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2016-03-16 05:45吴峰王辞晓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在线学习比较研究

□吴峰 王辞晓



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吴峰王辞晓

摘要:信息技术正在快速推动教育变革与学习创新,在线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学习动机是影响在线学习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主要有高校网络教育、高校MOOC、企业MOOC、企业E-Learning和政府E-Learning五种不同模式的在线学习,不同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值得探索。以“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为问卷调查工具,针对上述五种不同模式的在线学习者进行研究,主要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从学历性质的差异看,高校网络教育属于学历性质,高校MOOC属于非学历性质,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从范式的差异看,高校MOOC是基于学习范式,企业MOOC是基于绩效范式,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从学习方式的差异看,企业E-Learning是企业中的正式学习方式,企业MOOC是企业中的非正式学习方式,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四,从组织性质的差异看,企业E-Learning属于企业组织,政府E-Learning属于政府组织,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在线学习;网络教育;MOOC;学习动机;比较研究

一、研究问题

习近平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致辞中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可以预见,未来在线学习将成为我国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也将成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路径。在线学习非常适合于我国国情:第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大规模学习是在线学习的优势特征;第二,我国地域广大,地域分布广是集中面授学习的瓶颈,而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可以克服这一困难并且节省许多培训成本;第三,我国现阶段的大体情况是基层员工缺乏学习机会,而在线学习使得广大基层员工可以享有较多的学习机会,大大提高学习的覆盖率,使国民整体素质有一个跨越性的飞跃(吴峰,2010)。由此可见,在线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与面授学习相比较,在线学习是一种人机学习,也有它的劣势,如技术障碍、师生交互性差、内容更新不及时等(吴峰,2010)。Sitzmann等(2010)对530位在线学习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线学习存在技术障碍,与无技术障碍的情境相比,在线学习者取得的成绩更低,这说明在线学习环境下技术障碍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有一定的干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陈琦等,1997),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进行学习以及学习的意愿来自哪些方面。目前我国出现了五种模式的在线学习,分别是高校网络教育、高校MOOC、企业MOOC、企业E-Learning和政府E-Learning。不同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主要有哪些?是否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在线学习的质量至关重要。

二、在线学习模式分类与特征

自从1998年我国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试点工程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五种模式的在线学习。

第一类是高校网络教育。目前我国共有68所高校具备网络教育的资格。高校网络教育学院面向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社会在职人员,其目的是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辐射到全社会,以提升全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能力。学习者完成专业规定的学分之后就可以申请相应的专科或本科学位,因此学历教育是高校网络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二类是高校MOOC。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MOOC运动。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家响应MOOC运动的高校,于2013年出台了《北京大学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目前已建立了30门MOOC课程,每门课程平均有一万学生选修;我国清华大学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国内最早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以此引领国内MOOC课程建设和平台开发。2015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与促进高校MOOC的发展。高校MOOC虽然可以颁发课程证书,但是属于非学历性质,学习者参与MOOC进行学习,属于自愿、非正式的学习形式。

第三类是企业MOOC。随着MOOC在高校的迅速发展,企业也开始进行MOOC的应用探索。2014年,我国华为公司开始建设企业MOOC系统并试运行,目前已经开设了7门MOOC课程。企业MOOC属于一种自愿、非正式的学习形式,但是与高校MOOC相比,企业MOOC是为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服务的,以期最终提升企业的绩效。

第四类是企业E-Learning。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信息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与推广。中国电信早在2000年就开始进行E-Learning建设,是我国第一家启动E-Learning的大型企业,目前已建立了一个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E-Learning体系(吴峰等,2010)。吴峰(2012)曾经开展过一项调查,发现从2009-2012年间,我国企业的在线学习人数累计增长率为27%,在线学习人次的累计增长率为65%,可见企业E-Learning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企业E-Learning已成为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培训经费,而且可以节省员工的在岗培训时间,提升员工的培训覆盖率。企业E-Learning是建设企业大学的基本条件(吴峰,2014)。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企业E-Learning的基础上成立了企业大学。企业E-Learning具有非学历、基于绩效范式、企业中的正式学习三个特征:第一,企业E-Learning是企业自己举办的,无法获得教育部门认可的证书。第二,企业E-Learning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最终提升组织的绩效。第三,E-Leaning及面授式学习是企业中员工学习的两种重要的正式学习方式。

第五类是政府E-Learning。早在2006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就着手建设了北京市干部在线学习网,开启了我国政府E-Learning模式的先河。随后,安徽省、云南省以及一些地方城市陆续采用E-Learning作为政府人员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譬如北京市在线学习管理制度中就明确规定,北京市领导干部需要每年在线学习40学分的课程。政府E-Learning与企业E-Learning相比,企业组织更加灵活,而政府组织则更加刚性与保守。

综上,五类在线学习模式的特征如表1。可见,高校网络教育与高校MOOC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证书上,即学历与非学历的差异;高校MOOC与企业MOOC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上,即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的差异;企业MOOC与企业E-Learning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方式上,即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差异;企业E-Learning与政府E-Learning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组织性质的差异。

表1 在线学习模式的特征

三、研究设计

1.量表选择

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习动机量表主要有Mergener(1978)编制的教育参与量表(Mergener's Education Paticipation Scale,M-EPS)及Strong和Harder(2011)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北京大学学者吴峰等(2015)在充分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非约束条件下的成人在线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学习的新常态,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五类在线学习模式均属于非约束条件下的成人在线学习。吴峰等(2015)编制的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由六大维度共计43个题项组成,这六大维度分别是认知兴趣、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外界影响、社会服务。其中认知兴趣是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或兴趣;职业发展意指为提高工作能力或寻求升职机会;人际关系即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在学习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人际接触、寻求归属感或结交新朋友;摆脱常规是为了给生活带去改变,摆脱或逃避现状;外界影响是为了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或要求,如来自家人、朋友、上级等的期望;社会服务即为了参与社会服务或为他人做贡献。该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选择该量表作为研究工具。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中涉及的调查对象包括五类:高校网院模式选择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高校MOOC模式选择北京大学一门MOOC课程的学习者,企业MOOC模式选择华为公司举办的MOOC课程的学习者,企业E-Learning模式选择中国电信公司E-Learning系统上的学习者,政府E-Learning模式选择在北京市干部在线学习网进行学习的北京市领导干部。

问卷采取“李克特量表法”,不同被试分别对题目中的陈述根据自己的同意或符合程度进行打分,选项分别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确定”、“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依次计分为5、4、3、2、1。

四、研究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

研究回收问卷共776份,其中有效问卷653份,问卷有效率为84.15%。其中,高校网络教育模式回收112份,有效问卷102份;高校MOOC模式回收231份,有效问卷205份;企业MOOC模式回收32份,有效问卷32份;企业E-Learning模式回收345份,有效问卷261份;政府E-Learning模式回收56份,有效问卷53份。

图 学习动机各维度平均值

由上图可知,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整体水平的分值为3.442,认知兴趣维度得分最高,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和其他各维度水平,这说明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或兴趣;其次是社会服务维度,说明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是为了给社会和组织创造价值和进行服务;摆脱常规和外界影响两个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表明学习者出于逃避现状或外界压力而去进行在线学习的动机较弱。

2.学历与非学历:高校网络教育与高校MOOC

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与高校MOOC模式的最大差异体现在学历与非学历方面。我国针对网络教育有政策明文规定,凡是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者,都可以获得相应受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可以作为岗位晋升和薪酬待遇提升的依据,而且用人单位是认可的。高校MOOC虽然也可以获得由课程教师颁发的课程证书,但它是非学历证书,并不能在岗位晋升、薪酬待遇提升方面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表2是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与高校MOOC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的比较情况。可以看出,在学习动机整体层面,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整体学习动机显著强于高校MOOC模式下的整体学习动机。两者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即高校网络教育模式要明显高于高校MOOC模式。在认知兴趣、外界影响、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两种模式下的学习动机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职业发展维度,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职业发展维度的取值为4.216,而高校MOOC模式下学习者职业发展维度的取值仅为2.855。在认知维度上,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认知兴趣维度的取值为4.190,而高校MOOC模式下学习者认知兴趣维度的取值为4.342,这表明高校MOOC模式相较于网络教育模式对学习者认知兴趣的影响更大,尽管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认知兴趣略低于高校MOOC模式,但是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动机却远远高于高校MOOC模式。合理的解释是两者之间存在学历与非学历的差异,高校网络教育的学历对于学习者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因此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烈。也可能正是出于职业发展的强烈动机,使得一些认知兴趣不高的学习者仍然选择参加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从而使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的认知兴趣变低。这一点从认知兴趣的标准差也可以看出。实际上,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认知兴趣的标准差是0.766,高校MOOC模式下学习者认知兴趣的标准差是0.695,表明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认知兴趣更加分散,出现低认知兴趣的学习者更多。

表2 高校MOOC与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各维度差异

3.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高校MOOC和企业MOOC

理查德·斯旺森和埃尔伍德·霍尔顿(2008)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有两种范式:学习范式与绩效范式。基于学习范式的人力资源开发,其目的是拓展学习者的普遍知识,提升学习者的素质,并不是为组织的某一具体绩效目标而服务的,如艺术鉴赏课程就属于基于学习范式的资源。而基于绩效范式的人力资源开发,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组织的绩效,如市场营销类课程。

由此可见,高校MOOC是基于学习范式的,而企业MOOC是基于绩效范式的。这种范式的不同造成高校MOOC与企业MOOC之间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目标不同。高校MOOC是为了拓展教学普及面,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另外高校MOOC也可以促进同行之间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企业MOOC更多是基于绩效技术模型,从企业业务部门中存在的绩效差距和问题出发,将MOOC作为一种培训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并最终提升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第二,课程不同。在课程知识方面,高校MOOC的知识属于“知道为什么”(Know-Why)和“知道什么”(Know-What)的知识范畴,而企业MOOC的知识属于“知道怎么样”(Know-How)和“知道是谁”(Know-Who)的知识范畴。第三,服务对象不同。高校MOOC服务于整个社会,而企业MOOC目前主要服务于企业。第四,价值不同。高校MOOC的产出溢出面向全社会,学习者通过高校MOOC进行学习,并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的价值;而企业MOOC的产出溢出是企业内部,员工通过企业MOOC进行学习,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价值。

表3是高校MOOC模式与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的比较情况。在学习动机整体层面,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职业发展和外界影响两个维度,高校MOOC模式与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存在显著差异。在职业发展维度,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得分较高,而在外界影响维度,则高校MOOC模式下的得分较高。具体来说,在职业发展维度,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显著强于高校MOOC模式下的学习动机,这进一步说明企业MOOC模式下在线学习是基于绩效范式的,学习对于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会产生价值,从而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如职务晋级、薪酬待遇提升等)更有意义。高校MOOC模式下受外界影响的学习动机要强于企业MOOC模式。外界影响一般指满足外界对自身的期望或要求,如来自家人、朋友、上级的期望。进一步调研发现,高校MOOC的参与者大部分是经朋友宣传或上级要求而参加学习的。

在认知兴趣、人际关系、摆脱常规、社会服务四个维度上,两种模式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学习范式和绩效范式这两种不同的范式下,在线学习者对于追求知识层面的学习动机没有差异,但是不同范式下是否有助于职业发展对于学习者进行MOOC学习的影响却较大,而且在绩效范式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表3 高校MOOC与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各维度差异

4.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企业MOOC和企业E-Learning

企业MOOC与企业E-Learning都是由企业培训部门来管理和运作的,例如,华为公司的企业MOOC和企业E-Learning都是由华为大学来运营的。企业MOOC和企业E-Learning从目标上都是为员工的能力提升服务,从而最终为企业的绩效及战略服务,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差异,其中最典型的差异是,目前企业E-Learning是企业正式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企业MOOC由于刚刚起步,只能算是一种企业的非正式学习方式。

企业E-Learning在我国从2000年起步到现在已有15年时间,它与面授式学习共同成为我国企业培训的正式学习形式。这种正式学习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企业E-Learning系统基于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系统化、全方位地架构了培训体系,使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找到自己希望学习的内容。目前,企业E-Learning平台上的课件内容数量非常多,例如中国电信E-Learning平台上有7000多门课程。而企业MOOC课程数量则非常少,不能系统地支撑全体员工学习。第二,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推动企业E-Learning的实施。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将企业E-Learning与岗位资格考试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岗位资格考核的E-Learning框架体系,还有一些企业要求员工在E-Learning系统上必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而企业MOOC目前还没有制度保障,处于员工随意学习的阶段。因此,目前企业E-Learning属于正式学习,而企业MOOC则属于非正式学习。

从表4可以看到,企业MOOC模式与企业E-Learning模式在学习动机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企业MOOC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要远小于企业E-Learning模式下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了认知兴趣在两种模式下不存在显著差异之外,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外界影响、社会服务在两种模式下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都是企业MOOC模式下的得分小于企业E-Learning模式下的得分。可见,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这两种形式,对于学习者在知识需求层面的学习动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其他维度以及学习动机整体方面存在显著影响。

表4 企业MOOC与企业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各维度差异

5.组织差异:企业E-Learning和政府E-Learning

企业E-Learning是为企业员工的能力提升和企业绩效增加而服务,同样政府E-Learning是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升和政府工作绩效增加而服务,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组织性质的差异上。

从表5可以看出,企业E-Learning模式与政府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整体存在显著差异,企业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显著强于政府E-Learning模式下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Learning与政府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企业E-Learning模式下的得分高于政府E-Learning模式下的得分;而在认知兴趣、外界影响、社会服务维度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

表5 企业E-Learning与政府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各维度差异

政府与企业是差异性较大的两类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处于宏观层面,企业处于微观层面。相对于企业,政府组织刚性、保守,而企业组织更加灵活、开放,而且弹性更大。在员工的职业生涯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大;而政府组织的岗位设置基本固定,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较小。因此,政府工作人员对职业发展方面的动机较弱。同样,由于政府组织相对刚性,不易变化,政府工作人员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动机和摆脱常规的动机都较弱。

五、研究总结

综上分析可知,整体而言,我国在线学习者学习动机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442,学习动机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外界影响和摆脱常规两个维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两两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与高校MOOC模式进行比较,发现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强于高校MOOC模式。由于高校网络教育为学历教育,高校MOOC为非学历教育,高校网络教育对于学习者的职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对于学习者人际关系建立与生活的改善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网络教育模式下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与摆脱常规的动机因素均高于高校MOOC模式。

第二,通过对高校MOOC和企业MOOC模式的比较,发现两种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差异不明显。但由于高校MOOC是基于学习范式,企业MOOC是基于绩效范式,使得高校MOOC模式下外界影响的学习动机更强,企业MOOC模式下职业发展的动机更强。

第三,通过对企业MOOC和企业E-Learning模式的比较,发现企业E-Learning模式下的学习动机更高。由于企业E-Learning和企业MOOC两者的目的一致,均是为企业而服务,因而两者在认知兴趣的动机水平上一致;而在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及社会服务维度,企业E-Learning模式下的学习动机水平均更高。

第四,通过对企业E-Learning与政府E-Learning模式的比较,发现企业E-Learning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水平更高。相对于政府而言,由于企业组织更加开放,岗位设置更加灵活,因而企业E-Learning模式下职业发展、人际关系、摆脱常规三个维度的动机水平均更高。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斯旺森,埃尔伍德·霍尔顿(2008).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5.

[2]陈琦,刘儒德(1997).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

[3]吴峰(2010).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十大发展主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3): 58-63.

[4]吴峰(2012).终身学习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企业大学与企业E-Learning[J].中国远程教育, (3): 17-22, 95.

[5]吴峰(2014).企业大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概念、模型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 (1): 67-73.

[6]吴峰,李元明,熊春苗(2010).企业E-Learning实施与活动设计个案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 53-57.

[7]吴峰,王辞晓,李杰(2015).非约束条件下成人在线学习动机量表编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4): 60-65.

[8]Mergener, M. A.(1978). The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Pharmacists Toward Continuing Education[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9]Sitzmann, T., Ely, K., & Bell, B. S. et al.(2010).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n Learning and Attrition During Online Training[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16(3): 281-292.

[10]Strong, R., & Harder, A.(2011). The Effects of Florida Master Gardener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on Program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Extension, 49(5). http://www.joe.org/ joe/2011october/a10.php.

责任编辑刘选何苗

The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s Among Five Different Online Learning Modes

Wu Feng, Wang Cixiao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ke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learning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online learning is becoming the main way of lifelong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learning 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online learn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five modes of online learning in China, including the distance education, MOOC, corporate MOOC, corporate e-learning and government e-learning.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s among these five learning modes as well as the reasons are worth exploring. With the Assessment Scale to Measure Adult Learners' Motivation in Onlin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Non-Constraint as a tool, this paper measure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se five online learning modes. Finally four conclusions are drawn below. First, from the viewpoint of certificate, distance education is certificate education and MOOC is non-certificate education,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motivations betwee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MOOC. Second, from the viewpoint of paradigm, MOOC is based on learning paradigm and corporate MOOC is based on performance paradigm,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online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these two modes. Third, from the viewpoint of learning style, corporate MOOC is a way of informal learning and corporate e-learning is a way of formal learning, and there is differen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corporate MOOC and corporate e-learning. Fourth, from the viewpoint of organization attribute, corporate e-learning belongs to corporation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e-learning belongs to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there is differenc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between corporate e-learning and government e-learning.

Keywords:Online Learning; Distance Education; MOOC; Learning Motivation; Comparative Study

收稿日期2015-11-22

作者简介:吴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辞晓,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MOOC模式下的学习型组织知识生产研究”;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6)01-0078-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1.010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在线学习比较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