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2016-03-16 03:03赵艺璇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东亚贸易日本

赵艺璇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本科在校生

浅析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赵艺璇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本科在校生

东亚地区地域广阔,中国与东亚国家存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比如中国与部分东亚国家的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朝鲜半岛问题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对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

中国;东亚国家;影响;因素;地缘政治

一、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

当前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内各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其在东亚地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1)地缘影响。空间经济学认为,当两个国家间运费较高时不会产生贸易,两个国家是自给自足型经济;而当运费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两个国家就会开始贸易,并且随着运费的下降,贸易会进一步扩大。东亚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存在的是以地理位置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区域,该地区各个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必然会产生密切的贸易关系。中国北接朝鲜韩国日本,南接东盟诸国,在东亚整个地区起着核心连接作用。随着中国与东盟韩国及日本三方的经济合作的日益增加,三方之间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议大大减少运费和关税,让地理上的便利真正转化为经济上的便利。(2)政治影响。目前东亚区域的整体政治状况是由东盟主导的,但是日本一直企图在东亚建立政治军事大国,不断的与中国就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等发生政治上的冲突,使得中日两国关系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化。从东亚的政治形势可以看出中国在该地区虽遭到严重阻碍,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显示中国力量的重要性。(3)经济影响。从产业格局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亚地区就逐渐形成了以日本为头、四小龙紧随其后,东盟和中国为尾的垂直型产业分工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亚各国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东亚的垂直型产业分工格局逐步被垂直型产业分工体系和水平型分工体系并存的格局所取代。中国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技术含量,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东亚的产业链上,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基地,吸纳了来自东亚各国的资金和技术,成为东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

1、美、日等大国因素

目前从贸易额上看,美国、日本仍然是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远远超出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水平。但是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多,特别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中低档日用消费品以及某些机电产品,已经成为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东盟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此外中日之间在着钓鱼岛主权争端、靖国神社问题、慰安妇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等都会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

2、东盟立场的因素

东盟成员国与台湾的经贸一直都保存着紧密的贸易关系。目前台湾对外投资的一半投在中国大陆,为了分散投资风险,台湾正考虑加强同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尽管东盟在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上,顾忌台湾问题,但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仍然在不断扩大,对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一步升级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电子产品的出口打压了东盟内部产业的发展,使得东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增加。

3、地缘政治因素

(1)朝鲜因素。朝鲜半岛的无核化与稳定是我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两大目标。我国希望朝鲜半岛问题的和平解决,否则而一旦引发冲突,中国的安全环境也将被恶化。而朝鲜只所以不顾中国的立场和反对,大胆的进行核实验,违背《共同声明》,将得来之不易的会谈成果变成了一纸空文。朝鲜违背承诺的行为,不仅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破坏了中国的外交形象,并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外交努力。(2)日本因素。中日之间因历史问题,现实领土纷争,意识形态摩擦,两国关系始终波澜难平。中国对于自己主张的领土以及海洋权益的设法保障,使得中日之间的相关权益纷争进一步加剧,现实利益的冲突又进一步导致了彼此民族主义情绪的升温。在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日本作为美国盟国,时时刻刻显示其与美国一致,而在东亚,日本与中国海洋权益乃至领土的纷争,经济利益的摩擦,包括意识形态的对立,都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对美国的依附关系,而美国正试图通过利用日本来稳定自己的亚太利益,于是对中国的不断遏制这一战略方针上,日美达到了高度一致。(3)台湾因素。目前在众多阻碍两岸统一的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有:第一,外部势力,长期以来美国都将台湾定位为亚洲重要的战略利益区。美日在台势力由来已久,虽然美国政府都明确表示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但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和搞实质性军事关系,客观上助长了了台独势力的分裂势头,并达到“以台制华”的目的,从中捞取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第二,台独势力的影响下,台湾民众心理也在悄然变化,今天的台湾,民众的台独倾向日趋严重,与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民意结构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4)南海因素。南海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沙岛礁和海域归属权上的争端。目前我国的南沙群岛主权正受到严重侵犯。近年来,越、菲、马等国都加强了对南沙海区的军事控制,在南沙群岛的诸多岛礁中,除中国大陆控制着其中的8个岛礁,台湾控制着太平岛以外,其他岛屿均不在我国控制下,我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存在着岛礁占领和海域区划的争端问题。我国没有贸然采取强硬态势对周边国家进行反击,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我国需要营造一个和平的周边及国际安全环境,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二、如果动用武力收复南沙群岛可能会使冲突进一步升级,局势更加复杂,欧美大国的介入还会使得中国在亚洲更加孤立无援。所以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应该不断加强对南海各国的武力威慑,迫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结束语

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东亚地区出现了经济中心与安全中心相分离的二元格局,并使中国面临较大的安全压力,有陷入崛起困境的可能。而中国仅依靠对内制衡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远远不足以应对,因此对影响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贺轶洲.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分析[J].时代报告,2012(12)

[2]徐进.未来中国东亚安全政策的“四轮”架构设想[J].当代亚太,2014(01)

猜你喜欢
东亚贸易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探寻日本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黄金时代》日本版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第7 届东亚焊接技术论坛(7th EAST- WJ)在杭州落幕
贸易统计
学霸“三小只”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