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①

2016-03-16 01:33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蔡苏文
中国商论 2016年21期
关键词:青岛跨境电子商务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蔡苏文 杨 雯



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①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蔡苏文杨雯

近几年,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在建立电商平台、试点直购进口模式、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启用等方面成就显著,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既有优势和机遇,也存在劣势和挑战。目前在我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青岛要抓住机遇,从各方面采取对策加快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跨境电商 中韩自贸区 中韩贸易 SWOT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当前,中韩自贸区建设是青岛一个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机遇,作为中韩自贸区的桥头堡和示范区,加快青岛与韩国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为青岛市发展外向型经济,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青岛在推动中韩贸易合作的同时,加快贸易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相融合,积极打造中韩跨境“互联网+”合作电商平台。推出了首家与海关数据端口对接的跨境直购电商平台—尚韩网。青岛出口企业也借助这个电商平台,每日都有300单以上的出口,出口韩国的假发、服装、工艺品等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5年3月20日,中韩海运直购进口模式开启,青岛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开展海运跨境电商直购进口的城市。2015年7月31日青岛国际陆港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正式启用,也意味着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半岛地区跨境电商直购业务进入了规模化、常态化发展的新时期。

虽然青岛对韩国的跨境电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目前对韩电商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清形势加快发展。

1 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1.1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1.1商贸发展基础好

在中韩建交后,由于地域原因,青岛成为韩资主要投资目的地。韩国是青岛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国。由于中国和韩国进出口结构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所以,青岛与韩国的贸易空间较大,发展基础好。据青岛海关统计,2015年前11个月青岛市对韩进出口总值为437.1亿元人民币,占青岛市外贸进出口的份额为11.3%,这为中韩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2014年8月15日,中韩贸易合作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这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1.1.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青岛与韩国隔海相望,具有绝对的地理区位优势。目前青岛每周往返韩国航班100多个,实现了青韩航空客运“公交化”。青岛与韩国往来历史悠久,人缘相亲。青岛有韩国总领事馆,常驻青岛的韩国人超过10万。青岛成为中韩地方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城市之一。青岛港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2015年货物吞吐量实现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734万标箱。较好的地理和物流优势,有利于对韩跨境电商的全面展开。

1.2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1.2.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制约

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第三方支付平台非常重要。目前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所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一些欠缺,尤其是安全性与便利性。一方面企业收款受到限制,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利润结算,可能出现由于人民币与韩元币种之间的汇率差造成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连接的韩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不够多、覆盖范围不够广。

1.2.2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套尚不够健全

一是物流配送网络不健全。对于青岛与韩国间跨境电子商务而言,高效可靠的物流体系是确保交易顺利达成的重要保障,青岛跨境物流配送公司综合实力尚未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范围覆盖、快递效率等方面与大型国际物流配送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物流成本较高。跨境物流配送资源市场集中度偏低,仓储配套设施匮乏,海外仓运营成本偏高,这些因素造成物流成本较高,制约了对韩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

1.2.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对韩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包括韩语、销售、金融、计算机等。然而,跨境电商又是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有经验的人才少之又少,高校和社会机构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来不及补充跨境电商的人才缺口,而且,刚刚踏上岗位的跨境电商人才也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这导致跨境电商贸易中人才的极度紧缺。

1.3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3.1国际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大量的传统外贸企业开始纷纷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通过互联网开拓国际市场,国外小型批发商高频率的短单、小单,取代了原有大中型批发商的长单、大单,以跨境小额交易为主要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蓬勃发展。青岛对韩国的跨境电商网站也纷纷建立,电商发展的环境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为加快青岛对韩国更广范围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可能。

1.3.2中韩自贸区协议的实施

2015年12月20日,中韩两国就自由贸易协定(FTA)正式生效。在协定中,中韩双方确定双方贸易自由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 将实现货物、人员、资本的自由来往,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投资机会,这将极大推动青与韩国的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消费者和生产厂商打开跨境的绿色通道。为抢抓中韩自贸区新机遇,青岛市政府印发了《关于青岛市抢抓中韩自贸区新机遇提升对韩开放合作水平行动计划》,提升青岛对韩合作进入国家战略。

1.3.3促进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

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4 月29日,青岛商务局发布《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中韩跨境电商的发展,青岛专门出台了加快中韩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意见,将建设面积更大、功能更全、辐射更广的跨境电商小镇,吸引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入驻。着力打造了青岛本土跨境电商平台,为形成中韩电商货物集散中心创造了条件。

1.4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威胁(Threats)

1.4.1各地对韩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

由于跨境电商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方面的优势,能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实现外贸转型升级,因此各地都加大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和青岛同样具有区位优势的大连、烟台、威海,都出台和实施了政策推动对韩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这也为青岛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对韩跨境电商带来了挑战。

1.4.2B2B模式下对出口企业较强竞争力的要求

青岛对韩国电商的B2C(企业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发展较快,特别是通过“海外邮购”等渠道,直接从韩国购买化妆品等商品。目前商务部跨境电商的支持政策,要求B2B(企业对企业)作为主攻方向,而目前B2B方式的发展,一是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加快推进;二是需要外贸出口产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对韩出口的服装鞋帽玩具和特色农产品。

2 加快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

2.1建设中韩跨境电子商务核心区

近几年青岛加快了电子商务区建设,已经形成了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物流园、即墨国际陆港3家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区。在此基础上,要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韩跨境电子商务核心区。首先,完善针对韩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基地的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承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其次,提升青岛外贸企业的创新能力,承接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地企业与韩国贸易的发展,外贸企业只有加快创新步伐,尽快融入跨境电子商务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最后,政府要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与支持。

2.2改善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环境

物流是跨境电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青岛市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和规划,同时物流企业本身也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创新出适合对韩跨境电商的模式。政府可以鼓励跨境电商积极开发第三方仓储,将跨境电商与仓储物流分离开来,各自专一,让跨境电商专注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仓储物流更加关注自身的强化,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保障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安全。要扩大青岛港的港口辐射能力,着力打造国际集装箱业务的枢纽港,为青岛发展对韩跨境电子商务扫清物流方面障碍。

2.3加快青岛与韩国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青岛对韩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金融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中加快青岛与韩国跨境支付结算业务,有利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在国际银行间清算上,帮助支付企业化解跨境贸易冲突,减少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国际化阻力。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与韩国电商开展支付结算业务。另一方面,要建立更大范围的、更专业的、更安全的、更便捷地为不同企业不同产品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的第三方电商支付平台。

2.4创新对韩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青岛与韩国间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应着力优化人才引进渠道,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高薪金、提供住房补助、优化工作环境、健全人才权益保障体系等措施吸引懂汉语和电商的高素质人才。鼓励企业采用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灵活利用国内外人才,建立培训、交流、研讨、商务考察相结合的人才交流模式。同时加快本地高校对韩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为平台的人才培养体系。

2.5合作共建跨境电商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发挥政府和行业、地区协会等组织作用,实现海关、检验检疫、国税、外汇等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企业、物流快递、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标准化数据共享等,以打包办理的方式缩短物流、通关时间,并从银行、海关、物流等基础服务机构获得相应的费用减免,降低这些小企业的进出口成本。从国家层面牵头协调“一带一路”国家制定相对统一的行业规范和认证体系,建设多国认可的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1] 张炳君,王文峰,刘晨.跨境电商推动青岛外贸转型的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8).

[2] 余凤英.基于SWOT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4(6).

[3] 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2).

F752

A

2096-0298(2016)07(c)-100-02

①2015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中心项目,“加快青岛对韩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QDSKL150735)。

蔡苏文(1963-),女,江苏射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商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青岛跨境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