 傅蔚冈.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6 -03-05.

[3] 狄保荣.突破与重构: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创新[J].旅游学刊,2015(10).

F590

A

2096-0298(2016)07(c)-093-02

①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谷静(1984-),女,吉林梅河口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供给办学体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