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016-03-16 03:03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桥架共用电气设计

璐 英

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简述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璐 英

华诚博远(北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笔者在多年的设计工作中发现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实稍加注意都可避免。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遵循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的电气设计原则,提交合格的设计文件,是每位设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本文作者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计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希望引起广大设计人员的注意。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1 防雷、接地和等电位设计

a 防雷类别错误。不经过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N,随意分类防雷类别。如对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未计算预计雷击次数,仅凭经验便定为三类防雷建筑。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10版)规定,只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 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才能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

b 金属电缆桥架接地。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使用安全,金属电缆桥架及支架接地至关重要,设计中应引起重视,按规范金属电缆桥架及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电缆的金属导管应可靠接地,全长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保护导体相连。金属电缆桥架的起始点和终点应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当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30 m时,不应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全长大于30 m时,应每隔20—30 m时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接点。沿电缆桥架敷设铜绞线、镀锌扁钢或沿桥架构成电气通路的金属构件可作为接地干线。

2 电气节能设计

a 合理选择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率偏低,将造成一次投资偏大,还增加二次运行费用,十分不利节能。设计中应根据负荷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合理分配负荷,力求三相负荷平衡。大量的实践证明,负载率宜取在70%一85%左右最经济节能,同时应重视选用新型节能低损耗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合理安排变压器运行台数,随各变压器的负载率及时进行负荷调整,以便变压器尽量处于接近最佳负载率运行状态。

b 选用高效灯具。照明光源荧光灯应选用细管径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节能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c 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条件,以节约人工照明,因此在照明控制上应予以配合。一般平行于窗的方向应进行控制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根据照明使用特点,采取分区、分组控制。公共场所照明、室外照明应按规要求采用集中或自动控制装置。

3 供配电设计

a 一级负荷供电电源。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设计时未明确对两个电源的要求,两个电源互不影响的问题未全面考虑,降低了供电可靠性,违反了强条。如两个电源线缆未分线槽或同槽敷设未隔离,两个电源同时进入中间级电源箱,未在末端的电源切换箱内进行切换。

b电源线路隔离电器。由建筑物外引入的配电线路,应在室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这是为了便于维护、测试和检修室内线路或设备,防止任何设备无意带电。

4 照明设计

a 照度标准。电气照明图中应注明主要房间的照度标准值。照明平面图应注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并按照功率密度值布置灯具和确定灯具容量。不能按房屋开间及功能凭经验布灯 提高或折减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规定,即照明功率密度值标准只允许提高或降低一级,否则就违反了相关强制性条文。设计照度值与标准值比较可有一10名一+10%的偏差(只适用于装10个灯具以上的照明场所),这主要是考虑到照明设计时布灯的需要和光源功率及光通量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这一实际情况。

b备用照明。备用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灯具不应从插座接电,在备用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的输出回路中不应接入插座,以防因插座挪作他用或插座回路故障而影响应急照明的供电可靠性。

c 应急照明。为保证发生火灾时坚持正常工作及人员疏散,设计时不应忽略其必要参数,应注明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急照明应满足正常照明的照度,同时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大于或等于30min。从有利于人员安全疏散需要出发,应急照明应选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如细管径直管型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LED灯等)。因其在照明断电时可迅速启动点燃,在几秒内达到标准照明值。

5 建筑电气设计应注意问题

a 防雷问题。防雷问题最常见的为共用接地电阻值问题。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实际上难以真正分开,所以在设计中往往将各种接地系统共用一个接地体。对于共用接地电阻值,有一些设计人员认为:防雷接地和其它接地系统(如重复接地,设备接地)共用接地体。由于没有弱电机房,因此共用接地电阻为4欧姆就能满足要求。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规范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以下简称《民规》)第14.7.4.3条中规定: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但此时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众所周知,现代建筑中存在着如电脑、电视机等大量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通过保护接地系统的重复接地与共用接地体相连。所以为保证安全,笔者认为,包括重复接地情况在内,防雷接地的共用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

b 消防安全问题。在许多电气设计图纸中发现:消防线路穿塑料管(PVC)进行保护,并从吊顶内走线。而《规范》24.8.5条中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等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

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水措施。显然,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一条是疏忽了。从对《规范》条文说明的学习中,笔者理解,本条之所以没有包括火灾探测器线路,这是因为探测器线路只是在火灾初燃生烟阶段起作用,而条文中规定的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紧急广播线路,在火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还要起作用,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线路应绝对保证安全。

6 结语

设计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学习、执行规范意识不强,甚至有的专业基本概念不清,另一方面说明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设计人员应注重学习规范、一定要杜绝违反强规条文,避免错漏碰缺,减少安全隐患;同时重视电气方案的优化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节能措施,提高设计质量。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猜你喜欢
桥架共用电气设计
基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自动车桥架塞焊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腐蚀性环境桥架的选型分析
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电缆桥架安装的若干质量问题及对策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的几点探讨
浅析BIM电气设计
北京地铁1号线四惠试车线多线共用解决方案